某厂房火灾危险性分析论文_侯超,李国辉

侯超 李国辉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52

摘要:同一厂房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物质生产时,应根据物质性质、数量及相应安全措施等因素划分。涉及甲、乙、丙、丁等不同火灾危险性类别时,应根据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关键词:氢气、钙屑、铀屑

1、火灾危险性物质

某厂房主要火灾危险性物质的名称、使用或暂存位置见表1。

表1 主要火灾危险性物质

2 转化及尾气吸收间

2.1使用说明

某厂房使用过量的氢气和六氟化铀气体反应制备四氟化铀。过量的氢气依次经过尾气过滤器、两级水吸收塔,再进入水喷射机组,最后用点火器点燃。点火器上方设有据排风罩。

氢气用管道从室外引入,流量10Nm3/h。

2.2使用设备

干法反应器、尾气过滤器、水喷射机组和点火器

2.3火灾危险性类别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3.1.1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丁类,2.利用气体、液体、固体做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他用的各种生产。”

本工程转化生产线利用氢气作为反应性气体,最后点燃,可认为是“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他用的各种生产”。因此转化及尾气吸收间的生产火灾危险性为丁类。

(2)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中第3.2.2条规定如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划为非爆炸危险区域:3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明火的设备附近,或炽热部件的表面温度超过区域内可燃物质引燃温度的设备附近。”

转化及尾气吸收间设有点火器,长明火源,可认为本房间为非爆区域。

(3)氢气站设计规范和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177-2005《氢气站设计规范》中11.0.5规定如下:“有爆炸危险房间的自然通风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少于3 次;事故排风装置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少于 12 次,并与氢气检漏装 置 联 锁。”

HG/T 20698-2009《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5.5.4规定如下:“凡空气中含有易燃或有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其机械通风量应经计算或根据实际操作经验确定,但通风设备选型的风量不应小于6次/h换气。

本工程转化及尾气吸收间设置有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报警值为爆炸下限10%(V/V)。本房间设有机械排风,换气次数正常运行时≥6次/h,事故时≥12次/h。送排风满足规范要求。

3 钙屑暂存间

钙屑封装在密闭不锈钢桶内。不锈钢为不燃烧物质,符合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3.1.1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戊类 “不燃烧物品”。

钙屑暂存间火灾危险性为戊类。

4 钙热还原区

4.1 工艺说明

钙热还原区危险区域为钙屑压制区和还原反应区

4.1.1 物料压制区

在预压区完成钙屑与四氟化铀粉末的压实成型。在该区域,金属钙屑与粉末按一定比例均与分层,保证两者均与混合。

单炉需要钙屑约20kg,四氟化铀粉末约60kg。在密闭装置内,人工将钙屑和四氟化铀粉末按压块层数分批称量,装入专用容器。机器人抓取容器将混合粉末倒入压块模具中。机器人交替倒入钙屑和四氟化铀粉末,按工艺情况布置5~10层物料,再分批转移到模具中。为防止机器人误操作将物料洒落,在物料容器底部装有接料托盘,用来收集散落的物料。布层完成后,压机成型,再由机器人将成型模块抓取至坩埚内,模具返回初始位置。

4.1.2 还原反应区

机器人将装有反应物料的坩埚放入反应胆内。该反应胆为双层水冷结构。

反应胆抽真空压力至0.1Pa以下,然后充氩气至0.05MPa。

打开激光发生器进行点火。激光束斑约φ10mm,温度800℃。点火后物料自行反应,内部温度约2000℃,坩埚外温度约300℃。

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30min。充氩气至1个大气压。打开炉门,由机器人将坩埚送至冷却区域。

4.2 安全措施

4.2.1 物料压块区

钙屑和四氟化铀粉末在密闭空间压制成型,无外部水源引入。钙屑和四氟化铀粉末在20MPa的压机压制成坚实固体。在无外界超过800℃点燃的情况下,不会发生燃烧,压实成型密闭区与其他区域有效隔离。金属锭预压区布置在独立的密封区域内,可以有效防止火灾蔓延。

4.2.2 还原反应区

反应胆为双层水冷结构,再加上坩埚的隔离,有力保证了压块不会因意外情况与循环冷却水接触。

4.3 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

4.3.1物料压块区

钙热还原区的物料压块系统(201-3),规定每次从钙屑暂存间转移来两桶:一桶送入物料压块系统(201-3)内进行压团操作,另一桶在岗位备用。

在岗位备用的钙屑装在密闭不锈钢桶内,其火灾危险性分类为戊类。

根据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表2可不按物质火灾危险特性确定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最大允许量:甲类第7条,

按与与房间容积比例计算,钙屑最大允许量820kg(10394m3x0.075kg/m3),总量100kg,最大允许值取两者中最小,即100kg。送入压块系统的钙屑20kg,小于最大允许量100kg,因此压块区域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可不按钙屑的火灾危险性来确定。

4.3.2 还原反应区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3.1.1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丁类,2.利用气体、液体、固体做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他用的各种生产。”

反应还原区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丁类。

5 机械加工区

常温下铀锭为难燃固体,加工时产生的铀屑属于可燃固体。

在立式及卧式车床附近放置200L钢桶,钢桶装有水。车床产生的铀屑及时转移到钢桶内,保证铀屑完全浸没在水中。按照生产计划,每天约产生300kg铀屑,将装有铀屑的钢桶定期转移到铀屑暂存间。贮存一定量后,定期送往贫铀车屑处理设施。

根据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机械加工区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丁类。贫铀暂存间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为戊类。

6 小结

防火分区一内火灾危险性类别:

综上述,本防火分区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丁类

参考文献

1.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GB50058-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3.GB50177-2005《氢气站设计规范》

4.HG/T 20698-2009《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论文作者:侯超,李国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  ;  ;  ;  ;  ;  ;  ;  

某厂房火灾危险性分析论文_侯超,李国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