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论文_雷敏俐

(湖南省桂阳县中医医院 湖南桂阳 4244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开具的380例中药处方,其中,中药房强化调剂质量监管体系的建立前处方150例,建立后处方230例,对比分析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前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调剂质量监管体系的建立前不良事件发生48例,显著高于建立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次数16,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调剂质量监管体系的建立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规范化程序操作,确保了饮片的质量;严格执行处方审查,按方抓药,保证调配剂量准确,重视脚注,有效提高了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药调剂;质量管理;质量监管体系;临床疗效

目前,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药物调剂的质量要求也随之升高[1]。中药调剂是指按照中医处方的要求,把中药饮片配置成患者所使用的药剂,主要包括审方、调配、核查、包装、发放五个步骤[1]。中药房中药调制的处方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药物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强化调剂质量监管体系的建立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规范化程序操作,确保了饮片的质量;严格执行处方审查,按方抓药,保证调配剂量准确,重视脚注,有效提高了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探讨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开具的380例中药处方。其中,中药房强化调剂质量监管体系的建立前处方150例,建立后处方230例,从处方审核、调剂质量、处方复核、发药交待4个方面,分析调剂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的常见因素,共同探讨正确规范调配处方方式,提高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前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开具的380例中药处方,其中,中药房强化调剂质量监管体系的建立前处方150例,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后处方230例。所选处方遍及门诊及全院病房,患者年龄在1岁-84岁之间,平均年龄(45.62±5.64)岁。

1.3方法2017年3月-9月期间应用传统中药房管理模式,9月之后采用强化调剂质量监管体系。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成立质量监督小组,由中药房负责人任组长,其余应包括中药房调剂人员、医务部、信息处人员。组织岗前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调剂师专业知识培训,补充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对已开处方进行核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规范处方,统计药物使用不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②审查处方。作为调剂工作的起始,应要求处方格式规范,中药名称,剂量和剂数清晰;所用药物与诊断相符合,不能包含配伍禁忌等。③医生所开具的药方必须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3],加强调剂员与医生的沟通,调剂人员充分掌握医生用药规律,熟悉个别药物的习用别名,严格执行处方脚注所表明的药物处理方法。在中药房调剂工作中,调剂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药名、药性、药效,认真按照要求,剂量,准备调配,不能因图方便随意更换药物。④重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临床疗效,而且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最为明显。一般药物重量误差应不能超过5%,贵重或毒性药物误差在1%之内。严禁主观性估计药品重量。⑤加强中药饮片的质量监督是保证调剂质量的基础,中药饮片种类多、成分复杂、如在采收、加工及储存的过程中保管不善,极易引起药品变质,调剂人员应当严格把握饮片的质量,拒绝伪劣、霉变药物,确保用药安全。⑥重视包装复核。已经调配好的药方应在调配者自查之后由经验丰富的中药师对药品质量、配伍禁忌等内容核对并签字后方可进行发药。包装袋应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煎煮方法、注意事项等。发药时复合内容包括:用药剂量、药物特殊处理、处方合理性、所用毒性药物的使用剂量是否符合要求。

1.4疗效评价 对分析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前后配伍禁忌、药物不良反应、饮片质量、处方错误、脚注执行不到位、未核查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调剂质量监管体系的建立前不良事件发生48例,显著高于建立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次数16,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强化调剂质量培训和监管制度可有效增加药物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是疗效的最基本保证[4]。建立质量监管体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处方审核、调剂质量等多方面下手,保证中药调剂的质量,充分发挥中药在疾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作用,除加强人为因素对药物质量的影响外,还可通过对硬件设施的控制来保证调剂药物的质量,如改变对饮片模式的改革、零库存管理等。①改革饮片的模式,解决称量准确性的问题:中药饮片剂量包装的误差率一般要求被控制在±5%,在现实中比较难实现。因此,应对传统的饮片称量模式有所改善。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新的饮片模式包括中药免煎颗粒和定量小包装饮片等。其在保证称量的准确性毋庸置疑。同时,新饮片模式的外包装上关于药物名称及规格等清楚醒目,患者在使用时可自行核对,增加了准确性、便利性。②零库存管理可以从根本上处理好饮片质量问题。在传统的中药运行模式中,库房一般占拒医院的大量空间,导致医院的经营存在困难。库存量过大还会引起饮片周转慢,出现虫蛀、霉变等质量问题。现代物流业和交流都十分发达,饮片大量囤积已无必要。采用少量多进的模式来管理,一方面为医院节约场地和资金,另一方面可加快饮片的周转,避免因库存量积压而出现的质量问题,从根本上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和疗效[5]。

为探讨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开具的380例中药处方,其中,中药房强化调剂质量监管体系的建立前处方150例,建立后处方230例,对比分析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前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调剂质量监管体系的建立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显著高于建立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调剂质量监管体系的建立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规范化程序操作,确保了饮片的质量;严格执行处方审查,按方抓药,保证调配剂量准确,重视脚注,有效提高了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恩华.中药房加强调剂质量监管对临床药效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4(12):282-283.

[2]张峰.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临床用药安全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6(2):48-49

[3]刘美新,周萼.探讨中药房调剂质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J].大家健康,2015.8(10):44

[4]唐芹.中药房调剂质量控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4(2):534-335.

[5]朱江波.中药房调剂质量对药物临床疗效影响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3):136-137.

论文作者:雷敏俐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  ;  ;  ;  ;  ;  ;  ;  

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论文_雷敏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