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捕捉、不断积累、精心挑选、汲取灵感:获取教学科研论文写作材料的有效途径_数学论文

灵活捕捉、不断积累、精心挑选、汲取灵感:获取教学科研论文写作材料的有效途径_数学论文

灵动捕捉,不断积累,细心甄选,汲取灵感——探讨获取教研论文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灵动论文,有效途径论文,灵感论文,细心论文,素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3年8月,笔者受江苏省无锡市、常熟市等五所学校的邀请,为一线教师作了《写作促反思,教学更给力》的教科研专题报告,颇受教师们的欢迎.其中“写作须用心,留心皆素材”引起不少教师的共鸣.教师的平常教学工作比较繁忙,即使教学中偶尔有一点感悟,也往往没有及时进行归纳整理、深入研究、提炼升华,导致感悟只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当真提笔撰写论文时却又无所适从,此时才有“文到写时方恨少”的感觉,没有材料可用.那么写作的素材从哪里来呢?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处处留心皆素材,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在教学实践中善于捕捉,将所思、所想、所悟及时记录下来,适时进行提炼、整理,就会形成不错的论文.下面笔者结合自己二十多年来的写作实践、体会和感悟,谈谈获取数学论文写作素材的几种有效途径,与读者共享.

      一、从教材中挖掘写作素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应研读教材,解读教材内容,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把握教材内涵,将教材的精髓内化为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准则.教材是刚性的,它从内容层面对“教什么”做了具体、明确的规范,而“用教材教”则是弹性的,它把技术层面的“怎么教”留给一线教师进行个性化、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亦即所谓的教材“二次开发”,对教材进行补充、拓展、开发,将教材上数学语言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因而,教材中的数学概念与公式、典型例题与习题、探究与发现、阅读与思考等无疑都是教师研究问题选取的最好素材,可以从中挖掘出我们感兴趣的写作素材.例如,由于教材上不少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能准确领悟和把握数学概念的实质,导致学生对数学概念含糊不清,一知半解,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对此,笔者提出了“能否用数学基本图形诠释部分数学概念”的观点,依托数学基本图形为载体,注重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教学,发挥形的直观性,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逐步完成数学概念的建构.笔者认真钻研教材,并在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撰文《培育数学图形意识,深化数学概念教学》,发表在《数学通讯》2011年第7下期上.

      二、从备课中甄选写作素材

      “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实现精彩的生成.”备课是教学过程的精心预设,是知识内化、具体化与课堂物化的预案.新课程倡导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也就是说,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必须钻研课标,理解和吃透教材,把握每节课的教学重点,结合学情,选择科学的教法,自然地分解、突破教学难点,精心编写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实现有效教学.现在各校都提倡集体备课与个性化备课有机结合,集思广益后进行个性化加工、修改和完善,有利于提高备课质量.这种形式的备课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既有他人智慧、经验的迁移,也有个人智慧、感悟的结晶,那么怎样从中甄选出有用的写作素材呢?把新的领悟、体会凝聚在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就会有创新之处,只要将这些感悟、体会进行甄选、归纳与整理,就是一篇好文章.例如,如何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才能引人入胜,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对问题情境设计关注不够、认识模糊,认为只有生活实例才是情境,似乎每节课中都要有实际情境,因而频频出现低效、无效、多余乃至干扰学习的“假情境”.笔者提出了有效的问题情境应符合学生的经验、能反映数学的本质、贴近学生思维的发展区,创设趣味性、现实性、实验性、开放性、“阶梯式”和“示错式”问题情境,使学生由情入境,情景交融,激发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把学生引入思考的境地.笔者将这一精心备课过程中的体会与感悟撰写成了《问题情境的有效教学与思考》一文,发表在《上海中学数学》2010年第6期上.

      三、从课堂教学中捕捉写作素材

      陕西师大罗增儒教授曾指出:“现在的课堂上不是缺少资源,而是缺乏发现资源的眼光啊!”课堂教学是教师动态化处理教材的教学实践过程,也是师生思维碰撞的交互过程,知识与能力是在师生交互过程中动态生成的.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有着不同的理解,就会产生不同的处理方式和操作过程.即使是上同一节课,教师面对不同学生,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就可以从这些课堂教学的细节处捕捉到写作的灵感.其实课堂教学是教学研究的主阵地,也是写作素材最重要的来源.这不但是一个教学实践的过程,还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相长的过程.例如,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布白艺术”,能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活思维,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建构新知和开拓思路,彰显“布白艺术”的教育功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的教学流程中,灵活运用“布白艺术”的策略,进行有效教学,使数学课堂充满思维的火花.据此,笔者撰写了《让数学课堂闪烁“布白艺术”之光》,发表在《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年第1期上.

      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懂而不会”现象,笔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尝试“数学说题”活动,采用“对话与反思”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教师适度点拨、启发,诱导学生作进一步思考与探究,使学生在“说”中进一步理清思路,优化解法,掌握问题的本质,养成反思的习惯.其操作流程为:(1)知此知彼——说题目;(2)浮想联翩——说思路;(3)各持己见——说解法;(4)实话实说——说错解;(5)畅所欲言——说反思;(6)引领想象——说变式.实践感悟:数学说题是一种有新意的教学活动方式,也是数学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历程.开展说题活动,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优化解题认识链,让数学课堂更精彩.据此,笔者撰写了《学生“说题”让数学课堂更精彩》,发表在《数学教学研究》2010年第7期上,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中数学教与学》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这种“数学说题”教学方法所遵循的原则与其教育功能进行了深入探究,撰写了《“数学说题”教学的原则与教育功能》,发表在全国核心期刊《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5期上.

      如何提高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效率呢?这是数学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笔者根据二十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提出了以“五讲”为主的数学试卷讲评策略:(1)讲错例和错因——以防重蹈覆辙;(2)讲思路和规律——理顺思维通道;(3)讲方法和技巧——寻找解题突破口;(4)讲规范和心理——提高应试素质;(5)讲拓展和延伸——激发探究意识.这种贴近学生的讲评策略,力求从学生的视角找准错因,调整思路,再探方法,规范解题,适度拓展,有效地增强了数学试卷讲评的效果.据此,笔者撰写了《实施有效的数学试卷讲评的“五讲”策略》,发表在《中学数学研究》(南昌)2013年第10期上.

      四、从听课、评课中提炼写作素材

      听课、评课不仅是每一位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更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种常规的、容易操作的教学研究形式.教师时常要去聆听同行的课,倾听名师的优质课.在听课、评课时,应该主动听执教者的教学语言、学生的课堂发言,看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情况,更要带着问题去听课,选择那些最有价值的教学环节、细节处理或教学方法,还有自己的分析、感悟和评价,包括专家高屋建瓴的课堂点评,及时记录下来.如果我们再把这些内容加以提炼,反思、归纳、整理出一些共性的东西,就是论文写作的有用素材.譬如,2010年11月,笔者有幸聆听了扬州中学几位教师在江苏省特级教师研讨会上的展示课,听完之后,笔者马上对这几节课中的数学活动方式进行思考、分析、比较,从有效教学角度剖析执教者对数学活动的设计构思与实践,写成了《数学活动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一文,发表在全国核心期刊《教学月刊》(中学版)2010年第9期上.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许多课堂中教师的追问存在着“简单化、选择化、模糊化和形式化”等现象,这种无效追问充斥着数学课堂,教师不适时深挖、深究,课堂随机教学资源不断流失,导致课堂追问流于形式,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弱化了课堂追问“指明方向,扩展广度,导引深度,自行纠错”的作用.那么如何提高课堂追问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有效追问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根据不同内容、不同情况找准时机,巧妙追问;(2)要实现追问的教育价值,遵循数学课堂追问的特征,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何时追问、何处追问,需要教师慎重处理、灵活对待、机智把握.据此,笔者撰写了《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教学策略》和《数学课堂教学中追问的特征与时机》,分别发表在《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2年第10期、《数学教学研究》2013年第1期上.

      2012年10月,笔者聆听了苏州市一位老师的公开课“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位老师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法的处理值得商榷,仅从构造直角三角形角度出发,运用“等面积法”推导公式,对学生提出的运用“定义法”求解的想法“视而不见”,失去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极佳时机.结合笔者上的同一节示范课,应该从学生自然想到的“定义法”入手,剖析其受挫的原因,进行思维调控,启发学生运用“设而不求、整体代入”的方法,简化运算过程.引导学生从解析几何的本质特征出发,运用定义法、函数法等代数方法进行探究,又从几何角度出发,运用三角函数法、等面积法、向量法等进行深入探究,加深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让学生深刻认识数学知识的内涵,使他们自觉地将个体思维融入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断体验和领悟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基本经验.追求教育本真,回归“数学本质”;创设合理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凸现思维过程,培养思维能力.据此,笔者撰写了《凸显数学思维,追求教育本真——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实录与反思》,发表在《中学数学月刊》2013年第5期上.

      五、从教学反思中提取写作素材

      叶澜教授说得好:“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一个教师如果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分析、反省自己的教学思想、观念、决策和行为,做出理性的判断、审视和选择,是一种特殊的教师自我批判性思维活动.教学反思是一线教师盘点自己教学活动成败得失的过程,重点反思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准确与简明扼要,达成度如何,教学过程是否科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简约,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教学语言是否简洁流畅,课堂教学中存在哪些还需进一步改进的问题,有哪些还需要关注的地方或有什么教学困惑,应如何改进等.这种有益的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理性的认识,形成更为合理的教学实践方案.若将这些反思及时整理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就会提取出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例如,反思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有效性,发现时常出现脱离文本的“空对话”、浅尝辄止的“浅对话”等表面热闹实际低效的“伪数学对话”现象.该如何实现课堂中有效对话呢?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1)把握数学有效对话的时机,促进师生有效互动;(2)实施“让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对话”“让数学活动激活学生积极对话”“让数学探究引领学生深层对话”等数学对话中的有效策略;(3)数学有效对话的主要方式.据此,笔者撰写了《有效对话——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发表在《上海中学数学》2012年第1期上,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中数学教与学》2012年第6期全文转载.

      反思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体验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体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前提,是知识与能力生成的基础和决定性条件.笔者提出了数学体验的有效教学策略:实验体验、交流体验、情感体验、探究体验、反思体验和价值体验,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过程,积累和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据此,笔者撰写了《新课程理念下“数学体验”的有效教学问题与思考》,发表在《数学教学研究》2011年第4期上,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中数学教与学》2011年第9期全文转载.

      六、从解题研究中获取写作素材

      罗增儒教授曾指出:“数学学习中发生数学的地方都无一例外地充满数学解题活动.”波利亚强调:“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解题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在数学学习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教师在解题教学中会广泛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解题研究,深入剖析解题过程,探究解题方法,从中可以发现许多新问题和新颖别致的解法,对这些新问题和新解法的深入探究又能产生许多新的研究成果,不仅能丰富教师的解题经验,而且能使得数学解题研究更加充满朝气与活力.教师在解题实践与研究中逐步积累知识、方法和经验的同时,只要注重采用恰当的方式随时积累解题研究新成果,就可以从中获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例如,笔者对高考中新题型“函数零点”问题进行整理、分类、归纳,结合新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撰写了《例析高考最新亮点——函数零点》,发表在《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08年第2期上.

      七、从“错误资源”中寻找写作素材

      美国心理学家贝恩布说:“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没有大量错误作为台阶就不能攀登上正确结果的宝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或“无意”的教学“错误”,学生学习中由于主观认识的偏差或失误而形成的错误,称为教学中的“错误资源”.教师要善于把它当做一种宝贵的、“可再生”的课程资源加以挖掘、研究、开发和利用.针对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能全盘否定,要善于捕捉其中的闪光点,挖掘其解法中的合理成分,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修正、完善解题方法,使之成为真正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样,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具体问题的解题方略,更能获得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思维过程的体验.因而,对学生解题中出现的种种错误进行归类剖析,通过适当的教学时机,展示给学生,引发学生去思考、讨论,去剖析错因,探索纠错的方法,并在纠错中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数学概念的本质,掌握解法的基本要领.这种“示错”有利于让学生在误中思,在思中悟,以达到完善认知、提高能力、优化思维之功效.笔者对“示错”的时机、方法进行了探究和归纳,撰写了《摭谈数学课堂中示错教学的策略》,发表在《中学数学月刊》2012年第9期上.

      皮亚杰曾说过:“学习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不断通过反复思考招致错误的缘由并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师生最头痛的是:对于一些做过的题目,学生总是一错再错,使得不少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甚至丧失信心.究其原因,是由于评讲没有切入学生解题时犯错的真实情境,对曾经出现过的错误纠正得不够彻底,对相关的错解问题挖掘不深.针对具有普遍性、典型性、“顽固”性的错误,应该如何开展有效纠错呢?笔者提出了“尝试纠错—体验纠错—落实纠错”的数学纠错教学“三部曲”的构思,让师生在纠错过程中思维上产生共振,情感上产生共鸣,认知上产生升华,从而使纠错教学更加“给力”.据此,笔者撰写了《纠错——高三数学复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发表在《中学数学》(高中版)2014年第3期上.

      八、从课题研究中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可以是自己领衔的微型课题,也可以是参与学校的省、市级规划课题研究,研究的课题范围可大可小,要根据学校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研究.例如,笔者围绕自己主持的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展开研究,并在实验、实践和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有效教学”写作素材.笔者对该课题的理解、体会、实践和研究,进行了系列归纳、整理,取得了丰厚的科研成果.撰写了《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实践与思考》,发表在全国核心期刊《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0年第3期上;撰写了《摭谈数学有效教学的“八个着力点”》,发表在《中学数学研究》2011年第4期上;撰写了《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意义建构”的实践与思考》,发表在《中学数学研究》2011年第6期上;撰写了《高中数学课堂有效结尾“十招”》,发表在《中学数学》(高中版)2011年第11期上;撰写了《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发表在《中学数学研究》2008年第4期上.

      九、从文献阅读中汲取写作素材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明确指出:“发展与培养是不能给予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经常阅读、研究教育文献和著作,既可以借鉴他人的优秀研究成果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也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启示,引发联想,形成自己新的观点、有价值的认识,从而触发自己写作的灵感.在阅读有关问题表征能力的文献资料后引发笔者思考:对问题进行表征是问题解决的一个首要环节(数学问题表征是否适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问题表征水平呢?笔者在解读文献资料和教学实践中,围绕如何提高问题表征的准确性、合理性和灵活性,提出了从“训练表征表达—展示表征过程—交流多维表征”三个层次阐述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表征能力的途径.撰写了《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表征能力“三部曲”》,发表在《中学数学》(高中版)2013年第7期上,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中数学教与学》2013年第9期全文转载.

      十、从专家讲座中获得写作素材

      “名师、专家是大树,能营造一片绿荫.”所谓教育专家,就是在教育领域研究中颇有建树的学术领军人物.专家的讲座是多年甚至几十年所积累的研究经验,相当于“压缩饼干”“营养面包”,讲座中都会有独特的见解、新颖别致的观点、发人深省的东西.因而,笔者非常珍惜聆听专家讲座的机会,经常怀着虚心学习的态度,从中获得感兴趣的话题.据此话题,展开潜心研究与教学实践,对自己的新认识不断修正、完善,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2012年3月江苏省特级教师周敏泽在常熟市高三数学教师会议上作《高三数学复习的思考》报告时提出了“与学生聊题”这一新观点,这一话题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兴趣.其实名著《论语》就记录有孔子与学生“聊题”的过程,其精彩、经典,至今都让人赞不绝口.那么,如何与学生聊题,并与课堂师生数学交流加以区别呢?笔者围绕聊“认识”“联想”“想法”和“变式”角度进行“聊题”尝试与研究,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践探索,最终撰写成文《聊题——数学学习因你而富有活力》,在《数学教学研究》2013年第7期作为首篇文章刊出.2011年5月笔者有幸参加了江苏省中学数学科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特级教师)班,聆听了多名专家的精彩讲座,感触较多,尤其是对南京师范大学涂荣豹教授提出的“教师要用启发性提示语引导探究”观点颇感兴趣.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授课,尝试运用启发性提示语引导学生探究数学问题,并作了深入思考与研究.撰写了《数学教学中启发性提示语运用与思考》,发表在《中学数学月刊》2013年第3期上.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我们有“意”采集,写作素材的“源”俯拾即是.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教师把握好以上十种获取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就能获得真正属于自己教学实践的写作素材.对此适当加以研究和反思,就会写出有真知灼见的精彩文章.

标签:;  ;  ;  ;  ;  ;  ;  ;  ;  ;  ;  

灵活捕捉、不断积累、精心挑选、汲取灵感:获取教学科研论文写作材料的有效途径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