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临床研究

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临床研究

沈瑞林, 蔡松良[1]2005年在《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诊断》文中认为目的提高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诊断水平。方法对58例急性上尿路梗阻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和梗阻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无尿58例、肾区疼痛41例、肾区叩击痛33例、高血压20例、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57例、高血钾8例。MRU、B超、X线(包括KUB、IVU、逆行肾盂造影)、CT、MRI等影像学检查为主要辅助检查。对上尿路梗阻的检出率,MRU为100%(25/25),B超为88%(50/57),CT/MRI为60%(6/10),X线为49%(19/39);MRU、B超检出率显着高于X线和CT/MRI(P<0.05)。对梗阻病因的检出率,MRU为88%(22/25),B超为46%(26/57),X线为46%(18/39),CT/MR为50%(5/10);MRU检出率显着高于B超、X线和CT/MRI(P<0.05)。梗阻病因为结石27例、肿瘤18例、输尿管狭窄4例、腹膜后纤维化3例、药物结晶2例、肾结核1例,不明原因3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对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MRU、B超对梗阻的检出率较高,MRU在病因诊断方面具有优势。结石是最常见的上尿路梗阻病因,其次为肿瘤。

仇银红[2]2018年在《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急诊治疗过程中施行临床护理的有效措施》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急性上尿路梗阻无尿患者急诊中接受临床护理的措施和价值。方法选取急性上尿路梗阻无尿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并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实验组尿量、BCr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上尿路梗阻无尿患者接受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其预后的改善。

沈瑞林, 蔡松良[3]2007年在《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治疗方法探讨(附58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应急治疗、病因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8例确诊为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的应急治疗、病因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应急治疗主要为输尿管插管、经皮肾穿刺引流(PCN)、开放性肾造瘘、输尿管腹壁造口和血液透析;病因治疗根据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方法。结果:应急治疗:39例急诊解除梗阻患者3个月后,24例(61.5%)肾功能恢复正常,12例(30.8%)肾功能明显改善,3例(7.7%)肾功能无改善。病因治疗:27例上尿路结石和4例输尿管狭窄患者成功去除结石和狭窄;14例肿瘤转移侵犯或压迫输尿管和3例腹膜后纤维化患者无法去除病因;3例药物结晶和结核患者均行保守治疗而愈。3例放弃治疗。3个月后,34例(61.8%)肾功能恢复正常,12例(21.8%)肾功能明显改善;9例(16.4%)肾功能无改善。结论: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应急治疗顺序依次为输尿管插管、肾造瘘(经皮或开放)及输尿管腹壁造口,尽早解除梗阻可获得较好疗效。上尿路结石、输尿管狭窄、药物结晶、结核等病因可得到解除,腹膜后纤维化、恶性肿瘤等无法去除病因,可行尿流改道。

王仙友, 陈安屏, 林昀, 张忠, 黄理福[4]2014年在《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无尿的腔内治疗》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腔内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无尿的临床效果。方法:25例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在我院接受了腔内治疗,21例行输尿管镜取石术,4例接受了微创经皮肾取石术。结果:术后患者当日就有尿液排出,最多每日6800ml/d,辅助治疗后血肌酐下降至82-260umol/L。结论: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无尿需要尽早解除梗阻,而腔内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王俊生, 赵家辉, 林云华, 姜永光[5]2011年在《经输尿管镜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40例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经输尿管镜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40例,均行输尿管镜下手术治疗。结果:4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10~60 min,住院时间5~9 d,术中均未发生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30例结石性梗阻患者28例碎石成功,其中5例有较大残石返回肾盂,2例结石推回肾盂。7例输尿管狭窄性梗阻患者,6例行钬激光切开或输尿管镜扩张,1例直接留置双"J"管。3例恶性肿瘤性梗阻患者均直接留置双"J"管。手术后24 h内患者尿量均明显增加。术后均可见程度不同肉眼血尿,术后发生高热1例,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经输尿管镜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安全、有效、微创。

沈瑞林[6]2002年在《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提高对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了近年来有关文献报道,对58例因突发无尿而入院的上尿路梗阻病人,从梗阻的诊断、病因诊断、影像学诊断价值、治疗、以及肾功能可复性预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 结果 所有病例无尿原因均为急性上尿路梗阻,曾有1例无尿患者曾长期应用庆大霉素,考虑为肾性无尿,结果为肿瘤压迫;1例“多囊肾”(1侧已切除)患者出现无尿,曾疑多囊肾所致,后证实系孤立肾侧输尿管结石;2例膀胱肿瘤全切术后无尿,因术中低血压而疑肾前性肾功能衰竭,结果为输尿管梗阻所致。1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多次出现无尿多尿交替的现象。 引起上尿路梗阻的病因列前四位依次为结石(27/58)、肿瘤(18/58)、输尿管狭窄(4/58)和腹膜后纤维化(3/58)。结石中输尿管结石所占比例最高(13/27),其次为同时有输尿管结石和肾结石(9/27),单纯肾结石最少(5/27)。肿瘤以大肠癌所占比例最高(8/18),其次为女性生殖器肿瘤(6/18),3例泌尿系统原发肿瘤也引起急性无尿。双侧梗阻或孤立肾(包括唯一功能肾)梗阻占91.4%(53/58),但单侧梗阻也可出现反射性急性无尿(2/58),其中1例单侧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无尿,经解痉、镇痛治疗后尿量增加。 影像学检查通常采用B超、X线、CT、UR。MRU价值最大,B超对梗阻的检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出率也较高,达 87.7%(与 X线、CT/MRI比较,KO.of)。CT、MRI在梗阻原 因的诊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上尿路梗阻的治疗分为一般治疗、应急治疗和病因治疗。本组急诊解除双 侧梗阻或孤立肾梗阻 30例(sl.7%),双侧梗阻解除一侧 19例(32.8%)。急诊 膀眺镜下插输尿管导管 20例成功,23例失败。单侧插双J管 2例,一侧插 管、另一侧 PCN例,3例插管未成功但致结石松动梗阻解除。PCN引流 10 例,9例成功。单侧开放性肾造瘦5例。血透9例。病因治疗应根据不同病因 采取不同方法,本组行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2例,肾盂切开取石/肾盂输 尿管交界处成形术 1例,ESWL例(孤立肾),ESWL+PCN肾镜取石 2例门例 唯一功能肾),排石成功1例,碳酸氢钠溶石2例。手术清除血块1例,行输 尿管膀眈再植术互例,双侧输尿管中下段切除、回肠代输尿管术1例。如双侧 梗阻分期治疗则:l)先处理急性梗阻时间短的一侧(积水轻、症状明显的一 侧);2)手术较容易的一侧;3)功能相对较好的一侧;4)若双肾功能较好, 先处理损害较重一侧。 结果有效治疗55例,肾功能完全恢复34例,部分恢复12例,不恢复9 例(其中死亡1例)。合并上尿路感染1例,解除梗阻并抗炎治疗后肾功能完 全恢复。梗阻后利尿9例,2例肾功能未恢复,未愈率高于非利尿组。2例在 梗阻解除后立即大量利尿,但加快输液速度后发生急性肺水肿。 肾功能完全恢复或部分恢复46例,梗阻解除后12小时平均尿量为2720ml, 24,J’时平均尿量为4398 ml,39例有多尿期(84.8%)。肾功能不恢复9例,梗 阻解除后12 ’J’时平均尿量为1167ml,24 .J\时平均尿量为2083ml,2例有多 尿期(22.2%)。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论 1.急性无尿首先考虑梗阻所致,有无尿、多尿交替者肯定为梗阻所致。 2.急性梗阻无尿的最常见病因是结石,其次为肿瘤。 3.B超、二线、CT、MRI川RU是诊断梗阻和梗阻病因的重要方法。’4.单侧梗阻也可出现对侧反射性无尿,其机理尚不清楚。 5.应急治疗梗阻性无尿的)f匝序依次是输尿管插管、肾造瘦(经皮、开 放)及输尿管腹壁造口。 6.梗阻解除前利尿将导致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7.梗阻解除后早期仍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与输液量。 8.病因治疗因病而异,一般先处理梗阻时间短、肾功能较好、手术容易 的一侧。肿瘤患者一般仅能作尿流改道术。 9.梗阻解除后 12小时、24小时尿量以及有无多尿期是提示肾功能能否 恢复的重要指标。

曾金敏, 张先觉, 陈士祥, 杨光华, 丁树平[7]2005年在《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的梗阻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者38例,占76%;肾功能恢复最快者1天,最慢

古兰拜尔·吾拉木, 阿比旦·阿布都克力木[8]2016年在《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儿的临床处理措施及护理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于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儿的临床处理措施及护理分析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我科室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儿共38例进行研究,然后把他们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给予全面高效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则给予通常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患儿在经过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后,其并发症发生概率、住院时间以及病人满意度均大大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急性上尿路梗阻的无尿患儿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

陈志坚, 黄亮, 吴佐程[9]2007年在《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急诊治疗》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急诊行彩超及KUB检查,在此基础上行CT和MRU检查,均获确诊,以膀胱镜、输尿管镜、经皮肾穿刺等微创技术对其进行急诊治疗,术后观察尿量、BUN、BCr评价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4例肾功能恢复正常,平均恢复时间7天,3例肾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早期作出正确诊断,应用微创技术急诊治疗,可以最大限度挽救肾功能。

王亚双[10]2015年在《关于急诊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急诊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予以输尿管镜、经皮肾穿刺、膀胱镜等微创技术治疗,同时术后采取全面性护理干预;同时选取同期就诊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相同方式治疗,术后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尿量恢复时间、BCr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肾功能严重损害,观察组未出现造瘘口感染、管路脱落、扭曲等情况;对照组1例造瘘口感染,2例双J管移位,1例术后出血行介入治疗,占12.5%;两组并发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时,术前需准确诊断,采用针对性手术治疗,同时加强术后全面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参考文献:

[1]. 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诊断[J]. 沈瑞林, 蔡松良.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5

[2]. 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者急诊治疗过程中施行临床护理的有效措施[J]. 仇银红.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 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治疗方法探讨(附58例报告)[J]. 沈瑞林, 蔡松良.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7

[4]. 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无尿的腔内治疗[C]. 王仙友, 陈安屏, 林昀, 张忠, 黄理福. 2014浙江省医学会男科学泌尿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14

[5]. 经输尿管镜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40例疗效观察[J]. 王俊生, 赵家辉, 林云华, 姜永光.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

[6]. 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临床研究[D]. 沈瑞林. 浙江大学. 2002

[7]. 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临床分析[C]. 曾金敏, 张先觉, 陈士祥, 杨光华, 丁树平. 第十二届全国、第七届全球华人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 2005

[8]. 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患儿的临床处理措施及护理分析[J]. 古兰拜尔·吾拉木, 阿比旦·阿布都克力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9]. 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急诊治疗[J]. 陈志坚, 黄亮, 吴佐程. 现代医药卫生. 2007

[10]. 关于急诊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J]. 王亚双.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标签:;  ;  ;  ;  

急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