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形成的两个前提_货币政策论文

有效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形成的两个前提_货币政策论文

形成有效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两个前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货币政策论文,前提论文,机制论文,两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就我国的现实情况而言,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和中美利率倒挂的情况下,央行货币政策的工具更多的是使用数量型工具,而不是价格型工具,这样既有利于控制信贷扩张和通货膨胀,又有利于防范投机资本流入,这也是目前普遍持有的观点。

所谓数量型工具主要是指法定准备金率、买卖国债、买卖央行票据和信贷规模控制等,价格型工具主要是指存贷款利率和汇率。汇率本身既是央行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又是央行调控的货币政策目标,因为通过人民币升值可以削减国际收支的盈余,缓解流动性过剩,也有利于控制进口产品的价格水平,但是人民币汇率如果升值过快,可能会导致一些出口企业倒闭,而且投机资本能够获得更多的汇兑利润,因此央行又需要对汇率水平加以控制,所以一些学者在谈到价格型工具,往往把汇率排除在外,而特指利率工具。

目前关于加息一直是一个争论的焦点,在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和大量发行央行票据的情况下,银行借贷资金趋紧,银行间拆借市场的利率会不断上扬,同时在央行大量发行票据的情况下,央行票据供给不断增加,为了吸引投资者购买,央行需要提高央行票据的发行利率,如果不提高利率,会出现流标或发行量萎缩的情况,甚至一二级市场利率出现倒挂,如现在三年期票据就面临这样的现象,因此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会推高货币市场的利率。货币市场的利率实际上是存贷款利率变动的先行指标,市场机制会倒逼管制机制,导致地下资金暗流涌动,最终可能会迫使存贷款利率也要上调。因此货币市场利率变动趋势是总体利率趋势的风向标,应该成为中央银行监控和实施利率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怎样实行货币市场利率和存贷款市场利率之间的有机联系是下一步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内容。

总之,货币政策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的区分是相对的,实际上,两种工具之间是相互包含的,数量型工具有调节价格的功能,价格型工具也具备调节数量的功能。调控工具的选择取决于我们选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目标。从短期来看,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货币政策的工具之间往往是相互独立的。笔者以为,货币政策工具的差异在于不同的作用对象,因此,完善我国的利率市场化体系和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是相辅相成的,有了这两个前提,就能最终形成合理的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形成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标签:;  ;  ;  ;  ;  ;  ;  ;  ;  

有效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形成的两个前提_货币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