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内蒙古赤峰市“移动赤峰人物”的选拔与识别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_赤峰论文

2006年内蒙古赤峰市“移动赤峰人物”的选拔与识别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_赤峰论文

内蒙古赤峰市开展2006年度“感动赤峰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赤峰市论文,赤峰论文,内蒙古论文,反响论文,人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在全社会更好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培育文明道德的社会新风尚,促进广大干部群众文明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内蒙古赤峰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总工会、团委、妇联、赤峰日报社、赤峰人民广播电台、赤峰电视台、红山晚报社、赤峰广播电视报社联合开展了2006年度“感动赤峰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一、严格推选条件,明确推选程序

为确保2006年度“感动赤峰人物”评选表彰活动的顺利进行,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及专家推选委员会。历时八个月的时间,通过基层推荐、媒体公示、群众投票、推委会研究确定等程序,从基层推荐上报的近30位候选人中筛选出14人,将其事迹在赤峰日报、红山晚报、广播电视报等媒体进行公示,赤峰电视台为每位候选人拍摄制作了5分钟的电视专题片,2006年12月27日以人物访谈的形式,举办了2006年度“感动赤峰人物”颁奖仪式,石秀惠等10人被群众和推选委员会评为2006年度“感动赤峰人物”,乔荣增等4人获“提名奖”称号。

二、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引路作用

为发挥这些人物在弘扬时代精神,引领道德风尚等方面的示范和导向作用,组织市直各媒体,依靠自身优势,做好对“感动赤峰人物”主要事迹的宣传报道,形成声势和规模,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

一是赤峰电视台推出了“感动赤峰人物”颁奖仪式,在赤峰电视台三个频道在黄金时段连续播出。并制作颁奖仪式的光盘。二是各媒体在黄金时段或重要版面,同时推出“感动赤峰人物”。《赤峰日报》以专栏的形式,在头版推出;赤峰电台以专题的形式,在黄金时段播出;赤峰电视台在《赤峰新闻》栏目中推出,红山晚报、内蒙古晨报也都根据报纸版面进行了精心设计。各媒体以加“按语”或“编者按”的形式,说明推出“感动赤峰人物”的目的和意义,倡议大家都要以这些人物为榜样,做道德建设的模范。通过多渠道、立体式、大密度的宣传报道,“感动赤峰人物”走进千家万户,全市干部群众被“感动赤峰人物”的事迹所感动,学习典型,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成为引领道德建设的时代新风。

标签:;  ;  ;  

2006年内蒙古赤峰市“移动赤峰人物”的选拔与识别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_赤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