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技术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BIM技术应用,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机制金属内保温风管、磁悬浮空调以及集成式制冷机房等多个角度与方面,就该项课题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趋势
前言
作为一项实际要求较高的实践性工作,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的特殊性不言而喻。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该项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1 概述
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通道,建筑能耗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总能耗和建筑能耗的统计数据,建筑能耗可占总的主要能耗的30%~50%。暖通空调系统作为建筑能耗大户,在机电安装工程中,暖通空调系统设备和管路的施工效果将直接影响投入使用后室内环境的调节和系统能耗水平。在安装机电的流程中,管道施工的成果与暖通空调的系统设备对系统参与使用后室内环境的系统消耗水平和调整有着关键的作用。
2 BIM技术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它是创建并利用数字化模型对建设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和运营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和优化的过程、方法和技术。机电BIM应用场景及优势分析在大型机电安装工程中,利用BIM技术的可视性、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可有效地解决管线交叉矛盾,优化空间布局,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益。
BIM在大型机电安装工程中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越性。首先,其通过建立各相关机电构件的三维信息模型,可在项目施工前完成对项目整体的虚拟建造演示。其次,其利用BIM软件对各专业管线进行碰撞检查,可不断调整管线的空间布局,以达到最合理的综合排布效果。机电安装前发现碰撞点,可很好地避免施工后才发现管线碰撞,返工浪费人工、材料和工期的情况。再次,三维可视化交底及指导施工利用BIM相应软件,可展现整个楼层最终完成的机电管线整体效果,展示机电管线及设备的空间关系及支吊架形式,利用三维模型直接导出带有准确、清晰标注的平面图、剖面图来直接用于施工,针对管道及设备布置复杂的地方,更可采用三维图纸或视频向班组交底,指导现场施工。
还有其提供智能算量及决策支持,数据共享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使得公司管理部门与项目部的信息对称,可及时、准确地下达指令,减少沟通成本,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最终,BIM技术的引入,可在诸多方面为绿色建造提供技术支撑。然而,BIM机电参数化信息模型计算可快速校核出原有设备余压能否满足机电工程管线综合后实际管路的要求。并且,通过BIM机电参数化信息模型提供的复杂水力平衡计算功能,可自动检测并报出不平衡的支路和部件,通过对系统管路和阀部件的二次选择和调整,使整个系统达到水力平衡。
3 机制金属内保温风管
机制金属内保温风管是一种采用内衬保温形式的节能、降噪型风管,风管外壳采用金属薄钢板经机械压制成模,由复合涂层包裹的玻璃纤维保温内衬与镀锌钢板风管之间的保温钉固定,经自动化加工生产线一次加工成型,内衬保温材料的复合涂层具有抗脱落、防霉变、抑菌和防火等功能,因而能可靠用作空调、通风及防排烟系统风管。
与传统外保温金属风管的制作与安装工艺相比较,机制金属内保温风管的性能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线密封有效保温;机械化保温钉固定;可靠的保温防护;吸声降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与传统外保温金属风管的制作与安装工艺相比较,机制金属内保温风管更符合绿色环保施工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安装简便快捷,而且节省安装空间。
4 磁悬浮空调
磁悬浮空调利用由永久磁铁和电磁铁组成的径向轴承和轴向轴承组成数控磁轴承系统实现压缩机的运动部件悬浮在磁轴承上无摩擦的运动,磁轴承上的定位传感器为电机转子提供超高速实时重新定位,以确保定位精确。同时,整个空调机组运行无须润滑油,可避免壳管式换热器中油膜覆盖在换热管上造成换热效率下降的影响,提高系统换热效率15%以上。
磁悬浮空调压缩机通过采用航空工业上广泛使用的磁性轴承、变速离心压缩以及数字电子控制等先进技术,可完全消除传统冷水机组使用油润滑轴承所带來的摩擦损失、润滑系统复杂而庞大的结构以及机组控制维护工作量大等缺点,并具有如下显著优点:首先,压缩机采用整合式直接驱动的变速离心压缩技术,无机械摩擦损失,冷水机组的效率可比传统螺杆式冷水机组高出40%以上。其次,压缩机无摩擦的磁性轴承设计实现了运动部件无油润滑运行,机组换热器传热表面无油膜黏附,提高换热器效率,可摒弃传统冷水机组复杂而庞大的辅助系统。
5 集成式制冷机房
集成式制冷机房是一种针对中央空调系统的机房节能方案,通过优化设计和三维仿真,以节能控制系统为核心,将压缩机组、换热器组、水力模块和电气控制系统在工厂集成装配成一个整体,进行设备最优选型匹配,在工厂预制、模块运输、现场拼装的系统级产品,有不同大小的制冷量可供选择,可提供配有全天候维护结构的室外安装型及室内安装型,是制冷机房建设新的解决方案。
集成式制冷机房通过优化设计使中央空调系统达到最优运行状态,以保证制冷机房的高效节能;通过工厂整体预装和调试确保制冷机房的最佳整体性能和质量;通过节能控制系统的关联控制实现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的协同运行,从而降低整个空调系统的能耗。
集成式制冷机房与传统制冷机房相比,其年均运行效率可提高30%~50%,占地面积可节省1/3,建设周期可大大缩短,并且运输维修方便、使用寿命延长,可大幅度降低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和维护难度。
与传统制冷机房相比较,不难发现,集成式制冷机房的性能优势明显,集成式制冷机房基于智能变频控制技术,通过优化设备选型和管道阻力,在设备选型和匹配时对系统整体运行效率进行综合考虑,使包括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风机在内的基于全年运行的制冷机房效率可达0.6kW/ton(或COP可达7.0及以上),年运行效率可较传统制冷机房提高30%以上,更加高效节能。集成式制冷机房通过采用优化组合的空间设计和精细结构设计使机房各模块结构紧凑,可有效地节省材料费用和占地面积(每吨制冷量占地面积小于0.1m2),通过工厂预制和现场快速安装缩短建设周期,从而大幅度节省建设成本。集成式制冷机房是工厂预制式系统解决方案,经过工厂预制和水力平衡调试及压力测试,设备及管道各衔接部分在厂内已预制完成,通过模块化集成,机房各模块便于拆卸、吊装及运输,可快速完成安装并节省调试时间,从而有效地缩短建设周期。集成式制冷机房系统经过三维布局和空间优化,充分考虑设备的安装与维护,在使用过程中,可基于网络通信协议和云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实时远程监控机房系统各模块的运行数据并实施远程控制,方便地进行机房系统维护。
6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安装工作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刘旭东.机电安装工业化中的BIM技术应用与改进[J].安装.2017(11):60-62.
[2]张建章.神舟北极高效集成冷冻站[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01):115-116.
论文作者:纪建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风管论文; 机电论文; 机房论文; 系统论文; 安装工程论文; 管线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