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社会公共众扶的机理与路径-基于技能型人力资本的视角论文

继续教育

成人教育社会公共众扶的机理与路径
——基于技能型人力资本的视角

汤海明

(宁波市成人教育学校,浙江 宁波 315040)

摘 要: 成人教育参与社会公共众扶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一种创新形式,对于提升技能型人力资本存量,促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研究认为:成人教育可通过“职业培训、技术帮扶、员工成长”等途径,让员工在“干中学”“迁移”“职业培训”中积累自身技能型人力资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提出:打造公益服务平台、开展企业精准培训、借力人力资本帮扶、规范品牌运营模式、创新团队成长机制等“五位一体”的成人教育众扶小微企业的实践模式,为区域成人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 众扶;成人教育;技能型人力资本;小微企业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全面部署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李克强总理强调,“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要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特别是在改革中新生者的扶持。[1]然而,当前我国小微企业面临着“两难境地”,一方面承载着我国70%以上新增就业和再就业人口,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另一方面,面临着经营发展缓慢、产业升级困难等严峻问题,企业发展举步维艰,亟待社会各界的大力扶持帮助。据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小微微型企业发展情况报告》调查显示:“仅有12%的小型微型企业表示在近几年营业额快速或高速增长(增长率30%以上),其余大多数企业经营发展缓慢。由于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方面积累不足,相当数量的小型微型企业转型升级较为困难。”[2]

人力资本是蕴含于人自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知识创造与增值,最终都要依靠人力资本来实现,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关键性资源。[3]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本存量决定了企业的市场活动能力,进而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4]人力资本的存量更多是表现为在职培训,企业可以通过员工培训来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5]当前在市场失灵,小微企业无力承担培训与技术服务成本的背景下,如何发挥政府、成人院校等社会公共机构在政策、资源、办学、统筹优势、开展辖区小微企业众扶,精准培育企业高技能人才,帮扶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助力企业持续发展,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社会公共众扶的内涵特质

(一)内涵界定

2015年7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众扶”的概念。《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提出:众扶即汇众能助创业,通过政府和公益机构支持、企业帮扶援助、个人互助互扶等多种方式,共助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成长,构建创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按照众扶的主体差异,众扶分为社会公共众扶、企业分享众扶、公众互助众扶等三种类型。社会公共众扶是指政府、公益事业机构、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第三方服务机构等通过资源、信息、设施的开放,扶持服务小微企业的发展。[6]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笔者将社会公共众扶的概念界定为:在区(县)、街道(乡镇)两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资源统筹支持下,以街道(乡镇)成人教育学校为龙头,打造区域性小微企业众扶平台。众扶平台以社会公益众扶的身份,充分整合优秀企业培训学员、辖区企业高级技术人才、政府行业专家库人才等资源,广泛招募志愿者,组建小微企业众扶导师团,精准对接辖区小微企业的需求,通过开展人才培训、技术服务、项目合作等方式,帮助辖区小微企业解决人才与技术难题,提升人力资本存量,促进小微企业持续发展,营造社会各界全力扶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的社会氛围。

2.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徒关系受到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约束。现代学徒制是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各项制度约束下运行的,这些制度规定了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制度形式规范了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的行为,使得现代学徒制在一个非常规范的制度框架下运行,因此,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徒关系受到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约束

技能型人力资本可破解技能水平落伍致生产管理效率差的问题。当前,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为制造业强国的5%,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发达国家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而我国技师、高级技师仅占1.5%,高级工只占3.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60%。[11]员工技能水平落伍与企业生产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小微企业更加严重。针对当前高技能人才“引不进、用不起”的尴尬局面,小微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定向培养、组织在职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培养企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提升自身技能型人力资本存量,整体上提升企业劳动生产效率。

(二)基本特质与价值分析

社会公共众扶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一种创新形式,它本身具有的特质与价值意蕴,对于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将带来倍增效益。笔者认为社会公共众扶的基本特质与价值意蕴表现为:

浙江曾率先在全国开创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省内高中毕业生无论考入本省或外省高校均可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标准为本专科每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不超过1.2万元。

第一,众扶的公共性:集聚资源提升企业发展的支撑体系。社会公共众扶的“公共性”体现在参与主体的多元性、优质资源的共享性、众扶行为的对公性,在本质上区别于商业性质的生产性服务与创业服务,它为小微企业突破瓶颈,创新发展搭建了扎实的人才支撑平台。

林业生态效益主要是指,在林业的实际发展过程当中,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生态方面的积极影响。当前,林业效益主要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三方面内容。基于人们的思想所致,人们普遍认为经济效益是最可观的。但是,针对目前的发展局势而言,生态效益已经成为人们首要关注的问题,而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又存在必然的联系,只有保证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才能够确保经济效益的实现。

第三,众扶的平台性:创造条件增强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社会公共众扶的“平台性”特质主要是指采用“平台化思维”、深挖企业痛点难点、统筹资源精准帮扶、精心管理品质管控。它为小微企业精准把脉,及时供给品质资源与服务,帮助企业迅速渡过发展瓶颈。

对接需求,开发精准化培训项目。依托众扶平台,区域成校在辖区小微企业调研及技术跟踪服务的基础上,深挖企业痛点难点,根据需求精准开发面向“企业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人才、岗位一线职工”等三类培训项目,开设“专业知识、技能提升、文化素质”等培训课程。对接企业需求,制定培训方案,精准开设产品设计、生产运营、技术维护、互联网营销、团队管理等培训班,旨在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本存量。

技能型人力资本作为一种人力资本类型,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渐凸显,成为企业技术创新中技术应用和产品质量保障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在企业价值创造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10]我国工商总局《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情况报告》显示:当前,由于受复杂经济形势、人才匮乏和技术水平低下等限制,小微企业正面临着“技术工艺落后,综合运营成本持续偏高;高技能人才短缺,企业生产管理效率低下;创新研发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等困境。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存量,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根基,对小微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技能型人力资本及其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功能价值

(一)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内涵

人力资本理论最早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贝克尔等创立的,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存在的一种资本形态,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7]自此,人力资本理论逐渐成为国际学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关注技能型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国内最早提出“技能型人力资本”概念的是西北大学李忠民博士,他认为技能型人力资本是指具有某项特殊技能的人力资本,具有完成特定意义工作的能力,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加工、生产某种物品或服务,使具有特殊效用的能力。[8]

技能型人才资本作为资本的一种形态,具有自身价值增值和再增值的属性,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内部积累路径包括:“干中学”“迁移”职业培训。“干中学”是指企业员工通过参加劳动和作业,在劳动中模仿或者接受其他人的示范、教导、帮助而获得人力资本积累,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干中学”包括传统的“传帮带”与定向培养两种形式。“迁移”是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方式,是指劳动者通过在不同地域、产业及企业间的工作、生活、学习、交流,以更新专业知识,掌握更先进的技术技能。[9]职业培训是指企业员工通过参加系统性、专业性、先进性的培训学习,不断掌握企业生产所需的特殊知识和技能,以提升创造性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的能力。[10]

综上所述,笔者根据已有成果及本研究需要,将技能型人力资本界定为企业员工通过专业职业培训、“干中学”、“迁移”等方式,形成的具有特殊专业知识技能与创新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解决企业关键性问题的能力,对应的社会角色是企业的各类专业技能人才。

(二)技能型人力资本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功能价值

第五,众扶的品牌性:品质塑造引领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社会公共众扶的“品牌性”特质表现在服务的品质精湛、管理的系统完备、成果的示范引领,使众扶具有重要的品牌辐射效应,有利于得到更多信赖和支持,对外营造社会公众争相参与众扶的良好氛围。

组建志愿者技术服务队。众扶平台在区(县)、街道(乡镇)两级政府的支持下,发布众扶志愿者招募书,通过在区域成校原有培训学员中自主招募,区人社部门推荐的高技能人才诚意邀请,街道(乡镇)工办、劳动保障所等部门在企业中招纳贤才等三种方式,吸引来自辖区企业实战精英、高校优秀教师、行业技能大师、全市首席工人、职校高级技师等一大批高技能人才的踊跃参与,为小微企业技术跟踪帮扶奠定基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技术逐渐完善,新媒体较传统媒体相比,其传播信息更具发散性与延展性,信息渗透能力更强。此外,随着移动网络与手机功能的愈发健全,越来越多的信息发布方式走入人们生活当中,信息形式逐渐呈多样化发展趋势,比如,智能手机具备上网聊天功能、视频功能、发送彩信功能等。同时,在这个信息时代,人们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QQ等发布自己的心得与近况,从而进一步实现社会交流的目的。

技能型人才资本可消解科技研发落差致产品附加价值低的问题。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绝大多数占据产业链的中低端,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资源性与劳动密集产品多,资本技术密集产品少;导致产品档次与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12]基于此,小微企业可以通过外联专家对接岗位研发指导,内引员工中高端技术培训,强化研发团队技术实践攻关等方式,培育企业核心产品设计与研发人才,通过市场细分与技术创新,研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从而提升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三、成人教育增扩小微企业技能型人力资本存量的运行机理

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本增量是成人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早在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大会上通过的《成人教育发展总条例》就明确提出:“通过这些教育过程(成人教育)使那些被自己社会所承认的成人们,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均衡而独立的双重目的,发展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与职业水平,使自己向新的方向发展,使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得到改变。”[13]当前,随着“人才强国、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实施,我国成人教育的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本增量的功能价值愈发凸显。2018年5月,《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指出:职业技能培训对于缓解人才结构性矛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制造业强国建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迈上中高端具有重要意义。[14]成人教育已经成为企业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关键环节,员工通过教育培训,不仅有效提升了自身的业务知识与技能、沟通能力,也极大提高了企业组织绩效。[15]

根据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干中学”“迁移”“职业培训”等三种积累路径,笔者认为基于成人教育的社会公共众扶可以通过“职业培训、技术攻关、立体成长”等方式,培育企业高技能人才,提增小微企业的技能型人力资本,助力企业持续发展。

7.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精准培训:“诊断学习”中提升知识与技能。在政府的资源统筹支持下,依托街道(乡镇)成人教育学校,打造区域性小微企业众扶平台,围绕辖区小微企业痛点难点与高技能人才需求,精准开展企业智能制造、生产经营、互联网+营销、产品创新研发等高技能培训,通过菜单式、订单式、上门式、学徒式等培训方式,培育紧缺型技能人才,增扩小微企业技能型人力资本存量。

人才帮扶:“干中学”中协同解决技术难题。依托区域性小微企业众扶平台,整合辖区高技能人才、专家等资源,组建小微企业众扶导师团,根据企业特定需求,安排相应的技术导师走进一线工作岗位进行现场指导,答疑解惑,通过“一对一”技术咨询辅导,解决企业的技术攻关难题。企业员工在与高手的“干中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增量小微企业技能型人力资本。

立体成长:“迁移”中实现员工的生涯发展。依托小微企业众扶平台,吸纳社会高技能人才组建众扶志愿者团队,志愿者们通过不同企业间帮扶交流,参加中高端技能培训、学历继续教育,参观考察企业先进经验,在不同场域的工作、交流、研讨、学习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掌握更先进的技术技能,实现自身生涯发展,增扩所在企业的技能型人力资本。

四、人力资本视角下成人教育众扶小微企业的路径构建

在区、街道两级政府政策支持下,区域成人教育学校应充分整合政府、区域公共职业培训平台、辖区行业企业、社会技术人才等多方优质资源,打造“小微企业公益众扶平台”(以下简称“众扶平台”),组建众扶工作室,成立众扶导师团,为辖区小微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帮护和企业紧缺人才培训等公益服务,提升技能型人力资本,助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第二,众扶的公益性:降低成本弥补企业市场失灵的风险。社会公共众扶具有“公益性”的特质,表现在项目的非营利性、帮扶的社会责任性、利益的公众性,它为小微企业提供在传统商业服务体系下,无法获得的低成本或无成本的人才培训、技术指导等优质服务。

(一)开展企业精准培训,增加企业技能型人力资本积累

第四,众扶的共赢性:提升利益相关者间合作的长效机制。社会公共众扶的“公益性”特质表现在实现众扶平台、区域成人教育学校、众扶志愿者、小微企业、企业学员等五方共赢的局面。这样更有利于建立并形成多方持续参与企业众扶的长效机制。

因地制宜,培育企业技能型人才。区域成校应坚持因需、因时、因地的原则,由学校与企业协同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专题知识讲座。围绕企业诉求,创新菜单式、订单式、上门式、学徒式等四元培训方式,开展夜学、周末学段、企业课堂、午餐短训等四种送教服务,有效解决企业工学矛盾。一是订单式培训。根据企业特定需求,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实施定点或上门培训教学,主要开展员工上岗培训和班组长岗位能力培训,旨在通过企业内训提升员工的岗位核心技能。二是菜单式培训。学校汇总企业培训需求,面向辖区小微企业,分类开展专题讲座、技能实操、学历提升、技能考证等多样化培训,学员根据需求,自主报名参加培训学习,旨在提升自身综合职业能力。三是上门式帮扶。根据企业特定需求,安排相应的技术导师走进一线工作岗位进行现场指导,答疑解惑,通过一对一技术咨询辅导,解决技术难题。四是学徒式指导。针对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由工作室邀请辖区技能大师,开展小班化的学徒式技能辅导,通过参观考察、集中研讨、技能实操、业务指导等方式,培育企业技术骨干精英。

(二)借力人力资本帮扶,解决小微企业技术的攻关难题

技能型人力资本可缓解技术工艺落后致企业运营成本高的问题。小微企业因传统设施设备与技术工艺落后,导致生产能耗与设备返修率高,生产成本逐渐攀升;同时因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互联网营销管理系统的相对滞后,导致企业运营管理低效率与高成本并存。针对当前运营成本过高的问题,小微企业可通过中高端技能培训、借力专家技术帮扶指导,努力培育企业技术创新与维护人才,提升企业技能型人力资本存量。依托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增量,企业高技能人才通过不断技术革新,引用互联网营销与管理系统,缓解技术工艺落后致企业运营成本高的问题。

构建技术跟踪服务机制。建立从“需求调查—发布信息—企业申请—审核安排—上门服务—解决问题—反馈评价”等一体化的小微企业技术跟踪服务流程制度,对接企业需求,上门服务精准落地。一是需求调查。工作室成立由技术导师、志愿者、成校教师等组成的技术帮扶调查小组,深入辖区小微企业,分步分类开展需求调查,详细把握企业的技术痛点。二是发布信息。由工作室第一时间,面向辖区各小微企业发出“众扶信息”。三是企业申请。企业根据需求填写《技术帮扶申请表》,工作室详细登记企业的技术及工艺问题及需要达到的目标。四是审核安排。工作室第一时间将各企业的申请表交给志愿者及导师团,各志愿者服务团队研究确定企业技术跟踪服务的具体实施方案,确定相关技术人员及设施设备。五是上门服务。各服务团队安排技术专家,及时联系相关企业,根据企业特定需求,组织志愿者进行现场指导。六解决问题。志愿者根据企业具体问题,开展设备革新、工艺改进、技术指导与业务咨询等帮扶活动,帮助企业及时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七是反馈评价。志愿者填写《志愿者服务流水单》,企业对志愿者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问题解决、服务效果等进行评价打分。志愿者与企业技术人员建立联络机制,定期反馈及时沟通,如图1所示。

2.2 TGF-β、Smad3、Smad7 mRNA的表达 与HC组相比,CE组TGF-β、Smad3 mRNA水平显著升高,Smad7 mRNA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图 1小微企业技术服务机制

(三)规范品牌运营模式,提升社会众扶的质量品质

打造个性化的品牌视觉系统。区域成校应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视觉识别系统,建立统一的logo、服装设计、工作流程、服务制度,突出技术人员的“明星效应”,弘扬工匠精神,塑造品牌效益。志愿者团队应在培训过程中,在企业技术跟踪服务过程中,展现出标准、规范、专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工匠品质,成就独一无二的小微企业众扶品牌文化。

中国的茶叶在国际茶叶销售市场上的认可度普遍偏低,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的茶叶标准尤为严苛。江西出口茶叶缺乏自有知名品牌,这不仅影响出口贸易的收益,也不利于出口茶叶的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更不利于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建立标准化服务与反馈机制。区域成校应建立“调研—设计—论证—培训—评价—服务”为一体的培训管理机制,确保培训科学务实有效,实现员工个人成长与企业生产绩效的双赢发展。构建“需求调查—发布信息—企业申请—审核安排—上门服务—解决问题—反馈评价”等一体化的小微企业技术跟踪服务机制。建立志愿者服务制度,制定“导师团服务企业活动方案”,明确相关的权利、义务、行为规范,不断规范项目服务流程及工作标准,确保各个环节无缝对接、落实到位。

都说文人相轻,可我觉得无论是圈里、群里大家都是客客气气、彬彬有礼。有的还称兄道弟亲热得很。你如果晒晒自己的文章或诗词,马上就能引来一片赞扬声。

实施绩效化的考评奖惩机制。区域成校应建立完善的绩效化考评机制,在技能培训端建立学员培训考核与教师授课质量评价机制,突出培训实际成效,通过考核分别评选出最佳优秀学员、优秀教师等称号,颁发证书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考核评价不合格的教师将被淘汰。在技术服务端完善志愿者服务考核评价制度,根据志愿者服务次数、工作内容、服务效果等进行考核评价,评选优秀志愿者并给予奖励表彰,不理想的将退出志愿者队伍。

创新立体化的团队成长机制。区域成校应一方面鼓励志愿者参与企业人才培训,深入企业开展技术跟踪服务,让其在与其他技术大咖协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另一方面,根据企业服务“贡献度”,构建众扶培训、学历提升、高技能培训、技能大师带徒、沙龙研讨等志愿者业务成长机制。通过业务培训、实践历练、经费奖励,不断提升志愿者的专业技能、职业成就感、工匠服务精神,提高志愿者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自身生涯发展,增扩所在企业的技能型人力资本,为助力服务小微企业发展注入长效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唐华.新华网评:让小微企业生出来、活下去、活得好[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18/c1001-25688481.html/2014-09-18.

[2] 工商总局: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情况报告[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4-03/31/content_2650031.htm/2014-03-31.

[3] 任宇,孙思.基于培训视角的企业人力资本存量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2(02):116-123.

[4] 史红英.人力资本视角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27):90-91.

[5] 姚先国,张海峰.教育、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差异[J].经济研究,2008,43(05):47-57.

[6] 刘铁志.立体实施众扶,集聚创业创新合力——《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解读[J].电信网技术,2015(12):9-11.

[7] 杨静,郭德.组织人力资本视角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4):125-129.

[8] 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个理念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D].兰州:西北大学,1998.

[9] 林松.产业集聚视角下技能型人力资本积累的特点及内在机制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57-60.

[10] 耿洁,黄尧.技能型人力资本专用化:工学结合中一个新的概念[J].中国高教研究,2010(07):72-75.

[11] 李文武.论技能型人力资本开发[J].山东经济,2004(11):53-55.

[12] 《分析与展望:2017—2018中国中小微企业生存与发展报告》[EB/OL].http://m.sohu.com/a/209889274_740556/2017-12-11.

[13] 叶忠海.成人教育学通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18.

[14] 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5/08/content_5289157.htm/2018-05-08

[15] 李楠.成人教育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现实意义[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3):124-127.

Social Public Support :Adult Education Boosts the Model Construction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killed human capital

Tang Haiming

(Ningbo Adult Education School,Ningbo,ZHejiang,China 315040)

Abstract : Adult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public support is an innovative form of “mass entrepreneurial innovation”support platform. It has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stock of skilled human capital and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The study believes that adult education can allow employees to accumulate their own skilled human capital in “dry middle school”,“migration”,“vocational training” and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technical assistance,employee growth” and other means,. The research puts forward five-in-one practical modes of adult education such as creating a public service platform,carrying out enterprise precision training,leveraging human capital assistance,standardizing the brand operation mode,innovating the team growth mechanism and so on,.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regional adult education to serv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 :public assistance; adult education; skilled human capital;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 OSID):

中图分类号: G7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87(2019)05-0031-06

收稿日期: 2019-01-11

作者简介: 汤海明(1983—),男,山东济宁人,硕士,宁波市成人教育学校成教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成人教育与终身职业技能培训.

(责任编辑 周宗渊)

标签:;  ;  ;  ;  ;  

成人教育社会公共众扶的机理与路径-基于技能型人力资本的视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