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看京港大学生的人格差异_现代性论文

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看京港大学生的人格差异_现代性论文

从传统性到现代性的转变上看京港大学生的人格差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传统性论文,现代性论文,上看论文,人格论文,差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4.2;B84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00)04-0044-06

1 问题的提出

由传统性向现代性的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已经体现在许多领域中。现代性与传统性一直是社会变革的主题,二者之间既有历史的继承性,也有对立冲突性。社会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的现代化和个人的现代化是相辅相成的。现代人对于现代化的追求并非完全抛弃旧有的文化体系另辟蹊径,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进行批判的继承。于是,就有了众多关于传统性向现代性过渡的心理的研究。作为人格心理学研究,更关注的是个人现代化的特征及表现规律,以及人格变化是如何经历着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冲突与交融的。有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具有乐于接受变化、有较强的效能感、见解更多更深刻等现代观念,但也存在主见缺乏、信任感缺乏等传统观念。这就说明,人格作为受社会文化影响的心理成分,更明显地体现了传统性与现代性这一主题。

在本研究中,我们着重探讨了京港两地大学生人格的传统性和现代性问题。京港两地的大学生所面临的传统文化相同,但是各自所处的现代生活环境却相差较大。在香港,一百年前就开始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在北京,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中国当代文化的吸纳开始多元化了。我们选择了这两个极有代表性城市中的学生作研究被试,以考察不同环境下的当代大学生,由传统性向现代性过渡的状况,并比较他们之间的人格异同。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共对333名大学生被试进行调查, 其中来自香港的学生共69名,分别来自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来自北京的学生264名, 分别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轻工业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科技经营管理大学。在这333名被试中:香港男生35人, 占总人数的10.5%;女生24人,占总人数的10.2%;北京男生110人, 占总人数的33.0%;女生154人,占总人数的46.2%。

2.2 测量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是在台湾学者杨国枢等人所编制的传统人格和现代人格量表基础上,进行适当改编而成。量表包括传统人格特征和现代人格特征两个分量表,量表为likert式五点量表,1 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 传统人格分量表得分高意味着人格的传统性较强(不代表现代性差),现代人格分量表得分高意味着现代化程度高(而不意味着传统化程度低)。

传统人格量表包括5个方面:一是“遵从权威”, 强调在各种角色关系和社会情境中应遵从、信赖权威;二是“孝敬长辈”,强调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勿伤父母名誉,为父母增光;三是“安分守成”,强调安分守己、与世无争、逆来顺受、厚古薄今;四是“宿命自保”,强调少管闲事、名哲保身、命中注定的观念;五是“男性优越”,强调在工作和生活中女性对男性的服从、女性不如男性的观念。

现代人格量表包括5个方面:一是“平权开放”,强调民主、 平等、开放;二是“独立自顾”,强调独立自主、自我中心,具有社会孤立感的色彩;三是“乐观进取”,强调积极向上、诚实可信、乐观进取;四是“尊重感情”,强调在各种人际关系中以真实感情为基础,具有唯情主义观念;五是“两性平等”,强调男女在各方面的平等独立。

3 结果分析

3.1 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的总体比较

表1 京港两地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比较表

平均数

传统人格 60.283 tP

-35.855 0.000

现代人格 89.741

注:t值为负表明传统人格得分低于现代人格。

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今天,京港两地的大学生作为文化开放的前沿,已经显现出了很强的现代性,表1结果清晰地显示, 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共存于学生自身中,但是现代人格比重明显地高于传统人格。两地学生在现代人格分量表上的得分明显地高于在传统人格分量表上的得分。这一结果符合当代年轻人的人格发展特征,既体现了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有机交融,也反映了现代性的主导力量。两地大学生人格的总体特征表现为减弱中的传统性与增强中的现代性这一变化趋势。

3.2 两地大学生人格异同的比较

京港两地有着不同的文化环境特征,这必然会对两地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产生不同的影响。

表2 京港两地传统人格的平均数差异比较表

传统人格 遵从权威 孝敬长辈 安分守成 宿命自保 男性优越

北京 60.00 12.42 16.98 9.84 10.77 9.99

香港 61.62 12.25 16.43 10.43 12.4510.06

t -1.05 0.40 1.30 -1.58 -3.80** -0.13

P

0.29 0.69 0.19 0.12 0.00 0.90

注:t值为正表明北京学生得分高于香港学生,反之为负。

从表2得分上看,在传统人格中,除孝敬长辈(总平均分>16 分)外,其余几项全部小于15分。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大学生对传统人格的这几个维度多持否定态度(五题中大于3分的题目不超过两个)。 从上述结果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京港两地学生传统性的共性与差异。孝敬长辈一项的分数最高,并且地区差异不显著,说明两地学生对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观念是十分赞同的,说明传统文化对于孝敬观念的影响是颇为深远的,也是为广大民众所接受的,一种不论传统还是现代都应发扬的美德。在遵从权威上,两地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尽管不很支持这一观点,但也没有完全否定权威的作用。而在宿命自保上,两地学生则产生较为显著的差异,说明香港学生较之北京学生更加倾向于明哲保身、顺从命运安排。相形之下,北京学生对于这一观点所持的否定态度比较强烈,他们更多的有一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味道。

表3 京港两地现代人格的平均数差异比较表

现代人格 平权开放 独立自顾 乐观进取 尊重感情 两性平等

北京89.830

20.22013.35218.06817.318 20.871

香港89.130

19.92812.67016.36518.536 21.319

t 0.5710.785 1.731 3.495** -2.873** -1.903

P 0.5690.433 0.084 0.0010.0040.275

注:t值为正表明北京学生得分高于香港学生,反之为负。

在表3的现代人格中,除了独立自顾(总平均分<13分)外, 其余几项全部大于15分,我们也有理由认为大学生对现代人格的这几个维度持赞同态度(五题中小于3分的题目不超过两个)相对高。因此, 从数据的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京港两地的学生都已经开始、并已接近完成从传统性向现代性转变的过程,从而逐渐形成在现代环境下的人格特征。

从表3中,还可以看到京港两地学生现代性上的共性与差异。 两地学生均要求平等与开放,这体现在平权开放和两性平等的高分上,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学生们更加追求有自己施展才能的空间,要求人们承认他们的才华和能力。而在乐观进取上和尊重感情上两地学生人格差异显著,表现为北京学生更加乐观,更有冲劲,不怕失败,积极进取;香港学生则是追求平等,尊重感情,情感至上。从总体上看,香港学生比北京学生的传统性稍强一些,人格表现略显保守,趋向于安分守己,不如北京学生更有自信、更有活力。

3.3 两地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性别差异比较

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在两地,不同性别的被试有着不尽相同的特征。

3.3.1 两地大学生人格性别差异的总体比较

考察两地同一性别被试的得分情况可见,男性被试方面,总体上讲京港两地在传统人格上没有差异(t=0.255,P>0.05), 只在宿命自保上表现出显著差异(t=-2.526,P=0.013),具体表现为香港男生宿命自保的特征高于北京男生;而从现代人格来看,两地男生在尊重感情(t=-2.600,P=0.010)上和两性平等(t=-2.972,P=0.003)上的差异非常显著,这表现出香港男生比北京男生更加尊重感情,也更追求两性之间的平等。

女性被试方面, 总体上讲京港两地被试在传统人格上没有差异(t=-1.05,P>0.05),只在安分守成(t=-2.610,P=0.01)和宿命自保(t=-2.540,P=0.012)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说明香港女大学生比北京女大学生更安分守成、宿命自保;而在现代人格上,两地女生之间的差异显著(t=2.374,P=0.019),表现为北京女生的现代性高于香港女生,而且表明北京女生比香港女生更加乐观进取(t=3.711,P=0.000),也较为平权开放(t=1.901,P=0.059);而在独立自主、尊重感情和两性平等上则没有明显差别。

3.3.2 北京地区大学生人格的性别差异比较

表4 北京地区大学生传统人格的性别差异比较表

传统人格 遵从权威 孝敬长辈 安分守成 宿命自保 男性优越

男生63.22912.67917.092

10.67911.330 11.450

女生57.73512.24516.9039.25810.368

8.961

t 4.021**

1.044 0.4874.165**

2.265* 5.632**

P 0.000 0.297 0.6270.000 0.024

0.000

注:t值为正表示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得分,反之为负。

北京大学生总体上看,男生的传统人格特征强于女生,突出表现在安分守成、宿命自保和男性优越上。这说明北京的女大学生有一种打破传统陈规的力量,表现了女大学生对一些传统观念、规则的反叛。而男大学生多少还沉浸在传统社会沿袭下来的男尊女卑的优势观念中。

表5 北京地区大学生现代人格的性别差异比较表

现代人格 平权开放 独立自顾 乐观进取 尊重感情 两性平等

男生 89.670

20.38513.991 18.000

17.770

19.523

女生 89.942

20.10312.903 18.116

17.000

21.819

t -0.2330.802 3.068**

-0.3041.939

-6.173**

P

0.8160.423 0.002 0.7610.0530.000

注:t值为正表示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得分,反之为负。

而在现代人格特征中,北京大学生在总体分数上没有差异,只在独立自顾、两性平等上表现出性别差异显著,而在尊重感情上,则为边缘显著。说明了北京男生在独立自顾上表现出高于女生的特点,而北京女生在两性平等和尊重感情方面高于男生。北京的女大学生有明显的追求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要求。这是因为同样一项事业,对于女生来讲,可能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这就使她们具有比男生更强烈的追求平等的意识。与香港女生不同,北京的女大学生表现出了与传统社会期望不尽相同的愿望和要求,她们要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并不逊于男生,男生能做的事她们也同样能做。对于边缘显著的尊重感情一项,由于北京的女大学生更多的将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对事业的追求之上,对情感的要求反而不那么强烈了,这也反映出北京女大学生不依赖于感情,不依赖于他人,自强独立的意识。

3.3.3 香港地区大学生人格的性别差异比较

在香港地区,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在传统性人格特点上没有差异,而在现代人格上,其性别差异非常明显。(比较结果见表6)

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香港地区, 男性比女性现代化的意识更强烈。这表现在人格特质中,就是更加开放,更加追求自我实现。同时我们也发现,香港大学生强调感情至上,他们追求平等,追求相互间的尊重,而且在尊重感情一项上,香港男生比女生的得分还要高。对于平权开放和独立自顾两项的差异,反映出香港社会的性别角色期望,认为男性应该成为家庭、社会的中心和支柱,也是他们更倾向于优先考虑自己,男性的要求较易得到满足的反映。

表6 香港地区现代人格的性别差异比较表

现代人格 平权开放 独立自顾 乐观进取 尊重感情 两性平等

男生 91.88620.686

13.31417.08619.34321.457

女生 86.29419.147

12.05916.20617.70621.176

t

3.084**

2.649** 2.146*1.321 2.433*0.491

P

0.003 0.0100.035 0.191 0.018 0.625

4 讨论

4.1 大学生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的交融

从本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传统人格和现代人格是共存于大学生人格系统中,这体现了人格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并非是同一维度的对立两极。在社会的发展变迁历程中,并非是传统性完全消失之后,现代性才出现并取而代之;也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性成分以相同的速度转变或消失,各种现代性成分以相同的速度出现或增强,更不是所有传统性成分全部会被现代性所取代,传统性的部分内涵与现代性的部分内涵会同时并存。传统文化毕竟存在了几千年,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不可能一下子就转换成现代文明。况且传统文化也并非一无是处,我们不能像当年破四旧一样,不问青红皂白就全盘否定,这也违背了科学地辩证地看问题的观点,像孝敬父母、公而忘私、诚实守信等仍然是值得发扬的美德。在本研究的传统人格中,大学生对各传统人格的倾向性也不同,不论北京与香港、不论男女,大学生们都更认同尊敬长辈这一传统人格特征,而对安分守成均持较否定的态度。这说明优秀的传统人格具有强大的稳定性,并不随社会变迁而削弱,它具有很大的融合力,与现代人格构成更完善的人格结构,不断地使生活在社会变迁中的人们其人格结构更加优化,使民族性格更加完美。在本研究的现代人格考查中,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并非良莠不分,他们普遍对“独立自顾”给予了较低的认可。这些都说明大学生在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的选择中,以择优原则建构着良好的人格结构,表现出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的继承与发扬。总之,在京港两地大学生中,充分体现了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的有机交融。

4.2 大学生人格发展的转变趋势

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而在当代中国,在旧价值观动摇、新价值观还未建立的今天,必将掀起一场适应社会发展的观念变革,将旧有的、保守的、顺从的国民性格向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化。而当代大学生,也必定是这一重任的承担者。从结果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地大学生人格从传统性向现代性的转变,现代性显示了大学生人格的主导力量。也正如哲学家与心理学家们所讨论的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那样,逐渐从传统的他人导向人格转变成现代的自我导向人格。人们在逐渐朝着平等、朝着真理、朝着科学的方向变化着,他们有着对传统陈规的反叛,有着自己独立的意识,还有着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这一切都说明由当代大学生所引导的社会意识主流正在朝着适应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人们不再仅简单地重复前人得出的结论,不再把儒家价值观笼统的作为自己的价值观,也不再不假思索地把所谓圣人的话当成行为的准则;为适应社会发展,人们不再盲目的遵从着传统的儒家文化,把自己置身于一个迂腐、陈旧、阻碍社会发展的旧框框中,而是打破陈规陋习,打破这个阻碍我们自身发展,乃至是整个中国发展的枷锁,并最终将中国带进一个崭新的现代化领域。

4.3 人格现代化进程中的地域差异

从传统性向现代性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两地大学生转变脚步是不同的。概括来讲,香港大学生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步伐相对较小,尤其是香港的女大学生;而北京的步伐则相对大些,尤其是北京的女大学生。后者较前者表现得更为激进,更富有实力和闯劲。这多半可以归因为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虽然京港两地共同具有传统文化的底蕴,但却有着百年不同的社会历史变迁。香港是中英文化交融之地,使两种文化的共同之处得以强化。如中国文化要求女性温柔贤淑,以家庭为重,以丈夫为重,而一百多年的英国刻板的“礼仪”教育无疑又深化了这种观念。因而,这种观念毫不犹豫地成为了香港市民的共识。另一方面,香港的女性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她们的被接纳感没有北京女大学生强,自信心不够强,从而表现出了顺从的倾向。而北京的女大学生则不同,她们也都是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颇有些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由于能与男性一样被社会所认同,所以敢于向世人证实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的价值。这也是北京女大学生更加开放,乐于接受新事物的一个原因。另外,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引进的西方的先进知识、技术和观念,产生了更为强烈的文化冲击,使北京大学生的眼界一下就开阔起来,使他们看到了社会飞速发展的生机勃勃,他们不断的充实自己、创新自己,以便跟得上全球时代变化的步伐。在这种环境下,两地大学生形成了他们特有的人格特征。北京大学生表现出了乐观进取、创新开放等人格特点;而香港大学生则表现出尊重、平等、克己、独立等人格特点。

5 结论

5.1 在京港两地大学生的人格系统中, 表现为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交融,但现代性的比重明显高于传统人格。

5.2 在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中, 京港两地没有显示出总体上的差异。只是香港大学生比北京大学生更宿命自保、尊重感情,北京大学生比香港大学生更乐观进取。

5.3 在性别差异的比较中, 北京女大学生人格的现代性程度明显高于香港女大学生。在香港地区,男女大学生在传统人格上没有差异,但在现代人格中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在北京地区,男生的传统人格表现高于女生,在现代人格中没有显示出总体的性别差异。

标签:;  ;  ;  ;  ;  ;  

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看京港大学生的人格差异_现代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