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使用头孢曲松出现30例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代金枝

儿童使用头孢曲松出现30例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代金枝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湖北宜昌 代金枝 443001

【摘 要】探讨儿童运用头孢曲松后的不良反应,根据上报及在儿科临床发现运用头孢曲松钠30例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头孢曲松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以过敏反应、消化道、血液系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为主,通过严格掌握运用和密切观察,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合理使用药物。

【关键词】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分析;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7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2-196-01

头孢曲松为临床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以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组织穿透性强、半衰期长、耐酸、耐酶、毒副作用相对较小,价格低廉,性欲比较高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常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肺炎、支气管炎、胸膜炎、腹膜炎)、皮肤和软组织、泌尿道、五官、胆道、骨及关节等部位的感染,还用于败血症和脑膜炎等的治疗。头孢曲松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严重程度及发生率与不合理用药和用药频率较高等因素有关,笔者针对30例儿童使用该药不良反应的表现、临床处理措施进行归纳与分析以引起临床药师及儿科临床用药的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为儿童,年龄在6--14岁之间,男孩20例,女孩10例;年龄6月--1岁7例,1--3岁8例,3--6岁3例,6--14岁12例应用头孢曲松钠主要治疗疾病为: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急性扁桃炎、中耳炎、泌尿道感染、脑膜炎等。

患者均使用头孢曲松钠50~75mg/(kg.d),脑膜炎运用0.1g/(kg.d),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中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1次/d,静脉滴注。

1.2评定方法

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反应的定义,符合药品不良反应,并且停药后有明显改善。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症状,其中皮疹13例,主要表现为躯干、四肢多发性上疹、荨麻疹、过敏性皮炎、多形性红斑,其中1例过敏性休克;胃扬首反应8例,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低下、胆结石;血液系统变化5例,外周血血小板减少、急性溶血性贫血等;神经系统症状2例,多为头错、烦燥、精神亢奋、神经错乱等;其他如静脉炎2例,同时出现两种以上症状者19例。

2.2 转归

本组30例中公有19例予以抗过敏及对症治疗;11例症状较轻,停药后并密切观察临床变化,未予特殊处理。所有30例患者均治愈,临床追踪观察未见与此次用药有关的后续症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讨论

3.1 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

头孢曲松钠抗菌谱广,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多数肠道阴性菌都有强大的抗菌活性,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细菌细胞辟黏肽合成而起杀菌作用,且高度耐酶,对细胞外膜和组织的穿透力强,血清及组织中药物尝试高,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体内代谢稳定,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便其不良反应不容忽视,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检索显示,头孢曲松钠比另外两种常用的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哌酮、头孢噻肟)的报告数量、过敏性休克及死亡例数也高。

以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胃肠道、血液系统及神经系统等表现。

3.2临床合理使用头孢曲松钠的建议

3.2.1 明确诊断,严格掌握临床应用指征

根据本组病例ADR的表现,正确诊断是指导用药的关键。由于头孢曲松钠仅对部分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球菌敏感,因而可应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感染,对病毒性、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并不适用。根据本组资料,避免盲目用药,是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因素,并且正确的选用药物。

3.2.2 加强用药监测

用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对有过敏史或高敏体质者慎用本药。即使皮试阴性的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也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生ADR立即停药。用药期间及停药1周内禁止饮酒及服用以乙醇为溶媒的药物,防止双硫仑样反应。应加强用药前、中、后的监测。

3.2.3 避免配伍禁忌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资料显示,头孢曲松钠注射剂不能与含钙注射液混合同时静脉滴注。在临床用药中,引发ADR发生率最高的是头孢曲松钠与地塞米松混合静脉使用,其次是与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和注射剂混合静脉使用。

本组病例同时合并使用利巴韦林及中药制剂虽不是混合应用,但临床仍见ADR发生。由于头孢曲松钠配伍禁忌药物很多,所以建议临床使用头孢曲松钠时最好单独作用,现配现用,并掌握好配制浓度。如需联合用药,建议两组液体间隔使用或更换输液器,注意避免同一部位注射,此外,本组病例ADR均发生在正常使用剂量内,故提示临床应用时应避免超剂量用药,确保用药安全。合并用药比单独用药更易发生ADR,用头孢曲松钠、利巴韦林、地塞米松3种针剂置于同一输液中混用,患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死亡。头孢曲松钠与钙联用于新生儿已有致命性不良反应的报道,在新生儿的肺和肾内发现了钙一头孢曲松沉淀物,一些该类不良反应事件是在头孢曲松和含钙产品以不同途径和给药时间的情形下发生的。

3.2.4 避免用药剂量过大、用药过频

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用药剂量过大、用药过频有明显正相关性,因此,避免用药剂量过大、用药过频是防止不良反应发生的基础。

3.2.5 注意与青霉素交叉过敏反应

头孢曲松与青霉素在结构中有β-内酰胺环,头孢菌素与青霉素药物之间有不完全的交叉过敏,对青霉素过敏的患儿,运用头孢曲松钠时要慎重,并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情况,当发生不良反应进,要立即停止头孢曲松钠,并对不良反应进行治疗,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头孢曲松钠的适应症,充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才能做到合理安全的用药。

参考文献:

[1] 李亚萍 60例头孢曲松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杂志,201——36(9):79-80

[2] 冯丽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调查研究[D].广东药学 ,2009;1-63

[3] 董艳 165例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分析[J],安徽医药,200——13(12):1598-1

论文作者:代金枝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9

标签:;  ;  ;  ;  ;  ;  ;  ;  

儿童使用头孢曲松出现30例不良反应分析论文_代金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