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与环境_国际奥委会主席论文

奥运会与环境_国际奥委会主席论文

奥运与环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奥运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可持续发展的奥林匹克

体育与环境

体育,象征着以公平竞争、相互尊重和友谊为基础的运动精神。它打破了人为设置的种族和等级障碍,使人类更加完善。

环境,也和体育一样,不分国界和疆土。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都是全球环境大家庭中的一员。在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都享有充分发挥自己潜力的平等权利。

奥运会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经受了无数次政治和文化冲突的洗礼之后,奥林匹克之火仍然熊熊不熄,这正是因为其中蕴藏的奥林匹克理想将体育竞技上升到了关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奥运会一直致力于“让体育广泛地为人类的协调发展而服务,促进和平社会秩序的建立,以维护人类尊严”,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体育与环境找到了交汇点。

国际奥委会的努力

面对环境保护这一全球性问题,国际奥委会认识到自己可以并且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1994年,继“体育、文化”之后,国际奥委会将“环境”列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第三大支柱1995年,国际奥委会成立了环境保护机构——体育与环境委员会;1996年,国际奥委会对《奥林匹克运动宪章》进行了修订,在第二则中加入声明:“国际奥委会确保奥运会是在善待环境的情况下举行,并且鼓励整个奥林匹克运动以一种负责的态度关注环境,国际奥委会将努力在各项赛事和活动中体现这种关注,并且教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的每个人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所倡导的推广体育运动、促进人类和谐发展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由于体育运动深受世人喜爱,因此奥林匹克运动能够以实际行动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

奥运会对环境的关注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奥委会和主办城市都开始重视环保问题,萨马兰奇指出,“文化和环境是国际奥委会迈向第二个千禧年时最关心的两件事”,“在选定奥运会举办城市时,我们要优先考虑计划建设的体育设施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奥林匹克运动试图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为人类社会提供一个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榜样。1993年落成的奥林匹克博物馆新馆为标志,为了不破坏周围景观,整座博物馆采取了依傍地形、向下发展的建筑原则,五层建筑中的三层位于地下,地上部分与环境融于一体。当时为了保留一棵古橡树,设计者绞尽脑汁,几易其稿,多次修改设计和施工方案,最终使这棵与现代奥运会同龄的老树与博物馆共存。这一举动深深感动了世界。如今,这座坐落在瑞士洛桑市体育雕塑公园内、占地11000平方米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四周草木蓊郁、环境幽雅,不能不感叹建设者创建这处与环境和谐的馆址的用心。

2000年开始,国际奥委会有史以来第一次要求奥运会的申办城市讲明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并鼓励近200个成员采取更加积极的步骤改善环境。因为许多运动项目都在自然环境中进行,不管来自哪个国家的运动员,都要依靠清洁的空气和水使身体处在最佳竞技状态。

2006年国际奥委会出版了《国际奥委会体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指导手册》。《手册》介绍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各个项目的环境保护的要求。罗格主席希望把这些要求落实到行动中,让体育运动继续增进人类和大自然的和睦相处,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

历史上的绿色奥运

国际奥委会对申办城市环保问题的新要求,极大激励和促进了申办城市、申办国的环境意识和环保举措。

最先在这方面做出举动的是北欧的挪威。1987年,时任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的挪威首相哈莱姆.布伦特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该委员会为可持续发展下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种发展原则现在已经被全世界接受。

1994年,在挪威的利勒哈默尔举办的第17届冬奥会被称为第一届绿色的冬奥会。利勒哈默尔是一个不到20000人的小城市。运动会期间,采取了固体废弃物分类回收、节约纸张等诸多环境措施,用可以回收的土豆、玉米粉制成环保餐具,回收后成为上好的肥料使用。这届奥运会得到了当地公众的赞许和支持。

2000年在悉尼举行的第27届奥运会让全世界的人都刮目相看。那是一届杰出的绿色奥运会。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垃圾场上建起的奥运主赛场

悉尼争办奥运成功后,就利用投资筹办奥运来改善城市。气势磅礴的悉尼霍姆布什湾奥林匹克公园曾经是废弃物堆积如山的垃圾场。

改建后的霍姆布什湾风景如画,成为体育比赛的绝佳之地。澳大利亚人还大规模种植树木,建立了“千年公园”,公园占地1100英亩,湿地、树木和草地构成了一个具有荒野风情的自然保护区。

节约资源

可以接待1.5万人的奥运村是世界上最大的以太阳能为动力的城市小区,它是绿色奥运的典范。体育场馆的设计充分考虑节约人工能源的原则,建筑物大多采用自然光的采光照明方式,少用人工灯光。奥林匹克中心所有体育场内的塔灯在夜间全靠太阳能发电板,白天这些发电板又成为很好的遮阳板。

建筑物的设计非常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如体育场的雨篷也是接收雨水装置,可将贮存的水用于周围植被浇灌;在奥林匹克中心建立雨水及废水收集处理和再利用系统,一个停用了50年的陶土矿大砖池成为储水池。

澳大利亚体育馆的设计,耗能减少30%,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37%,省水13%,77%的水为回收水或雨水。

任何可以重复使用的东西均被再次利用,在奥运会期间,组委会尽量减少垃圾,80%的垃圾被制成堆肥,减少地埋垃圾;最大限度利用再生资源,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垃圾并没有被运到其他地方,废旧木板经过处理变成花园护栏,22万立方米的水泥和砖瓦被粉碎,大部分就地变成路基和步行道材料。

保护绿色金铃蛙

保护金铃蛙也是悉尼实施绿色奥运的著名故事。悉尼奥运会的网球赛场原来的选址是在一片沼泽地上,后来人们发现这里是濒临绝种的金铃蛙的栖息地。为了保护金铃蛙的生存环境,悉尼奥委会修改了原来的计划,重新选址建设了网球赛场;另外,还投资40万澳元为金铃蛙修建了特别的围栏和地下通道,以免他们在穿越公路时被汽车轧死。

北京“绿色奥运”

北京的环境承诺

1998年11月25日北京市再次申奥,将“绿色奥运”定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

我们在2008年的申奥报告中承诺了一系列重要的环境指标,这些指标和我们的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也取得了国际奥委会的信任。从1998年到2007年,政府计划投资122亿美元,完成几十项治理环境的工程;到2008年,北京的生态环境状况将大大改善,为市民生活和奥运会的举办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承诺一 大气环境 在2008奥运期间,环京津地区整体生态状况将明显改善,全市大气污染物主要指标达到国家标准。2008年奥运会举办期间,市区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项指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的要求,颗粒物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大城市水平。

承诺二 水环境 到2008年,结合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污染防治工作,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密云、怀柔水库继续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城市饮用水继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的要求。

承诺三 生态环境 到2008年,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0%,形成山区、平原地区和市区绿化隔离带三道绿色屏障;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10%。

承诺四 工业污染治理 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大工业经济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力度,加快东南郊和石景山等重污染地区企业改造步伐,压缩钢铁、水泥等产品生产规模,全市200家左右企业实现整体搬迁。

承诺五 固体废弃物管理 到2008年,市区和卫星城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率达到30%,分类收集率达到5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安全处置达到90%,危险废物全部安全处理处置。

绿色奥运理念

2004年,北京奥组委刘淇主席签发的《北京奥组委环境方针》明确指出:“绿色奥运”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主题之一。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组织委员会郑重承诺,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的过程中。

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运动会的工程建设、市场开发、采购、物流、住宿、餐饮及大型活动等,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积极支持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充分利用奥林匹克运动的广泛影响,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奥运会结束后,为北京、中国和世界体育留下一份丰厚的环境保护遗产。

可持续发展的北京奥运会

规划选址

比赛线路和场馆选址符合城市规划的体育和文化设施用地范围,避开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铁人三项比赛线路避开受保护动物大鲵的栖息地。

奥林匹克公园内文化遗产在奥林匹克公园建设时将予以保留并妥善保护。公园建成后使文物周围环境大大改善。

清洁施工

在施工中贯彻《奥运工程绿色施工环保指南》的要求,采用降尘、降噪、合理运输等措施,不影响环境和居民生活。

清洁能源

奥运场馆在可行的情况下采用地热或浅层地能采暖和制冷;比赛场馆周围部分路灯、大部分庭院灯和草坪灯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清洁技术

广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现代化交通管理技术、新型建筑材料技术等。提前6年落实削减臭氧层消耗物质的计划。

保护资源

奥运设施建设中将采用各种节水、节能建筑材料和设备。奥林匹克公园内的绿地灌溉、洗车、冲地全部使用处理后的中水或污水;限制一次性物品使用,场馆和有关商业、旅游设施内全部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并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

绿色产品

部分辅助设施、材料和器具使用可再生材料或再生材料,主要印刷品使用再生纸。建筑材料选择中进行产品生命周期环保评价。

清洁交通

利用公共交通组织奥运交通,建设连接市区的轨道交通系统。制定公交优先政策,如凭比赛门票免费乘坐有关线路的公交车。奥林匹克公园内采用零排放车辆和超低排放车辆。奥运村建设自行车道,提供和鼓励使用自行车。

绿化植树

建设总面积达7平方公里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使之成为北京市区绿色屏障的一部分;在比赛场馆周边建设大型节水型绿地;奥运工程用地绿化面积总比例达到30-40%。选择适宜绿化品种,力求乔、灌、花相结合,强调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

绿色奥运实践

为将奥运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北京奥组委按照ISO14001原则建立北京奥组委环境管理体系,使用先进的环境管理模式,科学系统的做好奥组委的环保工作,把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到运动会的筹备和举办的各个环节中。

北京奥组委制定了《北京奥组委“绿色办公”指南》,对职工进行节能、节水、环保、交通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并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再利用。每年都要组织职工植树,提高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

其次,制定了《奥运工程环保指南》、《奥运工程绿色施工环保指南》、《奥运改扩建工程环保指南》、《奥运临建工程环保指南》、《北京奥运会签约饭店环保指南》和《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环保指南》等一系列绿色环保指南。对节水、水资源的利用;节能、清洁能源的利用;绿化、生态设计:噪声污染的防治;固定废弃物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环保要求。建筑材料的标准基本和国际接轨。建筑的节能指标大体上和美国同纬度的建筑节能指标相当。将近50万平方米的运动员村,夏季空调、冬季采暖均用清河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通过热泵技术提升或降低温度。一年可节约6000吨煤。奥运村还使用了一个集热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器,供15000个运动员和NOC官员洗澡,一年可节约两千多吨煤。

此外,在市场开发、大型活动、住宿接待、餐饮、采购、交通、赛事安排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环保要求。

这是国际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对筹备和举办夏季奥运会的全过程进行环境管理的有益尝试。通过制定、公布、实施这些规定,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必将为探索奥运会环境管理机制积累新的经验,为北京、中国乃至全世界留下宝贵的环境遗产。

标签:;  ;  ;  ;  ;  ;  ;  ;  

奥运会与环境_国际奥委会主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