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序列磁共振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作用探讨论文_苏瑞芳

苏瑞芳

(河南省辉县市人民医院CT室 河南 新乡 453600)

【摘要】 目的:探讨将多序列磁共振技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各60例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发病48小时内对其进行多序列磁共振扫描,对得到的图像后处理并进行分析。结果:在发病6小时内和(7~24)小时内DWⅠ图像中发现脑梗死病灶的概率均为100%,而T2WⅠ图像中发现脑梗死病灶的概率分别为33.3%和84.2%,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病灶直径超过15mm的患者明显多于直径小于15mm的。结论:多序列磁共振技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多序列磁共振;急性脑梗死;弥散成像;灌注成像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148-02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卒中[1],致死率和致残率都是极高的,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选择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各6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将多序列磁共振技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各60例为研究对象,男性32例,女性28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5~79)岁,平均年龄为(63.9±14.2)岁,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失语、肢体偏瘫、麻木等。

1.2 方法[2-3]

所有患者均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1.5T磁共振扫描仪(西门子公司)进行了首次头颅MRI检查,并在发病(10~12)天内复查头颅MRI。成像序列为扫描轴位T1WⅠ、T2WⅠ、DWⅠ、MRA、MRS、PWⅠ;用上海博莱科信谊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钆贝葡胺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4702)为造影剂对图像进行后处理。选择有经验的磁共振医师和神经科医师共同阅片,将T1WⅠ、T2WⅠ、MRA、DWⅠ的信号变化记录下来,将采集到的DWⅠ、MRS和PWⅠ图像进行后处理并分析数据。

1.3 观察指标[4]

按发病时间将DWⅠ和T2WⅠ诊断脑梗死的灵敏度分为3级:Ⅰ级:发病时间不超过6个小时;Ⅱ级:发病时间在(7~24)小时内;Ⅲ级:发病时间在(25~48)小时内。

MRA显示的动脉分为4级:0级:正常;1级:信号减弱;2级:狭窄处或狭窄后的信号部分丢失;3级:狭窄处和狭窄后的信号全部丢失。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DWⅠ和T2WⅠ诊断患者脑梗死的灵敏度分析

统计所有患者不同发病时间段内DWⅠ和T2WⅠ图像中发现脑梗死病灶的情况,在发病6小时内和(7~24)小时内DWⅠ图像中发现脑梗死病灶的概率均为100%,而T2WⅠ图像中发现脑梗死病灶的概率分别为33.3%和84.2%,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1所列。

3.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致病原因为,患者的局部脑组织区域出现供血障碍从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的疾病,是目前排名第三位的临床多发疾病。

患者的脑组织出现急性缺血时会发生微循环灌注障碍,细胞缺氧减少了ATP的生成量,钾离子大量流出细胞而钠离子等流入细胞内造成了细胞内渗透压升高,使得大量水分进入细胞,会造成毒性水肿,大大减慢水分子的弥散运动[5],此时DWⅠ会表现出异常高信号,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标志之一。

另一方面,缺血时间过长后会损毁血脑屏障造成血管源性水肿,T2WⅠ在(6~10)小时后图像会显示出病灶。MRA对于快速流动的血液比较敏感,空间分辨率高,对于脑梗死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联合这三个重要指标能够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减少因错过治疗时间而给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综上所述,多序列磁共振技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文红.磁共振弥散成像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J].吉林医学, 2011,32(25):5280-5281.

[2]成波.FLAIR和DWⅠ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21(19) :2138-2139.

[3]刘克.磁共振弥散及灌注成像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Ⅰ杂志,2011,9(3): 1-4.

[4]周坦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30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11,24(12): 82-84.

[5]刘克.多序列磁共振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J].医学研究杂志, 2010,39(11) : 43-47.

论文作者:苏瑞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多序列磁共振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作用探讨论文_苏瑞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