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个动态的研究领域,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主要是在监督管理、规范化运行和安全防护体系中,采取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真正落实整体性原则,对电力调度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培养工作的责任,更好的服务经济建设。
关键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问题分析
1 影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因素
1.1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自身的因素
目前电网调度已普遍应用自动化系统,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不仅非常专业,同时也较为复杂。自动化系统由若干个软件及硬件组成,同时分布于不同的区域和处于不同的运行环境当中,对系统进行监管具有较大的难度。所以需要管理人员时刻关注大量的数据信息,这就导致管理人员要面对各种分布不集中且格式各异的数据资源,不仅工作量较大,同时也无法及时的获取其中所需要的安全信息,所以无法在第一时间对各种故障进行识别,从而导致系统的安全防御体系无法发挥正常的功能。另外,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管理方面对安全产品缺少严格的监管,对各种病毒系统和入侵检测系统还是采用传统的监控手段来进行,监控模式形式较多,且处于分散的局面,各司其职,没有使整个系统形成统一的管理和监控模式。
1.2 管理制度的因素
目前电网调度系统虽然实现了自动化,但在维护和管理上还都是由人工的形式来完成的,对其运行的安全性还是通过制度来进行约束,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从而导致运行维护管理的水平处于较低的水平,对于出现的故障和问题不能及时进行处理。对系统的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所以就建立严格的管理、维护和使用制度,避免对网络和系统进行随意的变更,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2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安全隐患
2.1 系统本身在构建上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一个专业化程度极强、复杂度很高的大系统、大工程,由为数众多的软件和硬件部分组成,并且这些软硬件组成部分往往是分布于不同的区域和处于不同的运行环境之中,这就对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本身在系统构建和组成上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大的方面:首先是需要人为检测和处理的数据量较大,无法有效地在第一时间完成数据处理和系统状态监测工作。由于系统本身结构复杂,涉及到很多不同类型的子系统,使得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对来自不同设备的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一旦不能及时得到系统的安全信息,并对可能存在和出现的故障进行判断和识别,就有可能导致系统运行失常。其次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软件设计方面还不是很成熟,比如说目前系统普遍采用的是WEB服务器或通信工作站作为网关的连接方式,并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这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遭受攻击的危险;在系统运行失常的情况下,还缺乏对重要数据和应用系统的备份和恢复系统,容易造成数据丢失,不能预防系统出现灾难时数据的快速恢复。在网络攻击日益普遍的情况下,这种源于系统软件操作方面的缺陷尤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任何系统上的漏洞都可能为病毒等入侵行为提供可乘之机。
2.2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管理质量还有待提高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虽然在功能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运行和处理,但是目前还是有很多地方离不开人为因素的影响和干预,甚至可以说一旦没有人的管理作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将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是建立在人科学有效管理之上的,人的管理和协调作用越明显、越有效,系统本身的自动化程度和运行效率就会越高,只不过这个时候人的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宏观掌握和控制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目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故障识别和处理方面的能力还非常脆弱,一个很小的故障就可能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地运行,这就需要人为地系统运行的安全状况进行监控,并在需要的时候及时施加相应的维护措施,这种维护工作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体现得非常明显。
3 保证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对策
3.1 提高从业者素质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1)注重基础培训、全员培训。基本业务知识和技能是维护调度自动化系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在确保系统安全平稳运行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注重综合业务的培训。加强与自动化专业相关的保护、调度、通讯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以期达到能迅速判断故障点,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3)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学习掌握调度自动化基本知识和综合业务的基础上,重点学习本单位所使用的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系统运行,了解其中的一些特点。
3.2 保证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
(1)调度自动化系统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其安全问题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并以“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保证”为基本原则来制定管理制度,盲目的建立自动化系统安全管理制度不但会给电网运行带来隐患,而且也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2)在整个运行生产中,既要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又要向外传输必要的数据,必须保证调度控制系统与调度生产系统之间、调度生产管理系统与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内部之间的有效安全隔离。
(3)安全稳定的操作、应用系统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同时也要及时的更新软硬件的数据并进行备份,必要时可以运用防病毒技术。
3.3 加强规范系统运行环境的控制
(1)及时的规范化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依据、系统体系结构配置、系统支撑软件要求、SCADA 功能、数据库管理、报表管理、高级应用软件(PAS)、外部网络通信及系统性能要求、机房环境建设等方面,及时找出并解决其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2)所有变电站按照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要求进行设计、建设、改造,实现四遥功能,逐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对一些老旧变电站由于客观因素(如通道、保护、一次设备等原因)暂时难以实现四遥功能的,也要求二次的四遥功能一步到位,以节省投资,加快变电站无人值班工作的进行。
(3)调度自动化系统应设专职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性能优化,系统管理员要定期检查、分析软件运行的稳定性和各种功能的运行情况,并按时作详细记录;操作系统、应用系统要经常维护,及时更新补丁,防病毒软件的病毒库要定期更新升级,以保障系统安全。
结语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电网在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发重要和明显,其本身的覆盖面也在不断地扩大,复杂度也是日益提高。为了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经济运行,必须要着力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电网本身是一个刚性系统,电源的接入与退出、电能量的传输等都缺乏弹性,致使电网没有动态柔性及可重组性,系统自愈、自恢复能力完全依赖于实体冗余。自动化系统、信息系统、自动控制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都是为了提升电网本身的柔性和智能化运行与管控能力。
参考文献
[1]董纪军.浅谈如何加强电网的统一调度和安全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1).
[2]廖长焰,陈钢.基于新形式的电力调度安全管理探析[J].电源技术应用,2012(10)
论文作者:高爽,郭旭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作用论文; 功能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