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SD青少年对威胁图片注意偏差的时间特征及习惯性倾向_ptsd论文

PTSD青少年对威胁图片注意偏向的时程特点及习惯化倾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倾向论文,习惯论文,图片论文,PTSD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1-4918(2012)03-0255-262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1.1 PTSD个体的注意偏向特点

一般来讲,对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是情绪障碍患者认知模式的首要特点(Williams,Watts,MacLeod,& Mathews,1997),是引发和维持情绪障碍症状的关键因素(Craske & Pontillo,2001)。创伤后应激障碍也不例外(Freeman & Beck,2000),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并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CCMD-3,2001)。

以往关于成人的注意偏向研究显示,经历过同一创伤事件的PTSD个体与非PTSD个体对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是否相同结论不一致。Freeman和Beck(2000)认为,无论是否患有PTSD,性侵犯受害者均存在对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McNally,Amir和Lipke(1996)采用情绪Stroop范式比较了PTSD和非PTSD的越南老兵对创伤相关词、积极词、中性词颜色命名的反应时,发现当阈上呈现刺激时(>57 ms),所有被试对创伤相关词颜色命名的反应时显著大于积极词和中性词。有研究者区分了威胁信息的不同类型,结果发现,交通事故导致的PTSD个体对交通相关词和疼痛相关词均存在注意偏向,而非PTSD被试只表现出了对疼痛相关词的注意偏向(Beck,Freeman,Shipherd,Hamblen,& Lackner,2001)。青少年出现PTSD的概率往往高于成年人(Bal,2008),但有关PTSD青少年注意偏向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Moradi,Taghavi,Neshat-Doost和Dalgleish(1999)发现在情绪Stroop任务中,PTSD青少年对威胁词语颜色命名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中性词语。Dalgleish,Moradi,Taghavi,Neshat-Doost和Yule(2001)区分了威胁刺激的类型,发现在点探测任务中,PTSD青少年对社会威胁刺激存在注意偏向,对抑郁相关刺激存在注意回避。

此外,注意虽然具有多种成分(定向、维持、解除、转移等)(Posner,1980),但是主要包含两种机制:(1)对相关信息的选择、激活;(2)对未被选择无关刺激的主动抑制(Hopfinger,Buonocore,& Mangun,2000)。那么,PTSD青少年对威胁信息注意偏向的内在机制是注意警觉(对威胁刺激的优先选择而主动加工),还是注意解除困难(无法抑制威胁信息的干扰而被动加工)?又或者PTSD青少年对威胁刺激注意回避?这是本研究的重点,也是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所在。

1.2 注意偏向的变化特点

近几年,学者们开始关注注意偏向的变化问题。首先关注刺激呈现时间对注意偏向的影响。Rohner(2002)采用眼动技术对特质焦虑者的注意偏向时间进程进行了研究,发现高特质焦虑者在刺激呈现时间为500 ms时偏向生气面孔,在呈现时间为1500 ms时回避生气面孔。Ernst,Koster,Verschuere,Crombez和Damme(2005)考察了高、低焦虑者对不同威胁水平的图片注意偏向的时间进程特点,发现当刺激呈现时间为100 ms时,所有被试偏向所有威胁图片;当刺激呈现时间为500 ms时,只有高焦虑被试表现出了对中等威胁图片的注意偏向;当呈现时间为1250 ms时,高焦虑被试回避所有威胁图片。同样的,Mogg,Bradley,Miles和Dixon(2004)发现刺激呈现时间为500 ms时,高、低特质焦虑被试均对高威胁图片存在注意偏向,当刺激呈现时间为1500 ms时,注意偏向全部消失。综上所述,当呈现时间较短时(500 ms或者更短),被试对威胁刺激存在注意偏向,当呈现时间较长时(1250 ms或者更长),被试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消失。对威胁信息的高警觉与回避是PTSD患者的重要症状(DSMIV,1994)。PTSD个体在回避威胁信息的同时,又存在对威胁信息的高警觉,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注意警觉、注意回避以及注意的解除困难的发生有一个时间进程上的先后顺序。

本研究的另一个关注点是刺激呈现的次数对被试注意偏向的影响,也即注意偏向的习惯化倾向。在对焦虑症的研究中发现,第一次呈现威胁词语到第三次呈现为“警觉-回避”阶段,从第四次开始表现出习惯化倾向,对威胁刺激的回避消失(刘兴华,钱铭怡,周晓林,2007)。在对抑郁症的研究中也发现,当给高抑郁被试第四次呈现悲伤面孔时,被试对悲伤面孔的注意偏向消失(刘阳娥,冯正直,戴琴,王凤,廖承菊,2009)。那么PTSD被试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是否也随着呈现次数的增加而消失?

综上所述,本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100 ms、500 ms和1250 ms三个时间点考察PTSD被试时间进程上的注意偏向特点。我们假设:当呈现时间为100 ms时对威胁图片存在注意警觉;当呈现时间为500 ms时对威胁图片存在注意回避;当呈现时间为1250 ms时对威胁图片的注意偏向消失。实验二考察PTSD被试对威胁刺激注意偏向的习惯化倾向。我们预期:随着呈现次数的增加,被试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消失。有研究证实,通过实验室控制被试对威胁刺激的注意选择可以降低注意偏向,同时个体的症状表现(负性情绪)也可得到一定的缓解(MacLeod et al.,2002; Rebecca et al.,2009),注意偏向的减少还可以预测创伤闯入的减少(Verwoerd,Wessel,& de Jong,2011)。如果我们通过给PTSD被试呈现更长时间或多次呈现威胁刺激,能够消除PTSD被试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那么PTSD被试的症状可能也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2 研究一:PTSD青少年在时间进程上的注意偏向特点研究

2.1 研究方法

2.1.1 被试

首先,在地震灾区某学校使用事件冲击量表青少年修订版(CRIES)对学校五、六、七三个年级的369名学生进行集体施测(Giannopoulou et al.,2006; Smith,Perrin,Dyregrov,& Yule,2003; Perrin,Meiser-Stedman,& Smith,2005;汪智艳,高隽,邓晶,2010),并使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量表(PDS)进行诊断(Elhai,Gray,Kashdan,& Franklin,2005; Foa,Cashman,Jaycox,& Perry,1997),2名精神科医师参与评估,结合与学生面谈结果,最终选取PTSD组与控制组被试各20名。两组被试的基本情况见表1。方差分析显示CRIES得分差异显著,F(1,38)=20.75,p<0.001;PDS症状得分差异显著,F(1,38)=19.50,p<0.001。

2.1.2 实验材料

从中国情绪图片系统(Chinese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CAPS)(白露,马慧,黄宇霞,罗跃嘉,2005)中选取负性图和中性图各72张。通过网络下载、视频截屏、实景拍照等手段,选取850张地震图,将其制作成相同大小(14cm×9cm)、相同亮度的图片,请25名在校大学生分别对这些图片的愉悦度、唤醒度和优势度进行九点量表评定,从1到9表示愉悦程度、兴奋程度、支配程度越来越高。根据评定结果,最后选定72张图片作为地震图。地震图、负性图的愉悦度分别为2.66±0.36、2.46±0.31,愉悦度间无显著差异。地震图、负性图的唤醒度分别为6.20±0.53、5.80±0.55,唤醒度间无显著差异。中性图的愉悦度和唤醒度分别为5.41±0.40、3.69±0.27,显著低于负性图以及地震图的愉悦度和唤醒度。

2.1.3 实验设计

根据以往研究(Ernst et al.,2005; Mogg et al.,2004),最终确定刺激呈现时间为100 ms、500 ms、1250 ms。三个呈现时间分别编程,相当于三个小实验,每个被试都要完成这三个实验,用拉丁方平衡实验顺序。每个实验均采用2(组别:PTSD组、控制组)×3(提示类型:负性图、地震图、中性图)×2(线索类型:有效提示和无效提示)的混合实验设计。组别为组间变量,其余为组内变量。

2.1.4 实验程序

研究使用线索提示范式,原因如下:相比于点探测范式,该范式不仅可以直接考察个体对威胁刺激的直接加工(Cooper & Langton,2006),而且可以分解出注意偏向的具体机制(注意警觉、注意解除困难)(Ernst et al.,2007; Koster,Crombez,Verschuere,& De Houwer,2004);相比于情绪Stroop范式,该范式是对没有任何情绪意义的“■”删除的位置进行反应,排除了情绪间的相互干扰(Bgels & Mansell,2004; Heinrichs & Hofmann,2001)。

采用E-prime1.2编程,具体流程图见图1。两个方框大小为8cm×6cm,两方框间隔15cm(从方框的中心计算)。被试距计算机显示屏60cm。被试的任务是在提示图片消失后,对“■”出现的位置进行按键,出现在左边框内时,按“F”键,出现在右边框内时,按“J”键。实验前把中性图、地震图以及负性图三类图分为3组,每个实验程序有72个trail,作为线索的三类图每张各呈现1次。

图1 线索提示任务流程图

2.1.5 数据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分析时去掉反应错误的数据(2.06%)和极端反应时的数据(<100 ms和>1000 ms,<2%)(Gouzoulis-Mayfrank,Arnold,& Heekeren,2006)。

2.2 结果与分析

线索提示任务中常用到的注意偏向判断指标有提示效应以及偏向分数和回避分数(见表2和表3)(Ernst et al.,2007)。提示效应=无效提示反应时-有效提示反应时,提示效应为正表示个体将注意指向了线索,为负表示个体对线索的注意消失或减少。偏向分数=有效提示下中性提示的反应时-有效提示下威胁提示的反应时;回避分数=无效提示下威胁提示的反应时-无效提示下中性提示的反应时。偏向分数为正表示对威胁刺激的注意警觉,回避分数为正表示对威胁刺激的注意解除困难,偏向分数与回避分数为负表示对威胁刺激存在注意回避。首先,分别对三种呈现时间进行2(组别)×3(提示类型)×2(线索类型)的三因素方差分析。然后对偏向分数与回避分数进行单样本t检验,t检验的理论值为0(0表示既不偏向也不回避威胁图)。

2.2.1 呈现时间为100 ms

提示类型主效应边缘显著,F(2,76)=3.04,p=0.054;线索类型主效应显著,F(1,38)=21.87,p<0.001,有效提示反应时短于无效提示;组别主效应不显著,因素间交互作用不显著。偏向分数与回避分数的t检验结果显示:控制组被试对地震图的偏向分数显著大于0,t(19)=3.14,p<0.101。其他各种条件下均未发现显著差异。

2.2.2 呈现时间为500 ms

线索类型主效应显著,F(1,38)=21.87,p<0.001;组别、提示类型主效应不显著;提示类型与线索类型交互作用显著,F(2,76)=13.91,p<0.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三种提示图片在有效提示条件下反应时差异显著,F(2,78)=10.17,p<0.001,中性图提示时的反应时显著低于地震图、负性图提示下的反应时。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PTSD被试对负性图的偏向分数小于0,t(19)=-2.09,p=0.051;对地震图的偏向分数显著小于0,t(19)=-3.00,p<0.01。控制组被试对负性图的偏向分数显著小于0,t(19)=-3.48,p<0.01,对地震图的偏向分数显著小于0,t(19)=-4.84,p<0.001。

2.2.3 呈现时间为1250 ms

组别主效应显著,F(1,38)=4.91,p<0.05,控制组反应时短;提示类型主效应显著,F(2,76)=3.93,p<0.05;线索类型主效应显著,F(1,38)=12.47,p<0.01,无效提示时反应时短。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PTSD被试对负性图的偏向分数显著小于0,t(19)=-2.39,p<0.05,其他各种条件下均未发现显著差异。

3 研究二:PTSD个体注意偏向的习惯化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被试

同研究一。

3.1.2 实验材料

同研究一500 ms条件下所使用图片。

3.1.3 实验设计

采用2(组别:PTSD组、控制组)×3(提示类型:负性图、地震图、中性图)×2(线索类型:有效提示和无效提示)×6(呈现次数1、2、3、4、5、6)的四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组别为组间变量,其余为组内变量,提示图片呈现时间为500 ms。

3.1.4 实验程序

本实验与研究一的实验程序混合编制,被试连续完成6次研究一500 ms条件下的线索提示任务,平衡六次呈现过程中同一提示图片后探测刺激“■”的位置。

3.1.5 数据统计

同研究一,分析时去掉反应错误的数据(2.03%)和极端反应时的数据(<100 ms和>1000 ms,<2%)。

3.2 结果与分析

首先,进行组别×提示类型×线索类型×呈现次数的四因素方差分析。组别主效应边缘显著,F(1,38)=3.23,p=0.08,PTSD组反应时长;提示类型主效应显著,F(2,76)=21.98,p<0.001;线索类型主效应显著,F(1,38)=77.95,p<0.001,提示效应差值为负;呈现次数主效应显著,F(5,190)=4.61,p<0.001;提示类型×线索类型交互效应显著,F(2,76)=37.24,p<0.001。提示类型×线索类型×呈现次数交互效应显著,F(10,380)=2.34,p<0.05,进一步的简单简单效应检验显示:有效提示条件下,第一次呈现时的结果同研究一;第二至六次呈现时,不同提示类型下反应时差异显著,Fs>8.03,ps<0.01,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中性图提示时反应时显著短于地震图、负性图提示时反应时。无效提示条件下,当第五次呈现时,不同提示类型下反应时差异显著,F(2,78)=5.26,p<0.01,负性图提示时反应时与中性图提示时反应时差异边缘显著,p=0.07,中性图提示时反应时长;地震图提示时反应时显著长于中性图提示,p<0.01。

单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4。在有效提示条件下,前5次呈现中只有第3次呈现时PTSD组没有表现出对于负性图的注意回避;无效提示时,第四次、第五次呈现时控制组表现出了对地震图的注意回避。当第6次呈现时,PTSD组对地震图和负性图的偏向分数与0没有显著差异,也即PTSD组对负性图和地震图的注意回避消除了。而控制组直到第六次呈现时,也没有消除对负性图和地震图的注意回避。

4 总讨论

4.1 PTSD青少年注意偏向的时间进程特点

首先,PTSD青少年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呈现出不同的注意偏向特点。当呈现时间为100 ms时,提示效应为正值,表明个体将注意指向了线索,但仅控制组对地震图表现出了注意警觉。表3中PTSD组对负性图的偏向分数和回避分数均为负,表明PTSD组对负性图已进入注意回避阶段;同时PTSD组对地震图以及控制组对负性图的偏向分数大于0,而回避分数均小于0,说明PTSD组被试对地震图、控制组被试对负性图一方面存在注意警觉但也有注意回避的趋势,很可能已经度过了最高注意警觉阶段。之前有研究认为PTSD个体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发生在前注意阶段(Harvey,Blyant,& Rapee,1996; Mathews & Mackintosh,1998),但刺激呈现时间为57 ms时,并没有发现PTSD个体的情绪Stroop效应(McNally et al.,1996)。据本研究结果推断,PTSD个体对地震图的注意偏向开始于100 ms之前。当呈现时间为500 ms时,PTSD组和控制组被试表现出了对负性图和地震图的注意回避,且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与焦虑个体500 ms时(Koster et al.,2005; Mogg et al.,2004)的研究结果不同。可能的原因是本研究中的被试经历的创伤一直备受全国人民关注,会影响他们对威胁刺激的正常加工;也可能是因为被试是青少年群体,其注意加工模式本身就不同于成人。当呈现时间为1250 ms时,控制组对负性图和地震图的注意回避消失,PTSD组对地震图的注意回避也已消失,但PTSD组对负性图片的注意回避仍未消失。持续重复体验、易唤醒、高度回避是PTSD个体的三大核心症状(CCMD-3,2001)。本研究证实,PTSD个体对负性图(创伤无关的负性刺激)注意回避,且这一现象不受刺激呈现时间的影响;对地震图(创伤相关刺激)存在注意警觉,但这一表现受刺激呈现时间的影响。从表3中我们可以发现两组被试对地震图的偏向分数均大于对负性图的偏向分数,也即相比于创伤相关刺激(地震图),两组被试更容易对一般威胁刺激(负性图)产生注意警觉,而且直到呈现时间为1250 ms时,PTSD青少年对一般威胁刺激的注意回避也没有消失,也即相比于控制组,PTSD青少年不仅较容易受到一般威胁刺激的影响,也较难以解除威胁刺激对其的影响。

有研究者采用线索提示范式(Ernst et al.2007),选取不同的被试重复自己的实验,以考察不同的刺激呈现时间产生的行为结果的稳定性。结果发现,几个实验行为结果的趋势相同但显著结果的稳定性差。鉴于上述情况,在100 ms、500 ms、1250 ms三种呈现时间内,若仅从数据的趋势上看,PTSD青少年对威胁图片的注意呈现出“警觉-回避-解除困难-偏向(警觉)”循环往复,直至注意偏向完全消除的特点。在100 ms到500 ms这个阶段,所有的被试均完成了从注意警觉到注意回避的转换,符合之前提出的“警觉-回避”模型(Mogg,Bradley,Miles,& Dixon,2004)。当呈现时间为1250 ms时回避分数为正,在第3次、第4次呈现时(呈现时间500 ms)也多次出现了回避分数为正的情况,也就意味着注意解除困难的存在。有研究指出,在刺激呈现时间为1250 ms的情况下所测得的结果反映的是注意在两个图片之间多次转换后的结果(Koster,Versehuere,Crombez,& Stefaan,2005),被试完成对威胁刺激“警觉-回避”之后,又因为难以解除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重新偏向威胁刺激,开始新一轮的“偏向(警觉)-回避”过程,在总体上呈现出“警觉-回避-注意解除困难-偏向(警觉)”循环往复直至注意偏向完全消除的特点。以往有研究证实PTSD个体对威胁刺激存在注意解除困难(Pineles,Shipherd,Mostoufi,Abramovitz,& Yovel,2009; Pineles,Shipherd,Welch,& Yovel,2007),也有研究认为PTSD个体对不同类型的刺激存在不同的注意偏向(Dalgleish,Moradi,Taghavi,Neshat-Doost,& Yule,2001)。我们的研究发现刺激呈现时间的不同是一个重要原因。PTSD青少年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在不同的时间点上表现出不同的内在机制,在整个时间进程上注意警觉、注意回避以及注意解除困难交替出现,并且注意偏向最终完全消除。

4.2 PTSD被试注意偏向的习惯化倾向

研究结果表明,随呈现次数的增加,PTSD组被试对威胁图片的偏向分数与回避分数发生了明显变化,并最终在第六次呈现时,其对负性图和地震图的注意回避消失,这与本文的研究假设一致;控制组在六次呈现过程中对威胁图片的偏向分数与回避分数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而且直到第六次呈现时,其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回避也依然没有消除。这与焦虑被试与抑郁被试的研究结果有些不一致,在高低焦虑被试的研究中只是发现了高焦虑被试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随着呈现次数的增多而消失(刘兴华等,2007)。在高低抑郁被试研究中也只是发现了抑郁高分组对悲伤面孔的注意偏向随着呈现次数的增加而消失(刘阳娥等,2009)。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认为首先与PTSD被试的高警觉水平有关,过高的警觉水平使得PTSD被试能够对威胁信息进行迅速评估,在六次呈现的过程中得以不断评估刺激的威胁水平,从而降低了威胁刺激对其的影响,进而注意回避消失。控制组对威胁刺激注意警觉的出现要晚于PTSD组,500 ms的时间很可能无法完成对威胁刺激的重新评估,这样多次呈现就无法达到对威胁信息脱敏的目的。另外,对控制组被试来说,威胁刺激对其本身可能并无多少威胁意义,他们对威胁信息的警觉度也不高,也就难以引起对威胁刺激的评估,从而导致了控制组对威胁信息的注意回避无法消除。

本研究尚存在有些不足之处,如只采用了100 ms、500 ms和1250 ms三个点作为图片呈现的时间,且在习惯化倾向研究中本文采用的呈现次数为六次,效果是否可以更持久不得而知,因此在研究结果的解释和应用上有一定的限制。但总的来看,在不同的呈现时间上,PTSD青少年对威胁图片表现出不同的注意偏向,不同的呈现次数也会影响PTSD青少年对威胁图片的注意偏向。在1250 ms之内PTSD个体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可能是包含多个“警觉-回避-解除困难-偏向(警觉)”的过程,最终注意偏向完全消失,并且PTSD个体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也会因为呈现次数的增加而消失。

5 结论

(1)当图片呈现时间为100 ms时,控制组对地震图存在注意警觉;当呈现时间为500 ms时,两组被试对负性图和地震图存在注意回避;当呈现时间为1250 ms时,PTSD被试的反应时长于控制组,PTSD组对负性图仍存在注意回避,但对地震图的注意偏向消失,控制组对负性图以及地震图的注意偏向均消失。

(2)在习惯化倾向上,当第六次呈现威胁图片(呈现时间为500 ms)时,PTSD组对负性图和地震图的注意偏向消失,而控制组对负性图和地震图仍存在注意回避。

标签:;  

PTSD青少年对威胁图片注意偏差的时间特征及习惯性倾向_ptsd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