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防小动物措施的现状分析及其改进探讨论文_冯跃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文山供电局 文山 663000)

摘要:随着季节的变化,各类小动物例如:野兔、老鼠、野猫、蚂蚁等活动逐渐频繁,变电站内非常容易进入这些小动物,使得变电站内的电器设备容易出现短路现象,造成安全事故,严重情况下会对变电站安全、平稳的运行造成威胁。据不完全统计,因小动物引发的变电安全事故的概率逐渐增加,例如:主变跳闸、高压柜或电容器短路、保护电缆被啃咬、通讯二次电缆受到破坏等。因此,逐步加强防小动物措施管理,减少由于各类小动物引发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这些是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变电站;防小动物;措施;现状;改进

1 变电站防小动物措施的现状分析

一般而言,小动物身体具有的电阻是非常小的,一般只有几千欧姆,如果电器设备中进入小动物,极易引发电器设备的短路,烧毁电器设备的同时,还会使得整个电气系统的电压波动非常剧烈,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如果短路情况过于严重,容易引发火灾,使得变电站内大量电器设备被烧毁,短期时间内无法正常运行。与此同时,另一方面就是对二次回路电缆的防护,小动物进入变电站内有时会啃咬电线电缆,使得保护开关出现误动或者拒动情况的发生,严重的话会导致直流系统接地、交流电流回路出现开路等安全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小动物非常容易引发电器设备短路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变电站的安全和稳定,因此,要从环境、途径等方面进行变电站防小动物措施的现状分析,并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

1.1 进入室内、室外电器设备的途径

小动物进入室内的电器设备,主要是预防小动物进入蓄电池室、高压室、开关柜、电缆的夹层、保护室等内部。各类小动物例如:老鼠、壁虎、蚂蚁等进入室内电器设备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如果电缆、空调的空洞没有完全封堵,小动物利用此方式进入;如果开关室、保护屏门没有关闭,小动物利用此方式进入;如果通风窗、排风扇铁丝网罩出现破损或者铁丝网罩没有及时安装,小动物可利用此方式进入;如果继电器按钮处存在缝隙,蚂蚁等体积较小的小动物就会通过缝隙进入继电器。

小动物进入室外的电器设备,主要是预防小动物进入电容器、主变压器顶部、开关场等内部。各类小动物例如:野猫、老鼠、黄鼠狼等进入室内电器设备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利用围墙、围墙下方的排水管道、变电站大门的缝隙进入开关室,利用主变爬梯进入主变压器的顶部,利用室外遮拦便容器的孔隙进入到电容器内部。

1.2 进入室内、室外电器设备的原因

当季节发生变换时,特别是秋冬季节,因环境的温度也随之改变,小动物为了御寒取暖,就会进入室内、室外的电器设备。室内温度较高,因此进入室内是小动物取暖的一种方式,进而它们就会啃咬二次电缆。室外设备,电抗器发热、主变压器顶部油的循环等使得设备温度升高,有利于小动物御寒取暖过冬。

1.3 变电站特殊的环境

伴随社会的发展,变电站周边的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使得变电站预防小动物的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困难。(1)如果变电站周围栖息的鸟类体积较大,电容器、主变压器低压母线排极易出现短路状况;(2)野猫等软体动物,如果围网的缝隙较大,就不能对其起到阻拦作用;(3)老鼠会通过围墙下面排水管道、变电站大门等进入变电站内部,造成危险事故发生;(4)昆虫等体积较小动物会利用按钮缝隙、箱端塑料口进入端子箱,造成短路事故的发生。

2 变电站防小动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 认识误区严重,缺乏明确的防范重点

许多变电站的相关工作人员误认为变电站防小动物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高压室,对于继保室、室外端子箱、控制室、机构箱等变电站的部位没有引起重视,误认为是无关紧要的,从而给小动物进入变电站提供了机会。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由于小动物引起的安全事故,究其主要原因是小动物进入继保室、端子箱,从而造成直流接地,端子间短接等现象,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孔洞封堵不完全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由于小动物引发的安全事故逐年增加,探究其主要原因是对变电站电缆处、入得洞孔没有进行严密的封堵,特别是近几年新建、扩建的变电站,因为工期时间短、监管力度不到位、工期紧张等一系列因素导致施工人员偷工减料,对电缆出入口等孔洞的封堵不够严密。且对工程进行验收时,很多时候采取的措施是抽查,从而导致验收工作不到位、不全面,为小动物进入变电站提供了机会,也就为小动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

2.3 变电站防小动物周期检查不过关

很多工作人员认为小动物危险系数小,不会对变电站的安全造成太大影响,并且认为对变电站防小动物的检查工作技术含量小,认识严重不足。很多工作人员由于缺乏强烈的责任意识,因此,在对变电站防小动物开展检查工作时重视程度低,态度不端正,检查不细致、不认真,使得检查工作往往是流于形式,也就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变电站防小动物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从而引发严重的后果。

3 变电站防小动物措施的改进探讨

3.1 围墙两侧添加双层隔离网

传统的围墙只有设置一层刺网,小动物可以沿着围墙任意走动,进入冬季后,小动物就轻而易举的跳过围墙进入电容器组,从而取暖。而现在进行改进后,在围墙两侧增加双层隔离网,第一层隔离网设置的比较低,可以对小动物的行驶路线进行隔断;第二层隔离网设置的比较高并且带有仰角,加入第一层隔离网不能有效地阻拦小动物,那么第二层带有仰角的隔离网就可有效地进行拦截,防止小动物进入变电站,如图1所示。

图1 双层隔离措施

3.2 电容器外部隔离网更加密实

电容器外部通常情况下都设有隔离网,传统的隔离网空隙较大,为4cm×4cm,对于黄鼠狼等小动物的阻拦效率非常低,而经过改进后,设置的隔离网空隙要小于2cm×2cm,更加密实,同时经过防腐处理,如图2所示。

图2 隔离网孔隙

3.3 电容器之间增加超声波驱鸟器

当电容器之间没有驱鸟器时,如果鸟类体积较大,就会造成电器设备出现短路从而引发跳闸故障。对其进行改进后,在电容器之间增加超声波驱鸟器,对超声波进行充分利用,赶走鸟类。达到驱逐鸟类效果后,与此同时,还防止了黄鼠狼等一些动物进入变电站捕食鸟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

3.4 端子箱作好密封工作

像蚂蚁这些体积非常小的动物,往往会利用按钮等缝隙进入电器设备,因此必须作好细节工作。用胶带对按钮处的缝隙进行密封,同时,对二次电缆进入端子箱端的塑料管进行切断,确保小动物不能利用缝隙进入继电器;另一方面,工作人员检查时,对保护本体三相的端子箱要高度注意,增大检查力度和检查频率;最后,定期进行灭蚁,由于蚂蚁体积小,很多情况下不能靠工作人员检查到,所以,要进行定期灭蚁,确保没有蚂蚁存在,避免安全隐患。

4 结束语

变电站防小动物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电力部门不仅要考虑季节变化的变化,更要与当地周边的环境、施工现场相结合,逐步完善预防小动物的措施,尽最大可能防止由于未能及时封堵施工留下的孔洞、环境温度变化等因素造成预防功能失效等问题的发生。工作过程中,管理部门要完善管理制度,严格遵守上级提出的各项要求,严格落实变电站防小动物的检查工作,使得电力系统的健康水平和电网运行的稳定程度不断提高,为我国电力安全稳定的运行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建中.变电站防小动物工作存在问题分析及规范方法[J].机电信息,2014,21:177-178.

[2]曾鹏.建立防小动物“三级封堵”工艺标准推动防小动物工作标准化[J].通讯世界,2014,24:269-270.

[3]王志凤.热缩绝缘材料防护技术在变电站的应用 [J].电世界,2011,52(4):22-25.

[4]何俊.变电站防小动物隐患的技术及组织措施分析[J].机电信息,2013,24:159-160.

作者简介:

冯跃(1982年10月),男,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文山供电局,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从事变电检修科技管理工作 邮箱:33393011@qq.con,电话:13658769763

论文作者:冯跃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变电站防小动物措施的现状分析及其改进探讨论文_冯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