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鼻窦炎患者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_窦明亮

鼻息肉鼻窦炎患者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_窦明亮

窦明亮

(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摘要】 目的:探讨鼻息肉鼻窦炎患者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74例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实施鼻内窥镜手术予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70.27%(P<0.05);观察组复发率2.70%明显低于对照组21.6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息肉鼻窦炎患者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具有较为明显效果,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 鼻内窥镜;鼻窦炎;鼻息肉

【中图分类号】R7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114-02

鼻窦炎伴鼻息肉在耳鼻喉科中比较常见,对其进行根治治疗往往采取外科手术疗法。本文选取74例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分析鼻内窥镜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74例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患者均经鼻窦冠状位和轴位的CT及鼻内镜检查,符合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诊断标准[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组中有男17例,女20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40.8±5.8)岁;单侧症状者21例,双侧16例;I型9例,Ⅱ型18例,Ⅲ型10例;1期5例,2期16例,3期16例。对照组中有男18例,女19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41.3±6.2)岁;单侧症状者20例,双侧17例;I型10例,Ⅱ型17例,Ⅲ型10例;1期5例,2期15例,3期1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基础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后,予以气管插管,采用传统根治性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开放筛窦,将鼻息肉及上颌窦均摘除。

观察组应用鼻内窥镜手术进行治疗,麻醉后,采取Messerkinger术式完成治疗,根据术前CT扫描影像结果,经内窥镜引导切除钩突且摘除息肉,然后将筛泡合理开放,且增大上颌窦处的自然口,然后开放中鼻甲基板内下方的后组筛窦,且对蝶窦及额窦予以合理开放。在鼻腔放置具有高膨胀性能的海绵,且与术后出血状况相结合,在2d~3d左右将填充物缓慢取出。注意术后有效清理患者鼻腔,隔天或是1次/d,当冲洗液内无血凝块及脓性物时可停止。患者出院后,需每周进行内窥镜下中鼻道及上颌窦的有效清洗,连续时间为1个月,在2个月后可隔周予以清理。与患者具体病情相结合安排复诊。患者均连续随访6个月。

1.3 临床判断标准[2]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按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显效:经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完全消除,经内窥镜检查可知窦口开放效果理想,窦腔黏膜呈现上皮化状态,无脓性分泌物。有效:经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经内窥镜检查可知窦腔黏膜的部分有水肿、肥厚症状,或出现肉芽组织,有少部分脓性分泌物。无效:经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未得到显著改善,经内窥镜检查依然有术前粘连,窦口为闭锁或狭窄状,具有息肉及脓性分泌物。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应用SPSS18.0系统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37例患者显效9(24.32%),有效17例(45.95%),无效11例(29.73%),总有效率为70.27%;观察组37例患者中显效19例(51.35%),有效17例(45.95%),无效1例(2.70%),总有效率为97.30%。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62,P<0.05)。

2.2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对照组中有复发者8例,复发率21.62%,观察组中有复发者1例,复发率为2.70%。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25,P<0.05)。

3.讨论

患者鼻窦解剖结构及生理结构具有一定复杂性,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往往造成较大创伤,而且导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且大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只是暂时性治愈,往往在不久后会有复发现象出现,导致患者难以树立良好的治疗信心。由于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鼻内窥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对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具有较为明显效果。鼻内窥镜手术在治疗时需按照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将病变部位进行彻底清理的情况下,应尽量使得患者鼻腔及鼻窦正常私膜组织、生理结构得以保存。采用鼻内窥镜方式对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使得鼻腔、鼻窦私膜组织得到快速恢复,而且创伤低,手术视野比较清晰等[3]。

在本文研究中,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6个月随访后发现,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知,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鼻息肉鼻窦炎患者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具有更为明显效果,而且复发率低。

总之,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效果显著,不易复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肖二彬,毕朝煜,赵宝建.鼻内镜手术在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7):1390-1391.

[2]沈敏,万俐佳,姜义道.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22):2929-2931.

[3]鄢凯初,邹争飞.真菌性鼻窦炎手术治疗56例临床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1,17(5):387-389.

论文作者:窦明亮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鼻息肉鼻窦炎患者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_窦明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