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解决大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在实际施工中,一般在底板、墙体等部位设置一定宽度的施工裂缝,将各个结构进行分开,以解决混凝土凝结过程中发生收缩膨胀而出现裂缝的现象,保证各结构的施工质量。待结构收缩膨胀等现象稳定以后,对设置的施工缝进行同种材料填充,将各构件连接成整体。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1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概述
建筑施工后浇带设计时,需要基于其应用作用进行分析,确定释放应力为主,结合抵抗应力为目的。一般在设计时,基础结构、裙房结构以及整个高层建筑工程连接为一个整体,但是因为建筑工程在后期运营阶段,受重力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问题,这样为避免因为工程沉降造成结构裂缝,就需要设置后浇带。对后浇带进行设计前,需要精确计算和核对整个裙房结构与基础结构两部分的强度,保证结构内部应力计算结果的精确性。通过设置后浇带的方式,将工程裙房结构和基础结构分开,即便后期工程地基出现沉降问题,也不会造成结构产生裂缝。常用后浇带主要包括三种:第一,后浇沉降带,多被设置于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楼,缓解工程结构因不均匀沉降出现的裂缝问题。第二,后浇收缩带,多被用于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情况的控制,避免结构产生裂缝。第三,后浇带温度带,多用于降低或消除因温度收缩产生的影响。对于后浇带来说,集合了多种变形缝功能,为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功能,一般在设计时需要确定一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争取有效解决沉降与伸缩问题。设计时要基于实际出发,遵循专业原则,做好每个节点控制,并选择对应的技术工艺,从根本上来提高施工综合效率。
2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群总建筑面积为198325.4m2,地上建筑面积为174779.5m2,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3545.9m2。地下室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筏板基础。地下室底板与侧墙皆设置纵横两道宽度为1000mm的后浇带,后浇带总长约为700m,厚度与梁板厚度一致。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地下室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设计抗渗等级为P6。
3后浇带施工在建筑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方法
3.1后浇带施工中材料的选择
后浇带实行浇筑前,需对裂缝部位实行彻底的清理,并将积水完全排除,确保后浇带两侧构建表面的湿润性达到1d。选择施工材料的时候,应选择无收缩混凝土,如膨胀的水泥,同时可添加一些膨胀外加剂(普通的水泥)相配置的混凝土。为确保使用后的后浇带的强度能优于连接的建筑。施工前,需合理的添加早强减水剂,加强对混凝土的配置、振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后浇带浇筑技术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需要严格控制浇筑时间,一般可以在后浇带周围混凝土结构完成施工两个月后进行,而沉降后浇带施工则需要在建筑主体结构顶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两周后进行,图纸有要求的按照图纸设计施工。在浇筑施工过程中,要将工程结构实际沉降值控制在专业标准范围内,同时做好施工缝隙的处理,利用单层钢板网对后浇带两侧进行隔断处理。且对于接缝的处理,需要将存在浮浆和松散混凝土全部清除干净,对钢筋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工程结构整体强度。浇工程所处环境不同,施工前需要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特征,提前标注出施工图中需要延后的后浇带浇筑项目。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为保证新老混凝土良好结合效果,需要严格控制浇筑温度,一般为10℃,为混凝土结构收缩和膨胀最佳结合点。
3.3底板后浇带保护措施
于后浇带两端两侧墙角处设置临时挡水砖墙,临时挡水砖墙高度不得低于底板厚度,且在其两侧抹上防水砂浆。在距离后浇带两侧50cm处,用砂浆做一个高度为5~10cm,宽度为5cm的挡水带,以防止施工积水进入后浇带内。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为防止钢筋受到后续施工带来的污染,在其上部铺设模板或铁皮以阻挡垃圾。在基础承台处留置的后浇带应该在浇筑后,采取加盖模板或塑料薄膜等措施,以防止垃圾杂物掉进去污染钢筋;同时,覆盖的模板或塑料薄膜两边超出后浇带边缘不得小于500mm。
3.4后浇带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根据后浇带的类型不同其浇筑时间也不同:伸缩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应根据先浇筑的混凝土收缩情况而决定。以往的施工经验是在浇筑后42~60d内,进行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沉降后浇带的浇筑时间一般在建筑物沉降基本完成后进行。对于图纸上有明确要求后浇带留置时间的,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后浇带的施工。在后浇带浇筑前的24h,使用清水对其进行冲洗,并保持施工缝内湿润,浇筑前将混凝土表面积水抽除。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含砂浆强度等级一致的水泥砂浆。用于后浇带浇筑的混凝土必须为无收缩混凝土,可以使用膨胀水泥配制,或者在普通水泥中添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进行配制。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比原来的混凝土等级高,根据试验室的检测,宜加入早强减水剂。膨胀剂的使用量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应由专人负责膨胀剂的使用量,同时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外加剂的品种,加入膨胀剂后应适当延长混凝土搅拌时间,使混凝土搅拌均匀。
4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技术的应用需要对建筑的温差等各个因素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能够有效减少建筑作业过程中出现的裂缝问题,保证建筑物的施工情况和建筑整体功能的完整性有很大的作用,对于提高建筑施工方的施工水平,为其发展实现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做了铺垫,也是我国建筑行业健康成长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巩芳震.民用住宅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15:115.
[2]温振,孙茂祥.探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09:206.
[3]薛红星.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09:190.
[4]杜勇,闫标.房屋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及施工要点浅析[J].建筑知识,2016,09:55+62.
论文作者:马德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结构论文; 裂缝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强度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