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急性心梗28例急救措施及临床特征分析观察论文_邹艳玲

中青年急性心梗28例急救措施及临床特征分析观察论文_邹艳玲

黑龙江省克东县人民医院 164800

摘要:中青年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年龄年轻化已经成了一个趋势,这类患者长期吸烟、高脂和高热量饮食、精神压力大等,促使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血管提前老化,甚至心脏血管内早早地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一旦斑块破裂,就容易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有健康意识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油限盐,规律作息,经常运动。如果已经发现患有血管动脉硬化或者斑块形成,应及早服用他汀类的降血脂药物,以稳定血管斑块,同时服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关键词:中青年;心肌梗死;急性;救治措施;健康教育

年轻人突发心肌梗死前营养心脏的冠状动脉血管的基础病变较轻,心脏未能建立血管间的侧支循环,没有心肌缺血预适应的保护作用。也就是说,年轻人一旦出现血管完全闭塞,血流中断,心肌梗死的面积会更大,极易导致严重并发症,来不及救治[1]。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中青年男性往往经常抽烟、喝酒,身患高血压、高脂血症或糖尿病,身材肥胖,精神压力大,经常熬夜,不运动,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等。长期有着这类生活方式的人,在下列情况下,特别容易发生急性心死或猝死: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有健康意识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油限盐,规律作息,经常运动。如果已经发现患有血管动脉硬化或者斑块形成,应及早服用他汀类的降血脂药物,以稳定血管斑块,同时服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本文主要回顾性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初步探讨这些危险因素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关系,为其早期防治提供依据。

1.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4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青年人突发心肌梗子病例28例,男21例,女7例,年龄26-44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前数天有先兆症状,最常见为心绞痛,其次是上腹疼痛、胸闷憋气、上肢麻木、头晕、心慌、气急、烦躁等。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速、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或血压有较大波动,同时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发作期疼痛是急性心肌梗死中最先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典型的部位为胸骨后直到咽部或在心前区,向左肩、左臂放射性、绞榨样性疼痛。

2.临床处理措施

患者入院后绝对卧床,积极组织抢救;持续或间断吸氧至少48小时;充分止痛。.建立静脉输液通路,以备急需时给药,可用吗啡5-10毫克肌注。疼痛剧烈肌注无效时,可用吗啡5毫克静注。疼痛较轻者可用罂粟硷0.03克肌注;有室性早搏或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时可静脉推注利多卡因75-150毫克,继之以每分钟1-4毫克的速度静脉滴注。心动过缓者,可用阿托品0.5-1.0毫克静脉;如无明显的低血压,可酌用硝酸甘油0.6毫克、消心痛5-10毫克等扩冠药物口服;不管是先兆症状还是心肌梗死的出现,都必须立即停止活动,就地安静休息,并迅速使用应急药物,立即含化硝酸甘油片或嗅闻亚硝酸异戊酯.或服用冠心苏合丸等;有呼吸困难及紫绀等急性左心衰竭时,应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或半卧位,也可轮流结扎双下肢,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衰程度;心肌梗死发生时,若出现休克,应取平卧位,头稍低,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3.结果

入选的28例病例,成功救治27例,一例病例睡觉时发病,发现送到医院时,已经耽搁了抢救时间。

4.讨论

一直以来,心肌梗死患者多为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老年人,在所有因急性冠心病发作死亡的患者中,未能住院治疗即死亡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居高不下,年龄在25岁—44岁之间的中青年患者院外死亡的比例更高[1]。中青年人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也是身心压力最大的一个群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业竞争机制不断加强,中青年在社会、家庭及工作岗位上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工作生活节奏快、生存和心理压力增大使现代中青年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体力劳动减少,现代化生产趋向于机械化和信息化,体力劳动大量减少。饮食及环境的污染。膳食结构的变化及环境污染的侵害,也易于引起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生理机能紊乱。心梗越来越年轻多与现代人脑力劳动过度、社会交际频繁、睡眠时间不足、生活不规律、运动不足、肥胖,以及嗜烟酗酒有关。这些不良诱因的存在,使人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多,刺激冠状动脉受体,使冠状动脉在狭窄的基础上出现痉挛,这也是中青年发生急性心梗的特殊原因之一。

中青年心肌梗死多发生于男性,尤以从事脑力劳动者居多[1]。对于年轻一族“心梗”的高危人群,特别是那些长期吸烟,具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冠心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年轻男性来说,尤其应注意防范心肌梗死的“突袭”。与老年人发病不同,年轻人在发作心肌梗死前通常有明显的诱因,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饮食不节、嗜烟酗酒等,因此科学起居、劳逸结合、合理膳食、适时补充水分、戒烟限酒对于年轻人预防心肌梗死显得尤其重要。此外,定期健康体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则有助于及早干预心肌梗死的相关发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从而防范中青年心肌梗死的发生。对于已经患上冠心病的患者,除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还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心脑血管病,一定要心脑同治,只有从多靶点预防和治疗才会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心脑密切相连,唇亡齿寒。中青年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年龄年轻化已经成了一个趋势,这类患者长期吸烟、高脂和高热量饮食、精神压力大等,促使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血管提前老化,甚至心脏血管内早早地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一旦斑块破裂,就容易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有健康意识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油限盐,规律作息,经常运动。如果已经发现患有血管动脉硬化或者斑块形成,应及早服用他汀类的降血脂药物,以稳定血管斑块,同时服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参考文献:

[1]梁文生,姜德谦,刘启明.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方式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析.中国心血管杂志,2012,12(2):118-119.

论文作者:邹艳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5

标签:;  ;  ;  ;  ;  ;  ;  ;  

中青年急性心梗28例急救措施及临床特征分析观察论文_邹艳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