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打造志愿者之城”推动乐善佛山健康发展论文

浅议“打造志愿者之城”推动乐善佛山健康发展论文

浅议“打造志愿者之城”推动乐善佛山健康发展

王 清,李婧媛,叶嘉仪,叶惠敏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摘要: 2016年佛山市政府正式公布《佛山市建设“志愿者之城”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在三年内初步建成“志愿者之城”,志愿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佛山作为一个经济实力雄厚、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对打造“志愿者之城”,传递社会正能量,构建城市文明,提倡社会新风,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通过在佛山市五区开展实地调研,走访当地市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分析发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佛山市打造“志愿者之城”的实际效果和有效措施。

关键词: 志愿者之城;志愿者;志愿者服务

一、打造“志愿者之城”的意义及现状

《三年行动计划》由佛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牵头,于2018年年底初步建成“志愿者之城”,使佛山市志愿服务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打造“志愿者之城”能将志愿服务理念、志愿精神和志愿文化根植于佛山人民的心田,彰显佛山的大城气质,展现国人特有的民族精神风貌,也有助于中国志愿者事业的发展,播撒一颗颗乐善的种子,促进社会稳定和良性运转。

1993年佛山市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至2018年底佛山注册志愿者突破86万,达常住人口的12%。自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以来,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党建引领建设、信息化建设、志愿V站建设明显增强,志愿者专业培训体系形成。

佛山市打造“志愿者之城”的成果,我们有目共睹,如今正是成果检验期,研究小组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在佛山五区对16~48岁的中青年进行调研,本次调研发放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744份,回收率为99.2%。经数据分析和小组讨论我们发现该计划执行有度,志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但还存在着志愿事业投入时间较短、志愿服务活动种类较少等问题。佛山建设“志愿者之城”虽有一定成果,但其中仍存有一些阻力。

小学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是一个独立的内容,但是单元之间又是有很强的联系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所授单元的内容,就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整体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灵活地结合各单元之间的内容,来达到让学生更好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打造“志愿者之城”过程中的阻力

1.“打造志愿者之城”宣传力度有待加大。调查数据显示,55.38%的普通市民对佛山市打造志愿者之城不太了解,16.67%的市民表示不了解。在调查的对象中,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度远高于普通市民。关于志愿者的招募活动及相关信息的获取渠道方面,大部分市民从青协或社区等组织、网络渠道获取,而电视、报纸、海报及广告等其他渠道获取的较少。市民对政策了解不透彻、不深入,导致普通市民对该计划参与度不高,佛山市打造“志愿者之城”的潜在力量没有被充分挖掘。

3.志愿者缺乏系统培训和志愿服务质量低。自打佛山提出“打造志愿者之城”三年计划以来,佛山的志愿服务机构如春笋般涌现。据统计,47.31%的市民认为佛山志愿者事业存在志愿工作培训不正规的问题。除部分志愿者学院和优秀志愿服务团体会对志愿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志愿服务技巧培训外,社会上的志愿者几乎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大多数志愿活动的承办方只是在活动开始前对志愿者进行短暂而简略的培训。志愿者缺乏系统的培训,在志愿服务中没有相应的、娴熟的技巧辅助,使志愿服务质量下降,随之产生的次要、低质量的志愿活动导致打造“志愿者之城”的阻力愈来愈大。

2.志愿者福利缺少且归属感较弱。关于佛山志愿者事业主要存在的问题,调研中52.15%的市民认为志愿活动资金缺乏,48.39%的市民认为相关立法不完善。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既是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又在传播文明、传递爱心,我们也理应保障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时的人身、财产安全等相应权益。就目前来看,佛山市的志愿活动只有大型、正规的活动会主动为志愿者购买人身保险,有专车接送、提供餐饮等福利。志愿者福利缺少、权益得不到保障会打击志愿者的积极性,志愿者归属感减弱,致使全心全意投身于打造“志愿者之城”计划的志愿者数量不断减少。

(一)资源基础与新疆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关系。农产品区域品牌资源基础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等几方面[12]。独特的自然资源是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原因,自然资源独特加之社会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往往有利于知名品牌的形成[11]。因此,本文结合新疆农产品资源优势,提出如下假设:

三、打造“志愿者之城”过程中化阻力为动力

深入剖析佛山打造“志愿者之城”过程中呈现的问题,结合佛山志愿服务活动发展的现状,对志愿者服务事业及志愿者人数、年龄等数据进行分析,有一些独到见解,对解决上述问题有一定的帮助。纵观佛山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建设“志愿者之城”,要做到志愿服务全城覆盖无死角,做好“三化”,即志愿服务社会化、志愿服务法制化、志愿服务智慧化,将阻力化为动力。

2.社会保障,让志愿服务法制化。不能因为志愿者的“无偿”性而忽视他们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我们要转变观念,重新理解志愿服务的社会意义和志愿者的自身价值。佛山政府要健全法律法规,出台系列政策来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让志愿者可以无后顾之忧地提供志愿服务。同时,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双管齐下。此外,适当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志愿者进行认可和表彰,树立典型,激发志愿者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1.政府重视,让志愿服务社会化。打造志愿者之城,当务之急是要让志愿服务观念深入人心。政府要重视起来,将政策贯彻落实,不要束之高阁,不定期举行志愿文化宣传活动,让人人都意识到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市民要培养社会责任感,打造“志愿者之城”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拓宽信息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如此一来,志愿服务将日趋社会化,建成“志愿者之城”指日可待。

3.注入活力,让志愿服务智慧化。2015年杭州市团委推出的志愿汇是全国唯一一个能为团中央青年信用平台提供实时数据的平台。佛山市目前采用2017年广东省自主研发的志愿者信息管理服务(i志愿平台)来实现志愿者管理。相较于志愿汇平台,i志愿还不够成熟,亟须完善。完善管理平台可使志愿者相互协作,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使志愿服务事业管理更加合理规范,为打造“志愿者之城”注入活力。同时,灵活运用管理平台为志愿者提供线上培训课程等。此外,加大对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和管理知识的专业化培训力度,有效提升其管理水平,从而让志愿服务工作保质保量。

(1)与国内其他湖泊相比,洞庭湖及其入湖口表层沉积物TN、TP和OM的含量均处于中间水平。空间格局均表现为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东洞庭湖,各个入湖口中湘江入湖口处TN、TP和OM的含量均属最高。

佛山地处珠三角,地理位置优越,得益于改革开放之先,志愿服务由来已久,普及程度较广,此次打造“志愿者之城”更是将佛山的志愿服务事业向前推进一大步,可以蓬勃中国志愿者事业;志愿服务活动是广大人民参与社会事业的有效载体,打造“志愿者之城”能够完善社会功能、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佛山打造“志愿者之城”将造就一支社会志愿服务队伍,让志愿服务成为城市的亮丽名片。

参考文献:

[1]邓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德育功能及发展路径[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3):60-61.

[2]刘博,赵娜.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问题优化[J].现代交际,2011,(7):26-26.

[3]徐媛.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以嘉兴市秀洲区芯悦社工事务所为例[J].商品与质量,2016,(16).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9)28-0153-02

收稿日期: 2019-04-18

作者简介: 王清(1998-),女,江西吉安人,学生,从事管理学研究;通讯作者:李婧媛(1988-),女,湖南邵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管理学、教育学研究。

[责任编辑 刘 瑶]

标签:;  ;  ;  ;  

浅议“打造志愿者之城”推动乐善佛山健康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