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中的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及效果研究论文_曾卫峰

曾卫峰

湖南省涟源市人民医院骨科 417100

【摘 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中的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100)和对照组(n=100),实验组患者应用人工关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VAS、Lysholm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VAS、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VAS、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间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总发生率为5.00(5例),对照组总发生率为20.00%(20例),实验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中对患者应用人工关节治疗技术进行治疗,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也能提高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且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故而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创伤骨折、人工关节治疗技术、治疗效果

人工关节治疗技术目前已被广泛的应用在创伤骨科的临床治疗当中,其主要是通过人工器官的帮助来恢复患者的肢体关节功能,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1]。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增加,间接地导致中老年人骨折发生率快速增长,故而临床行人工关节治疗术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我院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人工关节治疗技术,效果十分显著,具体内容详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100)和对照组(n=100),实验组男性患者共61,女性患者共39例,年龄48-86岁,平均年龄为(68.46±5.48)岁,外侧半月板损伤患者共46例、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共19例、双侧半月板损伤患者共3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48-88岁,平均年龄为(69.89±5.56)岁,外侧半月板损伤患者共35例、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共41例、双侧半月板损伤患者共2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在C型臂透视下对患者进行骨折复位,并安装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之后插入Schanz针,具体操作方法可根据相关文献进行[2]。

实验组:应用人工关节进行治疗,在切除或移植半月板之前需选择合适的半月板进行手术准备,患者入院之后需要进行X线摄片、CT检查等等,行硬膜外麻醉按照常规入路方式进行手术。先对患者的半月板进行清理,注意保存患者的半月板残端,以便更好地进行手术处理。具体治疗方式如下[3-4]:①内侧半月板移植:将导针从患者胫骨结节内侧置入半月板后角止点中心,并根据导针情况来选择最为适宜的空心钻骨道作为半月板前后角盲管骨道,可将关节镜内侧切口扩大2cm,再使用导引钢丝将半月板置于关节内部,之后进行固定调整,缝合切口。②外侧半月板移植,经患者膝关节前内侧切口9mm宽的骨凿置于一定大小的骨槽之中,之后使用膝关节镜来制作半月板前后骨道,具体方法与内侧半月板移植相似。

1.3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根据VAS疼痛评分进行评价,VAS疼痛评分标准为[5]:1-4分轻度疼痛、5-8分中度疼痛、9-10分重度疼痛,分数越高患者疼痛感越强烈,根据Lysholm评分进行评价,分数越高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以( )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VAS、Lysholm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VAS、Lysholm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VAS、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VAS、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间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在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之中,可将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作为主要治疗方式,其可以通过一些新型材料来制作与人体关节形态、功能相似的关节假体,并利用外科手术来将这些人工关节置入患者损坏的关节部。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不仅能缓解患者的剧烈疼痛,也能帮助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从临床治疗结果来看,在半月板人工移植过程中,只有操作医师的手术技术、半月板固定方式以及材料制备情况,才会对半月板移植手术成功率产生影响,所以在临床中一定要详细观察患者半月板的损伤情况,重视材料制备、固定方式等在人工关节治疗中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除此之外,同种类异体的半月板更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6]。

本研究选择我院200例创伤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和外固定支架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对创伤外科患者实施人工关节治疗技术进行治疗,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也能提高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有利于帮助患者尽早康复,故而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锦都,彭亮权,陆伟等.60例创伤骨科中的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6):83-84.

[2] 马志伟.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Lysholm评分的影响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5,(2):62-64.

[3] 李兴华,谷培俊,梁晖等.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应用于创伤骨科中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4,(38):71-71.

[4] 胡伟国.60例创伤骨科中的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0):17-18.

[5] 丁童.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Lysholm评分的影响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5,(9):4-6.

[6] 刘克明.创伤骨科中的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3,(31):4136-4137.

论文作者:曾卫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  ;  ;  ;  ;  ;  ;  ;  

创伤骨科中的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及效果研究论文_曾卫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