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探析论文_归毅

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探析论文_归毅

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3

摘要:高校研究生的教学管理工作能够有效促进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所以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加以重视,进而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就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探索分析,并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策略

引言

目前我国研究生队伍不断壮大,研究生教育逐步成为各大高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评价一个院校的重要标志。研究生教学作为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确保质量,才能培养出适合经济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1、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课程设置有待规范

一是高校对研究生课程的划分过细,从而导致课程失去了可操作性;二是不同模块课程的比例失衡,影响了专业培养的目标,在相对固定的研究生学习年限内,公共课程占有的课时数量过多,在很大程度上占取了学习专业课程的时间。三是课程体系随意性较大,主要表现在一些学科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缺乏系统思想,不能有将出发点落实到人才智能结构,因人设科或者因课设人的现象较为普遍。

1.2导师队伍有待加强

当前虽然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导师的数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导生招生人数过多,因此容易造成导师长期处于过度劳累的状态。导师因为精力有限,不可能花费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导致部分研究生因为没有得到导师及时有效的教导,没有形成学术规范,为了能够顺利毕业,甚至出现抄袭论文的现象,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业。

1.3培养体制有待健全

在高校中,对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制定培养计划、组织课程学习、开展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术论文课题研究以及学位论文答辩。在实际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中,还缺乏一套相对完善的体制对各个环节进行规范,从而导致对研究生培养环节上把关不严,首先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没有将学位论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然后是缺乏对研究生管理人员相应的奖惩制度,从而导致个别管理人员工作不负责任,敷衍了事;最后是高校缺乏全面的网络化研究生管理系统,导致高校的各个院系之间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极大降低了研究生的教学质量。

2、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策略

2.1健全管理机制

首先必须建立一种职责分明、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的管理机制。高校的各个学院是研究生管理的基层单位,负责的事务繁杂且责任重大,必须组建一支运转灵活、职责明确、反应灵敏、工作高效的专业管理队伍。其次,要逐步加强研究生基层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和程序化。必须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促使管理程序更加规范化。再次,还应当不断完善研究生管理的激励机制。研究生基层教学管理一方面依靠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也依赖于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增强教学管理评价的公平性,并根据考核结果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及时发现研究生基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寻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切实做到“以评促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健全研究生人才培养知识体系

第一,采用跨学科培养的方式,将两个或多个学科知识及能力指标融入该专业学科人才培养指标中,培养学生跨学科研究能力,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迎合社会和行业的需求,也有利于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拓展学科研究的维度与宽度,探索更多未知的跨学科领域,得出更重大更具影响力的科学研究成果,提升国家科学与文化软实力。

第二,重视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开展社会实践、项目研究、兼职培训、社团活动、学科竞赛、小组讨论、行业调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破除传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主导的模式,帮助广大研究生将学习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有效运用和实践,并能自主地开展实践和理论相关研究,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需要。

2.3健全教育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评价的综合效能

第一,多重评价主体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发挥校内评价、社会评价、政府评价协同育人和考核的作用,培养出满足高校、社会、政府均满意的专门人才,提高研究生的行业竞争力。校内评价以学业成绩为主导,结合研究生思想道德水平及校内表现进行着综合评价,是最基本层面的研究生评价;社会评价以企业评价为主,对研究生的专业技能、业务水平、职业道德、企业贡献等方面进行考核,是对高校评价的检验与补充;政府发挥对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及企业培育的监督管理作用,综合检验高校及企业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是否合格,研究生是否为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是对研究生教育最高层面的评估。

第二,采取“引进来”策略。高等院校积极引进行业经验丰富的优秀企业导师,参与到研究生实训类课程的教学与指导,引进行业标准,破除仅校内教师进修研究生考核评价的机制。

第三,采取“走出去”战略。鼓励高年级学生利用实践学期或实训课时深入企业和校企实训基地,了解行业标准与现状,为理论和校内实训的学习指明方向。尤其是毕业前集中企业实训阶段,制定更加合理更可行的调研报告模板,做好信息的分析与闭环,充分发挥调研结果对于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与制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予以高度重视,避免社会评价浮于形式。

第四,政府评价更多的是发挥监管和验收的作用,需要加大对政府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切实发挥作用。适当借鉴西方国家在此方面的积极政策。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切实发挥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和评价的推动作用,起到顶层设计和把控的功能,避免高校和行业教师在协同考核中可能会面临的冲突与窘境。

2.4找准工作切入点

若要全面有效的开展研究生基层管理工作,就必须找准工作切入点,即管理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这也是由当前研究生群体的新特点决定的。随着高校研究生逐年扩招,研究生群体的构成也越来越复杂,他们在年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社会经验、生活态度、家庭情况、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研究生群体思维敏捷、独立意识强、文化素质高,对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有更多的需求,更加关注自身的个性发展,显然,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研究生群体的需求。与此同时,研究生群体还存在集体意识淡漠、感情脆弱、缺乏团队精神、自我意识较强等特点。此外,不同于本科生教学,研究生教学主要实行导师负责制。由于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教学特点不同,即使是同一专业的研究生,他们的研究过程、目标和方式也略有差异。而且大部分高校研究生的科研场所与学习时间都不够集中,即便是同一宿舍或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生活节奏也明显不同,这就造成研究生的纪律性与组织性较差,许多集体活动都难以组织。因此,必须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准工作切入点,才能切实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教育事业一直是朝着不断前进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也应该在不断探索中前进。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这必然对从事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的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我们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积极进取,确保教学管理工作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薄海美,张军.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2]张莲美.石油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现状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1).

论文作者:归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  ;  ;  ;  ;  ;  ;  ;  

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探析论文_归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