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耗散结构理论与迁移_移民论文

三峡库区耗散结构理论与迁移_移民论文

耗散结构理论与三峡库区移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库区论文,移民论文,理论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耗散结构理论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像达尔文所主张的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的镶嵌组合到高层次的协调有序,还是象克劳修斯在“热寂说”中所描绘的宇宙因热量均衡和能量均一而呈现一片死寂的未来图景?尽管“热寂说”受到批判和否定,但克劳修斯对“熵”概念的运用以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创立在科学发展史上仍然功不可没。“熵”是对系统混乱状态的描述及混乱程度的计量,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系统中“熵”随时间推移而单调增加的原理,故亦称熵增加定律。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就是在此基础上创立他的“耗散结构论”并荣获诺贝尔奖的。普利高津将系统分为三大类型: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孤立系统与外界环境既无能量交换也无物质交流,因而它是符合熵增加定律的。但开放系统从时空结构上与外界环境保持了密切联系,若能从后者获取足够的负熵流(即能量和物质),就可将系统内部产生的熵不断输出或排放,这些熵表现为余热,残渣或废料。有如地球表层吸收能量高含熵少的光量子(短液辐射);植物从环境中利用光、热、水及各类元素转化能量并贮存能量,植物死亡后又以“残体”形式回归环境;人体吸进新鲜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废气。开放系统就是在这种输入输出过程中耗散其内部的熵,使总熵减少或无序性降低,而使有序性和丰富度极大增强,系统得以发展和不断更新。

耗散结构的形成有三个条件:必须是开放系统;系统远离热力学平衡状态;系统内各要素间存在非线性相干作用机制。在自然界,大气系统、水文系统、生物圈、森林、草场、湖泊都是耗散结构;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生产部门、工厂企业、城市、乡村、社区也是耗散结构。长江三峡工程建设所引起的百万人口大迁移,不论从区域或流域结构层面考察,还是从大量人口的移动过程以及移民的重新安置与社区建设,均表现出明显的耗散结构特征。

2 移民过程引起熵增加

2.1 经济系统熵增加

库区移民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就是移民后能否启动经济发展,能否使移民收入增加,最低标准是能否保持移民前的生活水准。

对于这个根本问题人们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甚至表现出盲目乐观。这种乐观建立在缺乏科学分析的粗略估计上。如有人指出,移民安置区有不少荒地,可以在这些荒地中选择坡度25°以下,条件较好的67万亩加以开发利用;并将耕地中160 万亩低产坡地改造成为高产稳产的梯田,可使产量成倍增加。水库建成以后,还将提供100万亩养殖水面,可用于移民安置等等〔1〕。

2.1.1 三峡库区是一个人口密度较高(达240L/km[2], 为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2倍),人地关系比较紧张的区域。虽然受淹耕地仅占19 县(市)耕地总面积的2.9%,但绝对数量大(耕地35.69万亩,柑桔地7.44万亩),耕地质量高(几乎全是海拨低、 肥力高的沿江农业精华地带)多为粮食主产区和柑桔高产区。在这个地区土地质量对农民生计具有更重要意义,故资源“质量损失”更大于“数量损失”。

2.1.2 移民安置多为就近、上山与后靠。 在移民安置区的所谓“荒地”,严格讲是海拨较高、坡度较大、土壤贫瘠的荒山荒坡。不是这些土地不具有开发价值,而是存在深刻的生态限制。据蓝勇先生的研究,三峡地区土地开发是从东向西,自沿江——近浅山——远深山逐步推进的,至清代乾隆时期就已经形成“低山尽村庄,沟壑无余土”的格局〔2〕。时至今日,真正有良好开发条件的宜农土地, 特别是宜种植业土地基本开发殆尽,由于事关移民安置区的人口承载能力及迁移人口的生存与发展,应对安置区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与分布进行深入细致的定性分析与定量估算,以避免决策失误和措施不当。改造低产坡地不失为挖掘资源潜力之举,但亦须作投入产出分析,即便农田基本建设投资可以移民搬迁费解决,也假设改造后成效显著,产量可成倍增加,但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通货膨胀居高难下,移民的农作物增产后又能增收多少,能否比搬迁之前增收更多?至于水库建成之后自然形成的养殖水面是否能直接交给移民经营管理?按以往经验,大型水库水面养殖是国家统管,中型水库也多如此,移民可以从中得到多少实惠,尚难预料。

按目前移民安置思路,近迁移民,特别是农村移民大多进入附近村镇。而这些村镇的原住居民已将本地资源分配完毕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占有和使用格局。移民到此以后对空间的分享、资源的需求,特别是对耕地、园地、宅基地、自留山的重新分配将动摇并冲击原有的资源配置结构及利益关系结构。普利高津曾将这种冲击和影响称为“涨落”,而小的“涨落”不断积聚可能构成“巨涨落”,使得系统紊乱或熵增加,引起系统结构改变,但改变的方向既可以是良性的更具活力的,也可以是恶性的走向崩溃的。故对原住居民已经形成的经济系统而言,由于他们赖以生存的有限的资源和条件(即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被外来移民所分割和占用(或吸收利用),使原来的有序性受到破坏导致熵的增加和整个系统的“涨落”,原住居民的生产与生活受到直接而深刻的影响。这一现象符合耗散结构理论中的一条基本原则:当B系统从A系统获得能量物质(负熵)又不能给予适当反馈时,B 系统可利用这些能量物质来耗散其内部的正熵,使熵值减低,而A 系统由于输出了并贡献了自己所拥有的能量物质,负熵减少而熵增加。

事实上,搬迁的移民也不愿出现这一局面。作为非自愿的迁移人口,他们为国家的跨世纪工程建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他们的经济系统不仅由于大坝修建而彻底改变,连同他们生存的土地和家园都无私地完全奉献,尽管得到了移民补偿和安置费用(这可以视作价值形态的能量物质),但作为习惯了小农生产方式和乡土亲情的中国农民来说,这一无私奉献意味看很多超过单纯经济意义的损失。何况,他们对自己经济系统的重建及经济发展的前景尚不明了,很多移民心存疑虑。

2.2 生态系统熵增加

如前述,库区移民安置区多为已开发区域,这些原本人地关系紧张的地区在移民涌入后必然加重其生态负荷,而首当其冲的将是山地森林和草被。从整个生态系统看,绿色植被是通过光合作用转化,贮存并转移太阳能的能量转换器和调节器,是地球表层获得负熵流(光热、水、矿物质等)的主要方式,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由于开发历史悠久、开发强度较大,三峡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森林覆盖率从50年代到80年代川东段减少50%左右,鄂西段减少25%,万县地区库区临江面森林覆盖率仅为5.82%。大量移民迁入后,使得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量增加,为获得生存空间并索取生活资料,向高山、斜坡、森林、草被进行垦殖扩种已成必然趋势。而森林砍伐、草场破坏将使绿色植被覆盖率大大降低,也意味着生产系统和人类社会所能获得的太阳能减少。另一方面,如果人类社会系统只是一味地从生态系统夺能取量和物质,而不进行适当补偿及有效保护,必然致使生态系统的总熵增加,生态功能削弱,生产能力大幅度降低。

与此同时,由于库区人口的突然剧增,将大大增加库区范围的高熵低能物质,产生直接的熵增过程。其一是三峡库区虽然地质构造较稳定,但地质条件复杂,危险岩体多,已经查实的崩塌、滑坡共404 处之多,体积超过100万m[3]的崩塌滑坡体就有140个。在工程建设及移民搬迁过程中,也可能因人为因素诱发地质灾害。这些高熵物质有害无利:既可能影响库岸的稳定性,又可能形成险滩阻碍船舶航行。其二是破坏植被,陡坡种植可能引起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使水库泥沙量大大增加,影响水库运行及使用寿命。其三是库区工地人口密集,容易诱发流行病和传染病。人口的迁移也可能使地方病随之蔓延,或使移民受到安置区地方病的影响,特别是地氟病,甲状腺肿大和克山病在三峡库区较为流行。其四由于地方工业及乡镇企业发展,尤其利用本地资源的磷化工、冶炼、造纸行业,为三峡工程建设配套服务的建材、机械、食品工业的大力发展,势必造成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污染,影响库区的旅游景观、水面养殖以及库岸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此外为了迅速提高粮食和农作物产量,人们不得不增加农田化肥、农药使用量,形成农业污染源并导致土壤结构的破坏及农业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

移民搬迁使生存空间缩小,人均资源拥有量降低,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增大。如果长期对生态系统只取不予,甚至破坏生态系统的基础结构——森林草被系统,造成系统内总熵不断增加,必然会干扰并减弱系统的生态功能,使之难以进行有效的自组织和自调节。反过来,人类社会可能就要面对自己所造成的生态后果并深受其害。

2.3 社会系统熵增加

移民动迁后,不论是近迁还是远迁,都有一个适应新环境的过程:新的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产活动;新的社会环境或社区环境——则直接关系到移民的交往、联络以致全部的精神生活。作为就近安置的移民,自然环境及生产习惯、生产方式都变化不大,只是生存空间和资源的安排问题;社会环境的各方面,如语言、礼仪风俗、文化背景、生活习惯都相差不大,应该比较容易适应。但对于原住居民而言,移民毕竞是“外来户”,要取得原住居民的认同并被其接受,也非易事。如若由于利益冲突而产生摩擦,对于移民十分不利,既因为他们是外来者,也由于他们势单力薄,在宗族观念犹存的中国农村,移民家庭可能会感到孤立无援,而对远迁居民来说,他们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可能困难得多。自然环境可能有很大改变,生产与生活均不习惯。如从长江葛洲坝迁至湖北枝城董市镇的居民,他们不仅对于平原的耕作方式、生产安排不适应,就连烧火做饭也不习惯;原来身居山区,木柴多火力猛,做饭既快且便;平原地区烧麦草、棉杆、稻草,而且经常不够烧。如果收成较好,经济上有保障,移民境遇就比较好。要是遇上自然灾害,作物歉收,生计无着,或是由于家族冲突、邻里纠纷,人际关系隔膜。移民很容易怀念故土乡亲,失落感越发加重,有的举家返迁,有的上诉告状,我国大型水库库区移民,如新安江水库、丹江水库均出现过类似情形。

百万人口大迁移,大流动本身就蕴含不少动荡因素及不可测因素,给移民安置工作及就业安排带来很大难度。原属城镇居民的移民可在新建市区和城镇重操旧业,保持商品粮户口和城镇居民身份,故大多数都由国家安排,就业基本有保障。而约占移民劳动力一半以上的农村劳动者既难以改变农民身份(有不少人对此曾经满怀希望,事实上也解决了一部分),也难以得到妥善安置。因为农村劳动力中约有30%或更多属于过剩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多数年纪较轻,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大多只适于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路狭窄。加之库区移民周期较长,这部分劳动力呈不断扩张之势,使得对他们的就业安排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生态问题。如果能够从政策上引导,措施上疏通,合理安排,人尽其才,他们可以成为三峡工程建设及库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如若安置不好,处理不当,则可能成为移民过程中的不安定因素,甚至会引起移民社会群体的动荡及社会系统的紊乱,不仅影响移民安置工作的有序进行,而且事关整个三峡工程建设的大局。

三峡库区于数年前开始移民试点工作。实践证明试点成功的,其经验是值得借鉴并推广的。但试点毕竞限于较少的人口,较小的范围和不大的规模,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三峡工程在规模上是史无前例的、又适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对各个方面可能发生的问题都应该有足够的估计和充分的准备。何况人口迁移过程中,难免潜伏着大大小小的事故引发因素:如移民与原住居民的矛盾,移民对政府的期望与现实的差距,移民之间的摩擦,移民管理官员的失职或简单粗暴,迁移过程中的天灾人祸,以及其它难以预计的偶发事件等等。

3 移民过程的熵减少

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难度及复杂程度并不亚于工程建设本身,如果说工程设施建设是一个硬件系统,具有鲜明技术性的话,移民工作则是带有浓厚政治、经济色彩,具有深刻社会和生态意义的软件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讲,移民工作的成败与否是三峡工程建设的关键,这是一个巨大系统工程的两个方面。

库区移民的系统工程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和耗散结构,既然存在熵增加的原因与过程,也就有熵减少的方法与手段,因为它毕竞是一个人类社会系统,一个可操作可控制系统。三峡库区总体上环境比较封闭,经济比较落后,社会进步缓慢。三峡大坝建设为库区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人口移动可使“动中生变”,“动中藏机”,在“动”与“静”之间图发展,在“稳”与“不稳”中求有序。故在移民过程中减少熵值的途径主要有以下方面:

3.1 增加负熵流

资金流:三峡工程移民计划投资185亿元, 虽然带有明确的经济赔偿和弥补损失的性质,但其目的并不仅限于此。以前的库区移民虽然也有大笔移民补偿费,但多为一次性发放,只管给移民发钱而不管移民自身的发展,以致造成不少的社会隐患。三峡库区移民要改变这种投资补偿方式,移民资金除用于搬迁、安家的耗费之外,应将更多的部分用于生产方面:农业土地改良,农田基本建设,桔园茶园兴建,为工地提供农副产品的生产,为工程配套的各类加工业及服务产业。把移民资金用于培养移民的发展能力上面,如技术推广,人才培训、基础教育普及等等。同时还可利用库区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内引外联,吸引外部资金,开发库区资源,使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形成强大的负熵流,通过发展生产,重建家园,移民的生产与生活走向正轨,恢复生机与活力;通过环境整治,生态建设,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高熵物质输入,并耗散库区内部因长期投入不足而积累的“熵”。

信息流:是政策信息、观念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体。国家已决定对三峡库区实行开放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在很多方面甚至比沿海地区更为有利。正确的政策导向已引起海内外关注,不少投资者和外商均有意投资三峡,承包工程,开发库区,这一举措必将产生良好的政策效应和连锁反应,从实质上推动库区经济增长及社会进步过程。

库区对外开放及移民流动,必然引起移民文化整合及新的价值观建立。外来文化对移民的持续冲击,包括生活方式、消费习惯、行为举止都有影响,而对年轻一辈移民的影响尤甚。尽管存在一定的负面作用,但对移民开阔视野接受知识、重新择业、发展自身均是利大于弊。如果把移民群体作为一个系统来看,不论是由于开放而接受愈来愈多的新鲜观念,接触形形色色的外来社会群体,还是他们走出原有的狭小范围迁往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他们原有的价值体系和思想观念或多或少地都会受到冲击和影响,他们必将接受一些现代思想、先进技术和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思维方式,事实上就是一个社会文化的整合过程,这有利于移民本身弃旧图新,有利于移民社会系统的熵减少。当然,在此过程中,应注重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及设施更新,对宣传、舆论、教育进行正确引导。

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管理信息都是库区经济系统所非常必要的。对长期比较封闭、技术管理水平落后的广大三峡库区而言,要用足用活国家所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要在市场经济中选择好发展的方向,真正促进库区持续稳定发展,引进先进技术,推广实用技术,掌握大量市场信息,加强生产环节的有效管理都是相当重要的,而工程建设及人口迁移提供了引进的时机和条件。

人才流:三峡大坝建设将吸引成千上万的建设大军,也将有各层次各专业的大批智力型人才涌入库区。他们不仅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工程本身的建设,也将为库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如资源考察、技术咨询、生产指导,人才培训等等。

3.2 疏导耗散渠道

要使系统熵值降低,不仅要自外部引入高质量的负熵以抵消并耗散内部熵,还须使内部熵得以顺利排出,才可达到熵减少之目的。

从经济系统看,关键在于使移民生产定位,利用移民投资启动库区经济,使移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这就必须解决移民与原住居民的空间及资源的重新分配问题。既可以新开荒地建设农田和桔园,也可在资源相对丰裕区域多安置移民,并可考虑适当给予原住居民以补偿或某些方面的优惠,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为了减轻移民,尤其农村移民的负担,应在税收政策、粮食统购、生产资料供应等方面给予较大优惠,严禁对移民的乱摊派和乱收费,尽力解决移民生产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避免因生产资料涨价,农作物歉收而引起的不满情绪。对特别困难的安置区和移民户要给予重点扶贫资助和信贷支持。

水库建成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有不可改变的方面,如对耕地之淹没,对部分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淹没,还有珍贵生物种类可能灭绝等虽然势所难免,还应尽力设法抢救并加以保护。对影响严重的问题如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沙增加要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控制和防范,减轻其对库区环境的不良作用。对具有潜在影响的地方疾病、水体污染、诱发水库地震等问题要引起重视,加强监测,以防患于未然。

移民社会群体的动态既要加强社会生态学和移民心理学研究,更重要的还在于切切实实为移民着想,充分考虑他们的损失及正当的权益。组织好移民生产及家园重建,使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利用当地资源及工程建设提供的工作机会,广开就业门路,要妥善安置移民就业;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及配套,为移民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

3.3 重建低熵社区

三峡工程建设对于库区移民既是机会,又是挑战。应该抓住这一良好的发展机遇,建立经济逐步繁荣,社会不断进步,生态环境渐趋改善的移民安置区。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特别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人口控制:由第二节分析可见,不论经济系统、生态系统还是社会系统,其内部的熵增或紊乱都无不与人口变量,与移民规模及结构密切相关。由工程总体规模及水库淹没面积所决定的移民数量是固定的且难以改变的。但在工程开工、移民动迁过程中人口可能增加。尤其是家庭人口增多可以得到较多搬迁费,或搬迁过程中较难进行有效的计划生育管理,都可能使移民数量膨胀甚至超过预期估计。虽然人口和劳动力增加有利于生产发展,但在三峡库区这样一个特殊的移民安置区,移民人口过快增长要占据更大空间,消耗更多资源,必将增加就业安排的难度、社会控制的难度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因此进行有效的人口控制是重建低熵社区的前提条件。

人际关系:迁移过程及移民安置后,必然产生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以往的库区移民主要是考虑经济补偿,连生产安排及移民自身发展都较少顾及,根本谈不上移民群体关系这种深层次的社会生态问题。但这无疑是引起移民心理不稳定的重要方面之一。特别是当经济问题(生产或经营不成功,收入难以提高)与人际关系问题(移民难以进入原住居民的交往圈,移民之间的戒备与隔阂,文化背景不同及生活习惯差异造成的摩擦与冲突等)相互叠加的时候,移民对生活预期的失望乃至绝望,对以前安定生活的怀念,对现状的深深不满及对未来缺乏信心,都很容易在移民中产生共鸣及连锁反应,故不能对此掉以轻心,而应该把工作做得更加深入细致,政策上引导、经济上扶持、思想上疏通,缓和冲突,化解矛盾,使移民和原住居民、移民与移民之间尽快相互了解,彼此接受,建立团结互助、和谐融洽,既保持传统文化美德,又具有现代气息与活力的新型移民社区。

社会保障:借鉴国内外经验,在移民安置区全面推行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低熵移民社区的关键措施之一。社会保障必须从移民规划制定、移民迁移过程,移民安置之后各个环节加以保证。可考虑从移民搬迁费和水利枢纽发电收入中各提取一部分,作为移民社会保障基金。可分列为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教育基金搬迁损失保险、责任事故赔偿、特别困难补助、计划生育奖励等几大部分,照顾移民社会的各个阶层,采取各种有效方式,使移民劳力可以就业,子女可以读书,有病能治,老有所养。切实保护移民利益、培育发展能力,不仅使他们能够安身立命,更使他们安心生产、舒心生活。

注释:

〔1〕徐一心,关于三峡工程的几个令人关注的问题。自然杂志,15 卷11期。〔2〕蓝勇,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的人口迁移和经济开发。经济地理, 12卷4期

标签:;  ;  ;  ;  

三峡库区耗散结构理论与迁移_移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