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滴剂预防小儿活动性佝偻病疗效观察论文_吕亚

吕亚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妇幼保健所 211100)

【摘要】目的 观察维生素D滴剂预防小儿活动性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20例活动性佝偻病患儿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两组均给予母乳喂养和每天早晚晒太阳宣传指导,观察组在母乳喂养和每天早晚晒太阳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滴剂口服,对照组只进行母乳喂养和每天早晚晒太阳宣传指导,没有口服维生素D滴剂。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效果更好(P<0.05),预防有效103例,总有效率达93.64%;对照组预防有效59例,总有效率达53.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维生素D滴剂预防小儿活动性佝偻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 维生素D滴剂 活动性佝偻病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97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241-02

活动性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典型的表现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和骨组织矿化不全,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矿化不全,则表现为骨质软化症。婴幼儿特别是小婴儿是高危人群,早产儿,人工喂养儿,日照不足,生长速度快,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以及疾病影响均为活动性佝偻病的高危因素。补充维生素D滴剂是预防小儿活动性佝偻病的关键之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科门诊2012年1月—2012年8月诊断为活动性佝偻病的22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10例2组,两组在性别、年龄、主要症状和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口服维生素D滴剂(厦门星鲨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35021450)足月儿:生后两周开始口服,每天400IU,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两周开始口服,每天800IU,3个月后口服:每天400IU。4周为一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记录预防前后患儿的临床表现(睡眠情况、夜惊、多汗、颅骨软化、枕秃等),体重、身长、喂养情况、患病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

1.3 疗效判断

220例患儿均符合活动性佝偻病的诊断标准。(1)预防有效:口服维生素D滴剂2个疗程(8周)后,没有出现活动性佝偻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2)预防无效:口服维生素D滴剂2个疗程(8周)后,出现活动性佝偻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2. 结果

2.1 两组8周后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3.64%,对照组总有效率5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一。

表 一

*

2.2 两组8周后比较,观察组效果更好(P<0.05),基本上没有出现活动性佝偻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大多数无任何不良反应,只有少数小儿对维生素D滴剂胃肠道反应重,口服效果差,加上存在活动性佝偻病的高危因素,才会出现活动性佝偻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照组大多数小儿出现活动性佝偻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只有少数小儿坚持母乳喂养和每天早晚晒太阳同时没有活动性佝偻病的高危因素,才没有出现活动性佝偻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3. 讨论

由于活动性佝偻病是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首先我们在门诊工作中,要大力宣传母乳喂养,降低早产低体重儿的出生率,指导母亲尤其是冬季出生的小儿每天紫外线照射2小时,同时补充维生素D滴剂足月儿:生后两周开始口服,每天400IU;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两周开始口服,每天800IU,3个月后口服,每天400IU,4周为一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比较,由于观察组服用维生素D滴剂预防活动性佝偻病,观察组的预防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同时不良反应较少,这样大大降低了活动性佝偻病的发病率,因此,维生素D滴剂预防小儿活动性佝偻病在儿保门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万海燕.培菲康、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J].上海医药,2006,27(9):409-410.

[2]王晓波,魏艳君.婴幼儿腹泻的中医治疗[J].内蒙古中医药,2006,25(6):25-26.

论文作者:吕亚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4

标签:;  ;  ;  ;  ;  ;  ;  ;  

维生素D滴剂预防小儿活动性佝偻病疗效观察论文_吕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