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教师科学素养及其培养策略论文_戚梦蝶

(绍兴市柯桥区齐贤中心幼儿园,浙江 绍兴 312065)

摘要:培养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提高我国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开发我国的人才资源,更是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需要。针对不同年龄幼儿教师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围绕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丰富科学知识,掌握正确的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从而完成培养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水平的目标,以期达到最终的目的——提高我国国民的科学素养水平,发展国家实力。

关键词:不同年龄段;幼儿教师;科学素养;问题;策略

一、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培养意义

(一)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科学素养

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陈鸥认为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广泛、丰富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有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热爱科学,对科学现象好奇而执着,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培养科学素养的意义

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幼儿的科学教育的基础能力,对未来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影响重大。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所以,培养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具有深远意义。

二、幼儿教师科学素养调查现状与分析

(一)调查现状

1、调查目的

幼儿教师的工作十分细致,不但要促进幼儿科学知识、智能的发展,还需要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和求知欲,逐步培养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许许多多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的幼儿教师投身到幼儿教育事业当中去,他们影响着新一代公民的科学素养的起点的高低。笔者认为,只有清楚了解当前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的现状,才能对症下药,制定相关的培养策略,以解燃眉之急。

2、调查设计

问卷调查;本问卷借鉴国内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根据所了解的科学素养的内涵,参考了许多相关的问卷,并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科学理论知识,编制了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调查问卷。

3、调查实施

(1)研究对象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绍兴市柯桥区的幼儿教师作为调查对象,统共发放了2000份问卷,收回了1520份,回收率达到76%。

(2)研究工具

问卷分为四个部分:基本信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除去基本信息,统共有29道题目,其中,科学知识有15道题目,科学方法有5道题目,科学态度有9道题目。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采用两点记分,即答对得 1 分,答错得 0 分;而科学态度采用三点记分,“不同意”得1分,“同意”得2分,“非常同意”得 3分。

(3)研究方法

统计不同年龄的幼儿教师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三方面的平均得分,并计算出科学素养的平均得分。

4、研究结果

观察表3,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教师科学素养平均得分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素养等方面存在差异。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态度方面,20~30岁幼儿教师的平均得分高于31~40岁和41岁以上两个年龄阶段幼儿教师的平均得分,而31~40岁幼儿教师的平均得分又高于41岁以上幼儿教师,所以越年轻的幼儿教师掌握的科学知识多于年龄较大的幼儿教师;在科学态度上,31~40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教师平均得分高于20~31岁和41岁以上两个年龄阶段幼儿教师。而在科学素养的平均得分上,20~30岁幼儿教师平均得分高于其余两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教师的平均得分。

(二)研究分析

通过采集的大量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并进行比较并得出最终的结果。

在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的得分中可看出,越年轻的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水平越高于年龄较大的幼儿教师,因为年纪轻的幼儿教师毕竟刚刚从校毕业,记忆力也相对较好,学习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相对不错,较之于年纪较大的幼儿教师,这就是一大优势;至于在科学方法的平均得分上,31~40岁和41岁以上两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教师分数更高于20~31岁幼儿教师,笔者认为,主要是年纪较大的幼儿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其教学经验更优于年纪轻的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科学方法的频率也会高于年轻的幼儿教师,更加老练成熟。但从总得分上比较,年轻的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水平还是较高于年纪大的幼儿教师,主要是因为年轻教师对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好,记忆更新能力强,掌握知识的能力更优。

三、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1 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教师要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效指导儿童进行科学探索,要求教师扮演四种教学角色:促进者、激发者、咨询者、榜样示范者。”[3]所以,幼儿教师不同于其他一般教师,培养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必须从幼儿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着手,从学前教育有关的幼儿科学领域的目标分析,并结合幼儿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来提出建议。

(一)知识方面

科学知识的缺乏容易局限幼儿教师开展科学教学活动,影响其思维的发散,阻碍与幼儿进行有关科学方面知识与活动的互动,甚至错误引导幼儿对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现象或问题的认知,所以,幼儿教师首先必须储备充实的科学知识,打下结实的理论基础。

(二)能力方面

笔者认为,根据3~6岁幼儿的发展特点,幼儿教师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往往是直观浅显的、具体形象的,且活动过程往往也是生动形象的,同时在幼儿的学习与活动中,幼儿教师需要布置一个适合该年龄阶段幼儿的活动环境,提供相应的活动材料。对此,笔者认为,一个幼儿教师应该具备二个能力:培养幼儿教师敏锐的洞察能力和培养幼儿教师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正确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从调查中不难发现,当今许多幼儿教师对于科学素养的认知存在偏差,他们许多时候,并没有正视科学素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这种错误的认知,正是导致他们科学素养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幼儿园改革课程,每星期增设科学教育活动,幼儿园增加开展科学游戏活动的次数

四、结论与思考

时代总是在不断进步的,教育事业如今亦是如火如荼地发展,人们对幼儿教师甚至是其他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顺应时代的潮流,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自然需要不断提高,因此,培养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的策略已经是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笔者翻阅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结论,又通过问卷调查采集数据分析整理,发现我国幼儿教师在这个问题上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笔者所进行调查的地域毕竟狭小,所选取的幼儿园在全国也不一定具有代表性,因此,最后提出有关培养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策略难免存在偏颇。

参考文献

[1] 王月莲.现代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科学素养[J].文教资料,(第21期).

[2] 王素菊.试析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J].中国科技论坛,2007,(第三期)140-144页 共5页.

[3]丽.关于提高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有效策略的几点建议[J].知识经济,2014,(第9期).

论文作者:戚梦蝶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  ;  ;  ;  ;  ;  ;  ;  

论幼儿教师科学素养及其培养策略论文_戚梦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