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及其联合缬沙坦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效果的临床比较论文_陈玉莲

胺碘酮及其联合缬沙坦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效果的临床比较论文_陈玉莲

陈玉莲

(白城市医院 吉林 白城 137000)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090-02

按持续时间可将心房颤动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持续性心房颤动指持续7d以上,需要药物或电击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者,易发生心力衰竭。房颤时心房无收缩力,血流动力学紊乱,易发生附壁血栓,导致体循环和肺循环栓塞,其中以脑栓塞和肢体动脉栓塞为多见。本院采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并与单用胺碘酮治疗作对照,结果表明联合用药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应用胺碘酮及其联合缬沙坦治疗的、具有可比性的102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等确诊,但排除低血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激综合征、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心功能Ⅲ级以上、严重肝肾衰竭。

对照组41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0例;年龄介于37~76岁之间,中位年龄58岁;联合用药组61例患者中,男性45例,女16例;年龄介于35~79岁之间,中位57岁;患者病程均在6个月以上,无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两组患者的性别组成、平均年龄和病程、原发疾病构成以及病情等因素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和原发疾病

患者均出现心悸、胸闷与惊慌以及程度不同的头晕、乏力、心率增快等临床表现。

对照组41患者的原发疾病包括冠心病17例,高心病9例,风心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特发性心肌病2例,甲亢性心脏病1例。联合用药组61患者的原发疾病包括冠心病25例,高心病14例,风心病10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特发性心肌病和甲亢性心脏病各3例。

1.3 治疗方法

患者原发疾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

对照组患者口服胺碘酮200mg/次,3次/d,治疗1周;第2周减至2次/d;第3周减至1次/d,维持治疗。

联合用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缬沙坦80mg/次,1次/d。使患者静息时心室率控制在60~90次/min,活动后心室率控制在120次/min以下。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用药后48h、72h、1周和1年心律转复和窦性心律维持情况,做心脏超声、12导联心电图检查和其他必要辅助检查,同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随访1年。

1.5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其判定标准分别为:①用药后静息状态平均心率维持于60~80/min之间,轻度活动后心率在120/min以下,此类患者判定为显效。②平均心率及运动时心率较用药前减少30%~50%以上,此类患者判定为有效。伞达不到上述标准,此类患者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观察例数×100%。

1.6 统计学法

应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卡方检验比较患者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和总有效率的比较

联合用药组患者中,显效42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44%;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61%,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 两组疗效的比较

组别 显效有效无效

联合用药组42 15 4

对照组 19 12 10

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优于对照组。

2.2不良反应的观察

患者服药后,血常规和肝功能检查均无异常改变,6例联合用药组患者出现头晕、恶心、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持续时间较短,未减量或停药即恢复,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与高血压、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瓣膜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亢以及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或代谢紊乱、严重感染等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不断增加。相当多患者以持续性房颤维持终身,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致中风致残的发生率是其他病因的5倍,病死率是无房颤者的2倍。

研究表明,以心律失常等各种原因死亡为一级终点,维持窦性心律与心室率控制两者等效,所以应将心室率控制列为一线干预对策。心室率控制以药物为主,包括洋地黄类、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等药物[1]。

洋地黄类药物起拟迷走神经作用,使房室传导延缓,不应期延长,心室率减慢,能较好地控制静息心室率,但对活动后心室率的控制效果差。

胺碘酮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减慢窦性及交界性心率,不增宽QRS波,无负性肌力作用,是较强的非竞争性α和β受体阻滞药。其中重要的作用是对钾通道的阻滞,可减慢心肌的复极化,从而延长动作电位和不应期,阻止激动的扩散。所以胺碘酮在维持窦律方面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心房颤动复律后,单用胺碘酮1年窦性心律维持率在60%~75%[2],与本文相符。应注意胺碘酮是含碘呋喃衍生物,大量摄入碘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等表现[3]。

缬沙坦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呈竞争性拮抗,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长期使用有缓慢降压作用。缬沙坦还有降低左室舒张末容积,影响心血管重构,逆转和改善血管内皮,恢复血管正常结构和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作用。

有左心房增大和二尖瓣病变者的持续性房颤,可引起体循环栓塞,此时均应考虑长期用华法林抗凝。

应用直流电击可治疗持续性房颤。因少数持续性房颤病人应用Ia或Ic类抗心律失常药或胺碘酮可转为窦性心律。此时直流电击复律是最佳的治疗策略。在选择性电击复律前,如房颤已持续48h以上,应先服抗凝药3周以上,以减轻栓塞的危险。通过胸部前后两块电极板,用直流电100~400瓦秒作电击复律。房颤持续时间在6月以上,心房愈大,所属心脏疾病愈严重,复律的成功率愈低。复律后如心脏疾患无变化,房颤复发率高。尽管奎尼丁和普鲁卡因酰胺仍用于维持窦性心律,但电击复律后用上述药物未必能防止房颤复发。双异丙吡胺,胺碘酮和Ic类药物可能更有效,利弊随具体病人而不同。

偶尔房颤率很快,用药无效,可用射频作房室结消融阻断房室结传导[4],这可能需植入永久性起搏器。这种持续性房颤的治疗可使左室功能受损的病人得益,房颤率的控制可用选择性射频导管对房室结输入端消融损伤大小来完成。这种治疗方法可使75%的患者成功而不需要安装起搏器。如该技术失败造成完全性房室阻滞,则需安装起搏器。

持续性房颤患者生活中应注意:戒烟,限制饮酒,限制或不用咖啡因,有的可能需要避免食用含咖啡因的物质和服用一些非处方用药,服用某些治疗咳嗽或者感冒药物前应当询问医生或阅读说明书,谨慎使用。

本文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患者中,显效42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44%;对照组患者中,分别为19例、12例和10例,总有效率为75.61%,两组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持续性房颤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可能与改善心房结构重构,减少左心房和左心室舒张期内径有关[5]。

【参考文献】

[1] 吴永全,贾三庆.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4,10(7):688-691.

[2] 林风霞,薛继健.氯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3):100-101.

[3] 蒋文平,杨向军.胺碘酮应用指南解读[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5,19(1):16-18.

[4] 刘强.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治疗中双房消融和左房消融术后房颤短期复发率的回顾性分析[D].浙江大学医学院,2009.

[5] 辛卫朋.持续性心房颤动的药物综合治疗[D].南方医科大学,2012.

论文作者:陈玉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30

标签:;  ;  ;  ;  ;  ;  ;  ;  

胺碘酮及其联合缬沙坦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效果的临床比较论文_陈玉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