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田间管理要点论文_武福平

大豆田间管理要点论文_武福平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农林管理所 150000

摘要:大豆属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干豆称为黄豆,青鲜豆称毛豆。大豆是短日照、喜温、需水较多。大豆是我国当前供求矛盾最为突出的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植物蛋白质来源。开展大事高效栽培对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大豆产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豆;田间;管理

1.田间管理要点

①补种和间苗 当幼苗出土后,应及时进行查苗补苗,以保证全苗间苗宜早,一般以子叶展开时间苗效果最好。如果苗期虫害严重时,可适当晚定苗。

②中耕除草 应根据豆苗生育状况及田间杂草多少而定进行2~3次中耕。第一次中耕以第一片真叶出现时为宜,中耕深度不宜超过3.5厘米;第二次中耕可在出现3~4片复叶,子叶发黄时进行,深度为4.5厘米;第三次中耕一般在苗高20厘米左右时,开花前进行,宜浅耕,并结全培土,培土高度以略高于子叶节为准。

③水分管理 苗期需水量少、随着植株生长加快,需水量相应增多,这时若遇干旱,必须及时灌水;鼓粒到完熟期,需水较少,但此时受旱,会使秕粒增多,百粒重降低。当出现萎蔫现象时,就应及时灌水。水源缺乏的地块,可采用清粪水浇灌;水源条件好的最好用喷灌。大豆在幼苗期和鼓粒成熟期较怕涝,生长过程中也经不起长时间淹水,必须注意开沟排水。

④摘心打叶控制徒长 摘心能促进早熟,增加荚数和粒重,在开花盛期或末期,摘去黄尖1~3厘米为宜。当出现徒长趋势,郁闭严重时,将行间重叠的叶片适当削去部分,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防止植株徒长倒伏,增加荚和粒重。

2.、栽培方法

2.1种子准备

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 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是大豆生产的前提、是内因。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肥力等)、生产水平和品种的生态类型选择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高产的优质大豆品种。要克服盲目引种,不要把外地高产田或信息及有些新闻媒介推销的品种甚至品系没经科学分析和试验,盲目的大量引种和应用,否则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做到因地制宜种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种子精选:播前选种是提高种子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种子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大豆的苗齐、苗壮、苗全。“母大子肥”,粒大而整齐的种子能增产一成左右。因而,在播种前必须进行人工粒选或选种器精选种子。

2.3整地技术

合理耕翻整地能熟化土壤,蓄水保墒,并能消灭杂草和减轻病虫危害,是大豆苗全苗壮的基础。大豆是直根系作物,大豆根系及其根瘤在土壤结构上虚下实,土壤容重不超过1.2g/cm3,含水量在20%以上时,才能良好发育。因此合理耕翻,精细整地创造一个良好的耕层构造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重迎茬地块。

其方法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特点、生产条件及茬口等灵活运用。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采用伏秋翻同时深松或旋耕同时深松,或耙茬深松。耕翻深度18~20cm、翻耙结合,无大土块和暗坷垃,耙茬深度12~15cm,深松深度25cm以上;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拣净茬子,耙深12~15cm。对于垄作大豆在伏秋整地的同时要起好垄,达到待播状态。春整地的玉米茬要顶浆扣垄并镇压;有深翻深松基础的玉米茬、高粱茬,早春拿净茬子并耢平茬坑,也可以采取秋季灭茬起垄镇压一次完成作业,灭茬深度10~15cm,粉碎根茬长度5~6cm。实施秸秆粉碎还田地块,采取秸秆覆盖或耙地处理,秸秆粉碎率98%以上,秸秆长度为5~10cm。有条件的采用全方位深松机,进行全方位深松,深松深度40~50cm。

2.4播种方法:播种前将大豆晾晒、筛选,去掉硬粒、杂粒、病粒、秕粒、虫 蛀粒。之后根瘤菌拌种,方法:将根瘤菌粉倒人少量清水中,搅均匀之后拌种阴干。根瘤菌粉可以从上年大豆植株中选留根瘤多的植棵,风干,用时将根菌摘下,磨成菌粉即可。一般拌种可增产6%一12%。

2.5施肥:深耕细耙,上虚下实。通常每亩施用农家肥15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结合整地施入耕作层。以施用氮、磷、钾(14:6:5)复合肥对玉米和大豆的增产效果都较好。播种时亩用硝酸铵5~8公斤,过磷酸钙10~15公斤作种肥,窝施,做到种、肥隔离。在肥力较低,苗长势较弱地块,可在幼苗到分枝期轻施一次苗肥,亩施硫酸铵5公斤左右,或腐熟人畜粪水1000公斤左右,过磷酸钙10公斤。

3、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有:细菌性斑点病、叶烧病、霜霉病、花叶病等,防治方法主要是以防为主,即采用农业防治,如选用抗病耐病品种,使用无病种子,特别是实行合理轮作换茬等措施。

常见虫害有:蚜虫、大豆食心虫、豆荚螟等。防治蚜虫要注意早发现,早防治,把蚜虫消灭在点片发生阶段;当全田发生后,用40%乐果乳剂1500~2000倍液,亩用50~70公斤药液进行防治。防治豆荚螟和食心虫方法相同,可每亩用1.5%杀螟松粉剂2公斤喷粉;也可用50%的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每亩用50~75公斤药液喷施。

论文作者:武福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  ;  ;  ;  ;  ;  ;  ;  

大豆田间管理要点论文_武福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