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医院感染分析论文_孙明华,马常英,高月

齐齐哈尔第一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医院感染因素。方法 235例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症状、接受的诊断及治疗情况、发生医院感染的时间以及部位、所感染的病原菌的种类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做整理归纳分析。结果 235例患者54例并发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2.9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为42.59%,医院感染率与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数呈负性相关性。结论 恶性肿瘤放疗、化疗后骨髓抑制,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导致医院感染,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控制易感因素。

关键词:恶性肿瘤;放化疗;医院感染;分析

肿瘤是由各种致癌因素导致的细胞克隆性异常增生病变,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一般良性肿瘤行手术治疗即可治愈,而恶性肿瘤患者需在手术基础上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化疗可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因此在住院期间易发生感染,尤其是老年恶性肿瘤患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8月~2014年8月本院各科收治的235例接受过放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5例,女70例,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57.4±6.3)岁,住院时间0.5~6个月,平均住院时间2.7个月;235例恶性肿瘤患者中肝癌患者39例、食管癌26例、胃癌23例、肺癌33例、肠癌13例、乳腺癌26例、鼻咽癌14例、喉癌17例、淋巴癌11例、子宫内膜癌23例、胰腺癌10例。

1.2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系统调查分析,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症状、接受的诊断及治疗情况、发生医院感染的时间以及部位、所感染的病原菌的种类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做整理归纳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本研究中235例接受放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中5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2.98%,本研究中男165例,感染37例(22.42%);女70例,感染15例(24.29%),结果显示,医院感染率与与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2.2 患者感染部位分布情况 本组研究中,患者发生感染的部位主要包括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软组织等部位。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情况较为常见,发病率为42.59%,其次,为消化道感染,感染率为20.37%。

2.3 患者病原菌种类及分布情况 本组研究54例患者中共检出7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4株,占19.72%,主要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36株,占50.70%,主要菌种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大肠埃希杆菌;真菌21株,占29.58%,主要菌种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

病菌名称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

百分比14(19.72%)36(50.70)21(29.58%)

3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疾病的发病水平的原因:(1)自身因素:恶性肿瘤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自身抵抗力差,治疗中常采用免疫抑制剂及抗癌药物等抑制和损害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削弱了机体对感染的防御能力,易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2)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因化疗药物及免疫抑制剂对呼吸道纤毛黏液系统、IgA、及纤维素等细菌清除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破坏作用。因此,肺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机会相应增加。(3),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为真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主要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及不合理使用,使某些无致病力的条件致病菌产生致病力,造成菌群失调性感染。

4 防范措施

4.1 合理使用抗生素

肿瘤的长期治疗中免不了要用抗生素。抗生素的长期应用不仅可导致体内菌种耐药性的产生,也可导致正常菌种的生态失衡。因此,肿瘤患者在应用抗生素时应慎之又慎,要针对致病菌选用针对性强的高活性/低毒杀菌剂,避免滥用抗生素,并应尽早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以防菌群失调和耐药性的产生。

4.2 防止多源性感染

医院感染为多源因素所致,如医源性的各种操作,侵袭性检查,内源性的基础疾病与免疫功能,外源性的患者家属亲近,患者之间的交往,医院环境的污染等。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医务人员不仅要做到自身保洁,提高医护质量,而且对各种仪器检查一定要认真细致,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操作,提高无菌观念,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对各种留置管道要定期更换,尽量缩短住院时间,严防医源性和交叉感染。同时要做好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卫生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家属的自身防病意识,协助医院搞好环境卫生及环境检测工作,防止多源性感染。

4.3 加强防护与隔离做好环境监测与消毒

免疫功能低下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共性之一。特别是长期大剂量的放疗或化疗所产生的骨髓抑制和皮肤黏膜的损伤,更易产生医院感染。因此,应加强防护,保护皮肤黏膜的完整与清洁,防止皮肤黏膜损伤。对长期卧床有褥疮倾向的患者可用安尔碘轻揉涂擦局部,以防褥疮感染。对白细胞减少患者,应及时隔离,减少探视及陪护人员,严把饮食质量关,严格无菌要求,对有感染倾向的患者应及时做好相关病源学的监测与培养,以防漏诊或误诊。严把病区内环境监测质量关,做好消毒前后的细菌培养与登记,确保病区内环境清洁,保证患者的治疗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朱波,王英,陈艳华.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医院感染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2421.

[2]谢玉平,叶茂林,方平.3630例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5):651-652.

[3]郑玉群.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1):1556-1557.

[4]赵丽,孙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6):1302.

[5]李源,孙代艳,丁国萍.1222 例医院感染病例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3):438 -439.

[6]薛春丽,李伟玲,申春燕.老年肿瘤放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8):4391-4393.

[7]邓先芳,付秀全,谭鸿,等.734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分析[J].西部医学,2010,22(6):1081-1083.

[8]杨金丽,朱萍儿.肿瘤放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3):5249-5251.

论文作者:孙明华,马常英,高月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  ;  ;  ;  ;  ;  ;  ;  

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医院感染分析论文_孙明华,马常英,高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