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人民医院 637300
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时间的起止为2016年9月~2017年8月,其患者例数为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预见性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压疮患者明显比对照组的少,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压疮愈合天数也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评估患者压疮危险因素,并对其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能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同时也能缩短压疮患者的愈合时间,另外还能控制患者的血糖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重症颅脑损伤;糖尿病;压疮预防
压疮属于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现已成为护理质量的基础指标,同时预防压疮一直以来是临床护理的重点,而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其自我防御能力较差,因此长期卧床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压疮的情况,同时还会伴有昏迷、偏瘫以及营养不良等多种状况,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压疮风险,同时合并糖尿病患者其代谢异常,容易引发表层基底层液化,进而引发压疮,所以如何有效的预防压疮是关键所在[1],本次研究预见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特选择100例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式
1.1患者资料
此次研究时间的起止为2016年9月~2017年8月,其患者例数为100例,均符合重症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GCS分值均低于8分,其糖尿病史均在2年以上,采用数字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例数为50例,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例数比例为28:22,年龄最大为74岁,最小为41岁,平均年龄为(68.23±1.22)岁,对照组患者例数为50例,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例数比例为27:23,年龄最大为73岁,最小为40岁,平均年龄为(68.15±1.17)岁,分析上述患者的资料,差异极小,可实施下方实验。
1.2方式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预见性干预,(1)病情评估,护理人员在每天清晨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分,分析其Braden分值,根据分值的高低对患者压疮危险程度进行分级,严格执行交接班,并对患者的耳廓、足跟等容易受压部位进行观察,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压疮现象,同时不定期对患者进行翻身、按摩,当患者平躺后,应对其床头进行抬高处理,保持30°以下[2]。(2)血糖干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昏迷后,其饮食方式会改变,大多数为胃肠外营养或者鼻饲,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测,针对于实施场外营养的患者应每4h进行一次监测,鼻饲患者则监测其空腹血糖以及产后2h血糖,对于出现胃潴留的患者,应监测空腹血糖,了解患者的鼻饲量。(3)药物干预,控制患者的血糖关键在于药物的使用,利用胰岛素微泵静脉注射胰岛素,采用生理盐水将胰岛素稀释,将血糖控制在4.4~8.3mmol/L左右。(4)皮肤干预,护理人员应及时清洗患者的床单以及被褥,并且要保持其皮肤的干爽,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动作要轻柔,对出汗部位进行爽身粉处理,疑似压疮部位应及时处理,减少局部的压力,并对受压部位的皮肤进行有效按摩,促进局部血液的循环[3]。(5)健康教育,由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大部分为昏迷状态,因此需要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为其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同时对压疮知识进行重点分析,让患者家属重视压疮,能有效辅助护理人员实施护理。(6)营养支持,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有效的饮食方案,并及时进行调整,针对于长期卧床不能自主进食的患者应提供适量的蛋白质营养物,确保患者的热量在10000kJ左右[4]。
1.3观察范围
分析上述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并且对患者血糖护理后情况以及压疮愈合时间进行分析,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式
在此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所涉及的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利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则利用率(%)表示,组间差异采用x2检验,当统计学p<0.05,为有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上述患者护理后压疮发生情况,通过表1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出现压疮患者明显比对照组的少,p<0.05。
2.2分析上述患者护理后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压疮愈合天数,在表2中看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压疮愈合天数也短于对照组,p<0.05。
2.3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在表3中看出,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分析上述患者护理后压疮发生情况
3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并且治疗时间较长,因此很容易出现压疮的现象,需要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而预见性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全方面评估,了解患者的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干预措施,防患于未然,完全秉持着先预防后制定的原则,降低压疮的发生率。而合并糖尿病,其病情较为严重,因此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还应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有效干预,而在此次研究中,将预见性干预应用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在预防血糖的同时对压疮也实施预见性干预,从多个方面减少压疮的发生率,同时进行血糖干预,把患者的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改善患者内循环[5],另外,充分的营养支持以及针对性压疮干预,可以为预防压疮提供有力保证,并且通过此次研究结果也不难看出,观察组患者出现压疮患者明显比对照组的少,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压疮愈合天数也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健康。
综上所述,积极有效的评估患者压疮危险因素,并对其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同时也能缩短压疮患者的愈合时间,另外还能控制患者的血糖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曙娟,陈学香,朱永红.预见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03):432-433.
[2]李秀容. 预见性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压疮的预防作用[J]. 今日健康,2016,15(4):13-14.
[3]马晓丽.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压疮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04):76.
[4]兰艳,梁娟铭,陈小珍.预见性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压疮的预防效果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5(07):138+145.
[5]林葆春,张富明,罗玉娟,胡小燕.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07):983-984.
论文作者:徐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患者论文; 预见性论文; 颅脑论文; 血糖论文; 损伤论文; 对照组论文; 例数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