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王定声

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王定声

王定声

广东海格怡创科技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随着通信及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工程也将面临着系统的升级换代问题。鉴于通信工程在我国信息技术时代的重要性,加大对软交换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将成为今后工作中的重点。本文对软交换网络的核心技术、网络架构及应用前景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就软交换技术如何在通信工程中更好地应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软交换技术;通信工程;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通信网络技术也在逐步革新,随之而来的人们对宽带业务的需也明显提升。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且能够向用户提供灵活性、多样性的业务以及个性化的服务,各大通信运营商已经着手于下一代网络的方案设计当中。软交换技术就是下一代网络的关键部分,已经成为了现今业界关注的焦点。下面就对软交换技术的原理和其主要特点以及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1 软交换技术的基本含义

1.1 软交换技术的概念

软交换概念起于美国,是指企业通过使用呼叫控制软件,直接与局域网连接从而实现企业的管理与维护相互统一的一种通信技术。实际上就是把传统的交换设备进行分化处理(呼叫控制和媒体处理分开),然后使用纯粹的软件连接两者,满足通信需求的新技术。软交换技术的英文名称是:Soft Switch,因为软交换技术的迅速发展,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与关注,而国际 Soft Switch 论坛的成立更是加快了软交换技术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并且促进了软交换技术的相关标准和协议得到诸如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国际化标准组织的重视。而国际 Soft Switch 路摊对软技术的定义是:“Softswitch 是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设备和系统。”

1.2 软交换技术的网络结构原理

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与它本身的网络结构特点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软交换技术网络通信的最大特点就是分层化和构件化。软交换技术的网络结构包括四个部分:(1)接入层。接入层就是指通信工程中应用软交换技术时,为用户提供的接入方式,确保接入层的连接作用有效,帮助用户获取信息资源,是整个通信工程的基础部分。(2)承载层。承载层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因为承载层是数据分组明确化以及数据传送准确化的重要保障结构。(3)控制层。顾名思义,控制层就是软交换技术呼叫控制结构,是软交换技术的核心网络层。控制层除了呼叫控制外,还有承载数据信息的功能。(4)应用层。实际上是软交换技术的业务网络,主要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服用功能的层面。

所以,软交换技术的网络结构整体性较强,每个网络构建件的功能相对独立却又紧密联系,可以实现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分组和传输需求,并且随着技术的改进和发展,软交换技术的业务功能越来越多样,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通信需求。

2 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2.1 分期应用

2.1.1 通信工程系统初期的应用

在通信工程系统初期,此时的网络正处于刚刚开始发展的阶段,其能提供的网络业务规模相当有限,因此,软交换技术在这个阶段能提供的网络服务需求非常少。在通信网络中应用软交换技术需要构建单独的点,从点到面,逐渐扩大网络的容量。通信工程系统初期主要是重视建立软交换技术,通过在电话网络中构建相关的软交换设备,从而为通信工程系统提供必需的硬件支持,实现电话网络和交换网络互相通信的目标。

2.1.2 通信工程系统中期的应用

在通信工程系统中期,该阶段的网络业务已逐渐发展起来,规模也有一定的扩大,这使得通信工程系统需要提供的网络服务更多。该阶段中的网络交换节点规模和数量也越来越大,这一阶段所使用的原有网络已被由软交换控制的电路交换网和包交换网代替,使用数据网的用户不断增加,通信工程已经步入了新的时代。每一个电话运营商为了满足更多的信息网络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进一步加大了各自的软交换网络规模,同时与其他运营商相互合作,建立必然的联系,使得电话交换专网全面覆盖,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多样、全面的通信网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 通信工程系统后期的应用

在通信工程系统后期,该阶段的软交换网络构建已趋于完善,此时的用户对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各运营商也应采取对应的措施更加的完善自身的网络通信工程,从而更好的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在这一阶段可以设置多个软交换设备,通过各交换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承载实现所有区域之间的互通。也可以构建通用的媒体网关,通过资源的共享加深各个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和联系,满足不同用户的网络通信需求,构建完整的通信网。

2.2 具体应用

2.2.1 在固定电话网络中的应用

基于软交换技术中开放接口使得业务信息能够自由交换,特别是设备接入更加的广泛,能够接入的设备种类越来越多,整个通信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稳定性更高。因此,软交换技术在固定电话网络中应用时,需要进行改造。一种是端局先行,另一种是汇接局先行。对于端局先行软交换改造其要求的网络形态与常规的一致,可因其演讲速度较慢,因此其改造难度不大;而对于汇接局先行软交换改造,其工程构建起来难度非常大,风险系数也高,对整个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影响很大,最主要的一个缺点就是原本最优秀的软交换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无法为本地固定网络提供其网络服务。

2.2.2 在移动电话网络中的应用

在本地移动网络应用中,该过程中的 MSC 服务器既可以实现不同的口令,也可以实现对所有业务的处理和控制。H.248 协议的不断应 用和 扩 展,,MSC 服 务 器除 了 能实 现 上述 功 能外 还 可以 控 制MCW,实现媒体信息流的互相交换、映射和聚集。MSC 服务器除了单独服务于本地移动网络,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不同的本地网络,将每一个 MSC 服务器设置成控制多个 MGW,进而实现 3G 和 4G 用户接入,将不同网络用户进行联合,使得 GSM 交换网络中的 SMS网、HLR 网和 SCP 网设备得到了重用。在长途移动网络中,所有的省会城市全部设置了中继网关,这个网关设置连接到省内的 MSC、TMSC2、GMSC 等交换机的电路,这样既能实现连接移动长途网也能实现连接移动传统网。所有的 TMSC 服务器和 MSC 服务器通过 IP承载网络的 LAN 方式连接,各个 TMG 之间通过 IP 承载网络的网状网方式连接,各省的 MSC、TMSC2、GMSC 则是通过 TDM 电路连接。

3 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应用的建设性意见

当前软交换已被多家电信运营商纳入了未来发展规划之列,作为新技术之一,它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因大规模的实际网络运营缺位而导致只能在小型网络中对其进行整体性能的测试。所以笔者认为软交换技术应分阶段改造。

第一,网络建设初期。此阶段软交换技术能提供的业务还不多,所以其对应的网络规模也不大,因而可设置一套软交换设备来配合媒体接入网关AMG、综合接入设备IAD和智能终端等,从而覆盖本地用户支持语音和多媒体业务。通用媒体网关UMG可实现与电话网络的交换,笔者认为大可充分利用其优势为软交换技术的改造而服务。

第二,网络建设中期。此阶段业务量增加,网络规模扩大,通信网络中软交换节点增多,当软包交换网和电路交换网的用户群非常接近或者更胜一筹时,因为电路交换网退居二线,导致使用数据信息业务的用户量激增。在这关键时期,通用媒体网关UMG作为中继媒体网关,负责电信运营商与电力交换电话网络的连接与电话交换机的全面覆盖工作。

第三,网络建设后期。此阶段的软交换网络设备主要通过SIP-T、BICC协议连接,IP传输网可实现各区间的业务连通,而通用媒体网关UMG主要是为了方便用户,功能渐弱的中继网关也主要用于省级电信运营商与电力交换电话网络之间的连接工作。

4 结论

在网络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传统意义的电路交换网被新型网络替代已然变成不可改变的发展趋势,软交换技术作为通信工程非常重要的核心技术,在网络开放性和可以进行变成的区域这些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软交换技术要选择最适合的方式完善和引入通信工程系统的具体应用,结合各个方面的影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不断完善改进,让软交换技术可以为网络信息服务提供更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郭一佳,隋毅力,顾飞.网络通信中的软交换技术运用及相关问题研究[J].通讯世界,2018(01):120-121.

[2]骈义.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讯系统中的应用前景[J].通讯世界,2017(10):175-176.

[3]乔易.通信工程中软交换技术的运用[J].通讯世界,2017(10):69-70

论文作者:王定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  ;  ;  ;  ;  ;  ;  ;  

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王定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