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论文_黎建辉

浅谈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论文_黎建辉

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东乡镇中学 545908

摘 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班主任的爱是演绎学生生命活力的源泉。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什么?爱是一座桥梁,它沟通师生的情感;爱是一种呼喊,能震撼学生的心灵;爱是一腔热血,能振奋学生的精神;爱是一串汗水,能浇灌出成功之花。

关键词:爱的教育 班主任 爱心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素质教育对每一位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更加重视爱的教育,在爱的教育中去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目标。

那么怎样才算是班主任老师爱的教育呢?现结合教学实践略谈几点想法:

一、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充满爱心

爱是沟通的渠道,学生内心深处感受到班主任关爱的时候,他们才会认真学习,尊敬班主任,听从班主任教导,把爱回报给班主任。学生愈是感受到班主任的爱心,越是能理解班主任、信任班主任、尊敬班主任、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他们相信班主任的道理,并按班主任的道理去行动、去做人。班主任对学生投入的感情越多,学生对班主任感情的回报越大,就会越听班主任的话,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些班主任说“讨厌班级的某位学生”或是“某位学生烦人”等等,这是不对的,班主任要把爱的对象当作一个集体,要把师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只要班主任爱每一个学生,他们就会以极大的努力向班主任指引的方向发展,他们会以进步作为对班主任的回报,即使是学习差、缺点和错误较多的学生也会这样做。

二、用赏识的爱心教育学生

我始终认为,环境也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所以,在工作中,我非常注重赏识教育,并且教育学生对待他人要宽容,学会发掘他人的闪光点,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营造和谐文明的班级氛围。赏识教育,学生能在其中感觉到老师的爱。

三、用“宽容”的爱心去包容学生

了解学生,是真正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过错。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现代的学生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于成年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孩子,却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作为班主任,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这就要求我们“热爱”每一个学生,去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然,这种爱不是溺爱,更不能一味地纵容他们。这种宽容不仅要体现在所谓的好学生身上,也要体现在所谓的坏学生身上。

四、用真诚的爱心倾听学生的声音

作为班主任,我做到了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洁言洁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的人——那就是我,一吐为快,指点迷津。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乐,因此,我是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与学生真心实意地融通。我认为只有用真诚的心去听,才能倾听到学生心中最真的声音,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五、用爱的行动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好后进生工作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主体,独立自主性是其基本的行为特征。班主任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独立自主地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所谓的后进生是指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停滞的学生。由于受遗传、环境、教育、自身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身心发展、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存在着个别的差异。多数差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学生本身的因素,也有社会和家庭的原因,当然还有教育工作的失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班主任不断地做反复教育工作。要做好反复教育工作,必须有“马拉松式”的耐心和爱心,耐心地与后进生交谈,耐心地帮助,使学生在这种转变过程中感受到班主任那种“持之以恒”的爱心。

六、班主任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素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力量,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励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所以班主任更应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素质,如班主任的言谈举止、仪表行为,班主任的精神面貌、知识结构,班主任的道德素养、能力素质等等,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2]约翰·洛克 《教育漫话》.教育科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黎建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7月第28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5

标签:;  ;  ;  ;  ;  ;  ;  ;  

浅谈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论文_黎建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