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贫志不贫——《豆汁记》赏析论文_黄玉莹

人贫志不贫——《豆汁记》赏析论文_黄玉莹

(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豆汁记是当代女作家叶广芩的中篇小说,文笔流畅自然,叙事生动活泼,展开了一副富有生活气息的老北京满族贵族的生活画面。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鲜活饱满,以豆汁意象为线索传达的哲理思想质朴动人。

关键词:豆汁记、莫姜、人物形象

《豆汁记》以旧时老北京为故事背景,作者以第一人称即叶家小女儿的视觉饱含深情的回忆和赞美了担任家中厨娘二十年的莫姜的故事,使莫姜如同豆汁儿一般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表达了对其豆汁儿一般的精神品格和人生态度的赞扬欣赏。

一、独具魅力的人物形象

莫姜是当代著名作家叶广芩中篇小说《豆汁记》的主要人物。她原本是清廷最后一批宫女,在溥仪逃亡东北之后,树倒猢狲散,清廷宫人纷纷逃散,莫姜流落街头,在寒冬被“我”的父亲叶四爷捡回了家,从此成为“我”的厨娘,一干就是整整二十个年头,直到七十岁时因养子抄了四爷的家,阻拦无果后,觉得“对不住四爷”,与老伴刘成贵双双自杀。莫姜的形象很特别,首先她不漂亮,甚至在“我”的眼中,有点儿丑陋可怕,“面部青黄暗淡,脸上从额头到左颊有一道长长的疤痕”,第二天早上精美的早餐征服了我和父亲的胃,莫姜有一手化腐朽为神奇的高超厨艺,会做各式各样的满式汉式佳肴,文中提到了六十多种美食,详细介绍了十多种佳肴的做法。其次,莫姜本分实在,她做饭向来都是用最好的材料,费最大的功夫,花最细的心思。莫姜被四爷捡回来之前,在北门口卖花生米,她之所以能引起美食家四爷的注意,就是因为她的花生仁儿是泡过之后烤的,清脆可口;即使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莫姜也不会用那些所谓的双蒸法做饭,莫姜不愿意,因为她觉得那都是不实在的东西,哄得了眼睛哄不了肚子。莫姜不爱财,她在叶家勤勤恳恳,却不愿意拿工钱,因为觉得自己白吃白住,知道四爷坚持,她才手下,收下之后也只是随意的拿了白手绢包着,对钱财并不上心。莫姜知恩图报,二十年前被四爷捡回家,母亲赏的一碗“我”吃剩的冷豆汁,让她心甘情愿的照顾服侍了叶家整整二十年,甚至最后舍身护主,以死报恩以明其志。对于刘成贵,她以德报怨,这个曾经拿刀砍她使她毁容,并把她卖给了街头小混混的丈夫,当多年后见到穷困潦倒带着和妓女生的拖油瓶来投靠她时,莫姜说,“回来也好,咱们好好过日子,有我一口就有你一口。” 甚至将珍藏多年以命相护的太妃赐的翠玉扁方拿去卖了安顿刘成贵父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莫姜最大的性格亮点在于与她卑贱的身份截然不同的高贵品格——宠辱不惊,淡定从容。她总是平静的接受,人生给她的任何苦难,重情重义的她知恩图报,以怨报德,无论是当年的一碗冷豆汁,还是那毁容的一刀,她总是用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感激,去原谅,与其说她是一种听天由命逆来顺受的奴性思想,不如将之看成莫姜独有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乐天知命、世事洞明的豁达人生哲学。

二、豆汁意象传达的哲学思想

《豆汁记》以豆汁命名,豆汁的线索贯穿全文,小说在开篇便引用了京剧《豆汁记》中金玉奴的一个唱段:“人在天地间原有俊丑, 富与贵贫与贱何必忧愁……穷人自有穷人本,有道是我人贫志不贫。 ”京剧《豆汁记》是说书生莫稽在雪天里被丑陋贫穷的金玉奴所救,两人结为夫妻,然而后来进京赴考的莫稽却抛弃了救他于生死危难之间的糟糠之妻的故事。文中的莫姜与京剧中的莫稽形成了鲜明对比,莫稽狼心狗肺,莫姜却重情重义知恩必报。而莫姜的一生也正好完整的诠释了这段唱词,其貌不扬却有自己独特的高贵品质。在莫姜被捡回来的第一天,吃的第一顿饭就是我吃剩下的冷豆汁,莫姜为了这一碗冷豆汁心甘情愿的伺候了叶家二十年,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又靠莫姜丈夫刘成贵送来的豆汁,叶家才得以熬过那段艰难时期,这正好印证了莫姜说的“过日子,能说谁养活谁啊”。对于刘成贵来说,这个顶级语御厨,能做满汉全席134道热菜,48道冷荤的男人,从砍伤并卖掉莫姜和妓女卫金凤投奔溥仪伪满洲国做副庖长的荣华富贵,到流落京城被不计前嫌的莫姜收留,在粉坊做些不登大雅之堂的粗食,刘成贵也经历了从山珍海味到豆汁儿的变化,悟出了布衣暖,菜根香的道理,粗茶淡饭宁静闲适的日子才是最养人的。而豆汁意象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比喻主人公莫姜。这个苦命的女人,自小入宫中,做小伏低伺候太妃十七年的宫女生活,从十一岁熬到了二十七岁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得太妃赏识,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和刘成贵结成了“天赐良缘”,随后是与刘成贵又被砍又被卖的婚姻生活,然后是到叶家的二十年厨娘生活。莫姜相貌丑陋,出身卑微低贱,也没有什么才气,没有什么以身殉国的大忠大义,她在风云变化的时代中没有留下任何足迹,卑微如同草芥,然而她在苦难的岁月里“无论逆顺,不改其性,不变其情,以平静之心对待万物”的人生态度,正是中华民族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始终坚韧淡定宽厚善良的具体反映,这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生命底蕴。如同一碗豆汁,外表“平常、卑贱、丑陋”,其实“是色香味饮食文化的另一番风情,其滋味让人欲罢不能,一言难尽”,“初经历者难以下咽,一旦理解便相契相知,不能割舍”。

参考文献:

[1]王亚丽.论《豆汁记》中豆汁的文化意蕴.名作欣赏.2010(03).

[2]宋国静.有一种佳人难再得——对《豆汁记》人物“莫姜”的解析.文学界.2010(11).

作者简介:黄玉莹(1993.11—),女,汉族,重庆人,大学本科学历,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论文作者:黄玉莹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  ;  ;  ;  ;  ;  ;  ;  

人贫志不贫——《豆汁记》赏析论文_黄玉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