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水质监测过程的若干问题及注意因素论文_叶碎雪

浅谈环境水质监测过程的若干问题及注意因素论文_叶碎雪

文成县环境保护局 浙江省文成县 325300

摘要:水质监测工作是我国环境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水质检测的质量要严格把关,保证水质分析数据的科学性。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对水质监测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就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水质监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本文主要就环境水质监测过程的若干问题及注意因素进行讨论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水质监测;若干问题;注意因素

前言:水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几乎人类所有的生产生活活动都会与水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水质发生恶化,水污染发生时,不仅会危害到人类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水质监测作为水污染控制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其意义和作用也变得更加重要。

一 水质监测意义

水质监测可以为环境管理、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和资料;确定水体中污染物的分布状况,追溯污染物的来源、污染途径、迁移转化和消长规律,预测水体污染的变化趋势;判断水污染对环境生物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的实际效果;提供代表水质质量现状的数据,供评价水体环境质量使用;探明污染原因、污染机理以及各种污染物质,对进一步深入水环境及污染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 环境水质监测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2.1 水质分析人员操作不标准

存在有些水质分析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实验室水质测定工作不规范不标准,遇到较为繁琐的问题往往不能够进一步进行分析和解释。例如在水质分析中没有对样品进行加标回收操作,或者没有进行平行试验,增加了水质数据的偶然性;还有在进行高浓度水样测定时,当吸光度超出了预期的标准曲线最高值,并没有对水样进行稀释再测定,而是按照原来低浓度的标准曲线来计算高浓度水样的浓度值,由于标准曲线具有非线性,所以所得的浓度值往往与真实值偏差很大。有些水质分析人员在水质分析过程中,由于任务繁重,且大部分监测站实行的是绩效工资,以数量来衡量工作业绩,因此无法专心于水质分析,遇到了一些问题也往往不能及时的进行记录总结和寻求科学的处理方法。由于水中不同的悬浮物以及胶体状态会影响到水质某些项目的分析测定,因此在对待不同的水质要进行不同的前处理方法,这些相关问题的处理均会对测定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2.2 采样点工作环境差,设备配置不足

水质监测工作首先需要采集样品,然后对其进行质量实验,采样工作是水质监测的基础前提。在所监测的流域内,如果是在河道或者岸边较近的区域内操作,工作会比较容易。但是如果需要在水库或者湖泊的中心处进行采样,就需要借助船只进入水域内部,往往都是租用农家船或者捕鱼船,船只的稳定性较差,尤其是在大风天气,更加剧了采样的难度。船体无法保持平衡,采集器就无法控制在相同的深度,采取的水样数据信息就存在一定的失误。对于有些特殊的水样,需要进行冷藏保存,才能够保证水质不会发生变化,但是现有的很多采集队伍并没有配置冷藏设备,尤其是进行远距离工作时,采集的水样如果超过了24小时的有效期,在经过阳光照射后水质就会发生变化,再进行实验分析已经失去了意义。有些水质监测机构配置的仪器比较落后,不符合行业规范标准,采集的水样在进行实验分析时,准确度较低,影响到水质监测的结果,不利于水质量管理工作。

三 环境水质监测过程的注意因素

3.1样品采集过程应注意的因素

3.1.1监测取样的器材准备

对水质进行监测的第一步首先要正确取样。取样前应做好采样装置以及盛样容器的准备工作,取样装置的选择可以有很多种,根据材质分,可以选择塑料的、铁质的或者玻璃的,例如塑料水桶等容器,使用之前必须将容器洗净晾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根据测定项目确定取样的用量

取样量和样品的保存条件应根据测定项目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确定,实际采样量还会根据测定项目的需要,适当增加计算取样量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来进行取样。样品采集时,如果一次取样量不满足监测需要,可以进行多次采样,并将样品在大容器中均匀混合后使用。

3.1.3 水样采集方法

水样的采集必须具有代表性,使其可以正确的反映水体的真实水质状况。水样的采集方法不同会对整个监测过程的分析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3.1.4 对污染水体进行调查取样时应合理选取采样点

合理确定污染水系的采样点,必须从水系的整体进行把握,并建立水体污染的监测网,保证可以全面准确的对整个水体的污染情况进行把握。

3.2 水样的运输时间应尽量缩短

水样运输之前首先要对采集好的水样做好标记,在采样瓶上贴上正确的标签。运输过程中应注意的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①采集好的水样装在容器中后要进行密封,在塞紧采样容器的塞子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使用封口胶或石蜡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封装的密闭性。

②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车辆颠簸造成样品相互碰撞、震动,致使样品损失甚至玷污,因此应用泡沫或纸条将样品挤紧装箱来运输。

③对于有冷藏要求的水样,应将水样放入具有隔热功能的容器中存放,并将样品放入制冷剂中。第四,冬季温度较低,水体容易发生结冰现象,为避免样品瓶冻裂,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

3.3 水样的保存工作

水样保存过程中应避免样品容器造成水样玷污或吸附水中的相关组分,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此选择贮存水样的容器时应选择性能稳定,含杂质低的材料做成的容器,例如石英、聚乙烯、硼硅玻璃等材质的容器,其中聚乙烯和硼硅玻璃材质的贮水容器价格比较合适,是目前常规监测广泛使用的材料。另外水样的运输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的最大容许时间,如果水样不能进行及时运输或尽快分析监测,应根据监测项目的具体要求采取合适的保存方法。

3.4 样品检测前一般应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工作

预处理工作的选择应根据水质的不同以及监测项目的差异来进行确定。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不是很严重时,很多检测项目可以在不进行预处理的前提下直接测定,但对于污染比较严重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由于水体中污染物较多且成分复杂,一般应进行必要的预处理操作,主要包括过滤、沉淀、蒸馏、萃取以及消解等过程,如果没有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工作,分析的过程中以及分析的结果往往会与真实的水质情况产生较大的误差。实验室监测过程中,为了保证监测的结果尽量接近真实值,相对误差较小,应该尽量使用体积较大的容器来取样,因为通过量器的校正发现使用容量越大的容器,监测出的结果相对误差越小。

结束语:

水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通过对环境水质进行正确的监测可以为相关部门掌握和评价该地区水体质量提供重要的依据。为此各部门应从水质监测和控制水污染的各个方面着手,积极完善相关的环境监测规范,努力使环境水质的监测工作发挥其应用的社会作用。

参考文献:

[1]奚旦立,孙裕生.环境监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徐顺涛.饮水关乎民生健康[J].环境保护,2007,(14).

论文作者:叶碎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3

标签:;  ;  ;  ;  ;  ;  ;  ;  

浅谈环境水质监测过程的若干问题及注意因素论文_叶碎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