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蜜蜂产业发展模式亟待改变_蜂蜜论文

我国蜜蜂产业发展模式亟待改变_蜂蜜论文

我国蜂业亟待转变发展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式论文,我国论文,蜂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蜂业,一个“甜蜜的事业”,在经历了无限风光之后,如今已跌入低谷,开始变得苦涩。面对蜂业第一大国的地位摇摇欲坠的局面,业内人士忧心忡忡。

中国蜂产品协会会长罗梦传介绍,我国蜂业遭遇到50多年来最为“寒冷”的季节。1987年,我国蜂蜜产量达到20万吨,出口曾达14万吨。从1990年开始,蜂蜜出口一路下滑。1998年,蜂蜜出口仅为10万吨,1999年跌至87万吨。今年的出口量也很难有大的改观。不仅如此,我国蜂蜜的出口单价也不断下降,从过去的每吨1200多美元,下降至目前的800美元。养蜂的效益不断下降,蜂群数量急剧减少。

与此同时,阿根廷等国的蜂蜜产量和出口量不断上涨。1997年,阿根廷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蜂蜜出口国,而且单位价格比我们的产品高出三分之一。

我国蜂业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0多年里,蜂产品成为农产品中的“骄子”,每年为国家创汇5000多万美元。我国蜂业曾经创造了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第一”:养蜂世界第一、蜂蜜产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蜂王浆产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

蜂蜜研究所所长张复兴在历数过去的荣耀时,为我国蜂业陷入困境而感慨不已。他说,国际蜂产品市场已经发生变化,而我国的蜂业却赶不上这一变化的步伐,这就是问题的症结。从过去的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市场对蜂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我国蜂产品质量不高、蜂业水平较低,因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下风。

目前,国际市场上需要的是浓度在41度以上的封盖蜜。但是,我国长期沿袭“勤摇蜜,夺高产”的传统,蜂蜜的浓度大多在39度,属于不成熟蜜;我国蜂农对蜜蜂防病治病的用药较为随意,乱用药的现象得不到有效控制;由于收购原蜜所用的铁筒破旧,内涂层脱落,蜂蜜中铁含量超标。与此同时,我国有13万蜂农,一人养30群蜂,经营分散。由于蜂蜜加工工艺简单,投资不多,近几年国内蜂蜜加工厂如雨后春笋,但绝大多数生产规模小、设备简单、加工水平低、产品质量不稳定。这些都是影响蜂蜜出口数量和价格的主要原因。

为扭转这种局面,中国蜂产品协会已经把工作的重点从重视数量转向重视质量。蜂产品行业开展了“五不”自律活动,向社会公开承诺不生产、不收购、不加工、不销售、不出口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蜂蜜。收购部门采取优质优价的办法引导蜂农生产高质量的蜂蜜。同时,走产业化经营道路,以巩固蜂业大国地位。目前,北京已初步形成了以北京蜂业公司、蜂产品公司等专业公司为主龙头,区县蜂业加工厂为分龙头的蜂产品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格局。蜂产品的制药开发等深度利用也蓬勃兴起。这将是我国未来蜂业发展的方向。

罗梦传说,我国蜂产品70%以上外销,一旦出口受阻,蜂业就陷入困顿境地。今后蜂产品的发展将实现战略性转移,从过去的依赖出口变为立足国内、扩大出口。目前,我国人均消费蜂蜜仅50克,与发达国家的500克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增长潜力十分巨大。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蜂产品作为21世纪人类重要的营养源,作为一种“绿色食品”和“纯天然营养保健品”,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只要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将为蜂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

标签:;  

我国蜜蜂产业发展模式亟待改变_蜂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