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层次人才需求看培养技术专业研究生的必要性_研究生论文

从高层次人才需求看培养技术专业研究生的必要性_研究生论文

从人才需求层次高移看发展技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然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必然性论文,类专业论文,学位论文,人才需求论文,层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0)08-0010-05

高等技术院校是指实施专科及专科以上技术教育的院校。国家对高等技术院校的培养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但是,国家对高等技术院校的人才培养层次,却总局限于专科层次的技术型或技能型人才。笔者认为,技术教育作为与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并列的教育类型体系,在理论上,应该与科学教育、工程教育一样,有必要建立从学士到博士的完整学位教育体系,技术与科学、工程的区别又决定了技术教育的学位系统更注重应用性、技术性和职业性。

一、从人才类型划分看社会对技术型人才需求的紧迫性

(一)人才类型划分依据

在人才的需求结构中,总量结构和层次结构尽管也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但主要是随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能级的提升在数量上和各层次人才比重上发生变化,而类型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演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改变,更要复杂得多。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过程和目的来分析,人才类型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二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社会效益)的人才。前者称学术性人才,后者称应用性人才。

人才从层次和类型两方面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四类:科学型(或说学术型、理论型)、设计型(或说工程型、规划型、决策型)、技术型(或说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技能型(操作型)。而随着工程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的不断完善和细化,工程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如工程型人才可再细分为工程研究型、工程规划型和工程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又可以分为技术研究型、技术开发型和技术应用型。[1]

(二)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和工程性人才的区分

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同属于应用性人才,在培养目标、工作内容等方面有一定的区别与联系。

1.工程型人才,主要任务是把学术型人才所发现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可以直接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工程设计、工程规划、运行决策等。在现实中,像建筑师、软件设计师、统计师、经济师、会计师等就属于工程型人才,他们处于研发、规划、设计和决策等环节。

2.技术型人才,是从事组织生产、建设、服务等实践活动以及技术工作的人才,只有经过他们的努力,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才能变成物质形态或者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在现实中,那些在生产现场从事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就属于技术型人才,他们处于操作一线环节中的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

3.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或工作现场通过实际操作将工程型人才设计的图纸、计划、方案等转变成具体产品的人才,他们主要从事具体的生产实践活动,应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在现实中,技工就属于技能型人才,工作在生产、服务的操作一线。

从知识层面看,工程型人才强调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深度和系统性;技术型人才突出理论知识特别是专业知识的广度、实用性和应用性,其深度相对工程型人才较浅,但又比技能型人才需要更为复杂的专业理论与技术知识。从能力要求看,工程型人才侧重于工程科学的研究和设计,强调学科研究能力;技术型人才侧重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技术应用与开发,强调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技能型人才则侧重于特定职业岗位中的具体操作,强调操作技能和经验技能的掌握。

由此可见,技术型人才是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人才类型,也应该有独立于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外的实施技术教育的院校体系。

(三)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对技术型人才提出迫切需求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使技术型人才逐渐成为一种独立存在的人才类型,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复杂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演进,社会产业结构和企业内部技术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些都对技术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化、高新技术在行业企业内所占比重的逐步增大,使得一些技术含量高的职业和岗位相继产生。企业对技术型人才有日益广泛的客观需求。

上海法雷奥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是生产汽车用发电机、启动电机等汽车配件的现代化企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电子定子的生产需要靠自动化程度更加高的生产线,该生产线构造相当复杂,不仅有恒速行进,还有长度检测、自动冲压等多道工序,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技能型人才已不能满足上述岗位技术需要的员工。企业也提出:希望学校以现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基础,加长教育年限,进一步加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现代企业对较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2]法雷奥集团是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的典型代表,在产业、技术结构升级的过程中,三年制的高职高专培养的技能型人才逐渐满足不了企业因技术能级更新对员工能力结构的新需求,对技术应用型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结构的变化、人才需求观的变化,都对人才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新要求,社会、企业对高层次、复合型的新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二、人才需求层次高移使发展高等技术教育成为必然

(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发生高移

克拉克认为:“在现代生产和分配的先进技术的条件下,工作本身变得复杂和专门化,由此,就业的教育‘门槛’也不断提高。工人需要更长时间的系统教育,尽管开始这仅仅是学简单的读、写、算的能力。”克拉克看到了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需求类型和层次的不断变化产生的影响。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以劳动密集型经济为主,技能型人才是行业、企业招聘的主要对象。随着国内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和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等背景,以技能型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要求。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的背景下,国内的经济、技术、教育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是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发生的调整,另一方面是指产业的高级化,即产业由一个阶段跨入另一个阶段,产业的技术能级发生变化。三大产业比例关系的调整决定人才的类型结构,产业的高级化决定人才的层次结构。[1]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加之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的特点是岗位之间流动性的增加、岗位技术更新的周期缩短、高新产业的出现。第三产业提供的岗位所需人才的技术含量、迁移能力和能力水平明显提高,传统的针对岗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难以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后的人才需要。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倾向,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和企业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高层次技术型人才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因此,顺利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人才的转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研究型和技术开发型人才尤为迫切。

2.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技术创新直接推动了工业的成熟和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同时,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根据熊彼得(J.A.Schumprter)的“技术创新理论”,此时的技术创新更多的不是科学发现,而是技术应用中的开发和工艺创新,即科学理论的转化和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低技术人才的需求量锐减,高新技术工作岗位增加,岗位的技术含量增加。同时,知识经济的兴起,仅懂得操作的技能型人才逐渐被“那些能够思考、有思想、有决定”(Shea,1998)的技术型人才所代替。因为技术人才保证了知识的顺利流通和传播,这类人才用智力将工程师的思想、设计、意图转化为产品、程序、实际工作,进一步打通了科技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通道。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移,高新科技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日益注重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逐渐向技术应用型人才转移,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总体高移。

(二)高等技术院校存在、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看一种院校类型的存在与发展,必然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依据。

首先,在理论上,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国际教育分类标准》中认为高等教育包括5、6两级,第五级作为高等教育的第一阶段包括大专、本科、硕士教育,第六级作为高等教育第二阶段,是指博士研究生教育。第5级分为5A、5B两种类型。5A进行理论教育,为进一步研究和高技术要求的专业工作做准备;5B是指实用型、技术型、职业专门化的高等教育。5A又被细分为5A1和5A2两种类型,5A1是按学科分设专业,为进一步研究做准备,5A2是按行业或专业群分设专业,学习适应高技术要求的专业知识。5B是职业型、技术技能型的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系统,并不应该仅仅限定在2-3年制的高职高专教育,它应该有自己完整的层级体系:包括称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专科层次的技术教育;称为技术学院的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称为科学技术大学的硕士甚至博士研究生层次的技术教育。培养专科、本科、研究生的三个层次的高校构成了完整的高等技术教育院校体系。

其次,就现实而言,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技术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由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企业内部的技术结构和智能结构逐步调整提高,企业提供的岗位蕴含了更多的技术含量,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更好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把科学发现转换为工艺流程、把宏观决策转换为微观管理,员工满足岗位需求的技术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时期的从业者不仅要掌握岗位群有关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还要有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不仅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转换能力。综上所述,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产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迫切需要人才层次的高移,人才层次的高移需要与之相适应是教育体系,高层次、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为高等技术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高等教育的层次和类型的划分为我国高等技术教育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经济、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企业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使技术教育体系的完善成为可能——高等技术教育的发展顺应了社会的发展需要。

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赋予他们上岗即可用的技能,以固定岗位的就业能力为主要目标。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使高职院校培养的这类人才难以满足企业职位的需求。现代企业更强调的是技术的高新性和应用性,需要的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高等技术院校在培养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专业知识、一定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方面,与高职高专院校相比在学制、学年、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有巨大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技术院校的发展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紧迫的。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技术院校优先发展的必然性

技术教育作为与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并列的教育类型,应该有实施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技术院校学历层级结构。学士学位在我国逐渐发展的同时,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教育也在探索中,其在现阶段实施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一)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及现状

所谓的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培养目的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3]

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是同一层次不同类型,两者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研究,重在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获得学术性学位的人主要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

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已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目前我国设置了19种专业学位,截止2008年上半年,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已累计招生86.5万人,在职攻读招生61.9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71.6%。参与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总数为431个,占我国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总数的60%,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但是,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培养目标比较单一,培养的人才的适应性不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过小,仅占硕士学位的10%;专业学位的类型和涉及的职业领域还比较少;全日制攻读比例过小,在职攻读专业学位比例较大等,这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由此可见,我国的专业学位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条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相适应的。但是我国现阶段的专业学位教育与经济社会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错位。因此,国家对专业学位进行结构性调整,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是有重大意义的。那么,我国现阶段进一步实施专业学位的可行性条件有哪些呢?

首先,国家建设需要创新应用性人才。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的关键性因素。研究生教育作为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助推器,也必须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国家适时增加并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出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正符合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次,企业发展需要高层次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社会学家分析,21世纪第一层次的职业当属于高智力集团。如今企业也视人才为自己增强竞争力的核心砝码,更加倾向于吸取具有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高层次应用性人才,组成企业的高智力集团。由此可见,新的职业需求结构对高级人才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企业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高移,既懂理论知识又会实践操作的高层次和复合型人才成为企业的首要选择。

再次,满足学生个人生涯发展的需求。学生除了要深入的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要努力通过专业研究生阶段的实践实习,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把自己锻炼成高级的专门型人才。同时,要更多地参加生产和社会实践,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在实践中学习,全方位地发展自己,以满足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职业分化愈来愈细,岗位的技术含量愈来愈高,社会在工程、建筑、法律、教育和农业等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专业学位教育所具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的特征也逐渐地为社会各界所认同。企业、国家为了各自的发展需要,已经意识到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重要性,个人更加关注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企业、国家、学生个人都有进行专业学位教育的需求。这些都为进行专业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高等技术院校优先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必然性

高等技术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始终以培养适应企业、行业需要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强调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综合性,有自身独特的办学理念,在专业和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与企业的合作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办学特色。高等技术院校的这些办学优势也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首先在高等技术院校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1.高等技术院校具有较强的学科和专业基础,在长期为企业培养人才和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的过程中,形成了学科设置规模适中、学科面不宽但有一门或若干门特别突出的传统优势学科。这些学科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得到行业企业界的认同,这些学科往往有很强的行业背景,并能够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这些优势学科和专业是高等技术院校首先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坚实基础。

2.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支善于进行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高等技术院校的大多数教师工作在教学、实训甚至生产第一线,他们熟悉高等技术教育的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实习,这些教师既可以从事理论知识教学又可以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有一部分教师还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在技术教育领域是一支相当有战斗力的队伍。

3.办学以来的行业背景,学校与很多企业建立了亲密无间、鱼水相依的联系。高等技术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以满足企业和行业需求为主,企业更大限度地参与到院校的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管理评价等方面,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适应了企业界的需要;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方向和专业能力也容易将个人需求与社会、行业企业需要最优化;同时,企业行业界可以为高等技术院校提供实验实习场所、提供兼职教师等,为进行产学合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4.长期的办学经验、丰富的办学资源、形成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理念以及在社会上获得的良好声誉,也是高等技术院校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优势。

高等技术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优势学科、“双结构型”教师、与企业紧密合作的联系以及应用性的办学理念,是其它一般普通院校无法比拟的。在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高等技术院校的这些办学优势和特色使其优先发展专业学位成为必然。

标签:;  ;  ;  ;  ;  ;  ;  

从高层次人才需求看培养技术专业研究生的必要性_研究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