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同步交错教学模式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_磁通量论文

异同步交错教学模式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异同论文,教学模式论文,物理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在减负造成的物理教学学时减少、课程的内容并未减少、高考压力依旧存在的情况下,教师拼命赶进度,在教学中顾此失彼、力不从心,这就对高中物理课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较少的学时内,保证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重视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充分认识学生认知过程的规律,建立学习类型多元化的观念,以达到不同类型学习发展功能的互补和配合。

本文试图提出培养学生自学与创新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异同步交错教学方法,并展示该教学方法思想在“楞次定律”这一章节上的应用。

一、异同步交错教学思想及其模式

众所周知,同步教学实现了教师的教(讲)与全体学生的学(听)同步,采用“一刀切”注入式的单边教学活动,其基本结构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也通常称之为五段教学结构。从同步教学结构看,每段都是为教师讲课和学生听课服务的。为了使学生听好课,教师先进行课前的组织引导,然后再对上节课的重点内容或学生做错的题进行复习。复习对没听懂课的部分学生有启发作用,但对学懂或根本听不懂上节课内容的学生就没有多大效果,是一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目前课程的内容未减少,而学时减少以及学生总体知识水平有所降低,对学生的物理素养的培养,同步教学方法已很难适应现代形式下学生的学习。

异步教学是在“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教学为辅助”理念指导下,实现教学内容的问题化。教学是从教师提出问题开始上课,所提问题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经过努力基本可以完成。学生自学同时,教师及时走下讲台了解学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采取合作、讨论或自学。当教师发现学生需要指导时,视情况对他们进行个别或集体指导;最后教师(或与学生一起)就学懂的问题进行小结,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学懂问题的正确理解。

异步教学也有其实践上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对学生的学习时间以及进度加以限制。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异步教学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思想方法,而事实上,物理学科内容多,课时少,且学生的基础良莠不齐,不可能在所有的章节都千篇一律使用该教学方法。

异步与同步教学的不同结构决定了它们具有不同功能、不同性质和不同特点。鉴于二者的差异性,不妨采取一种过渡性的教学方法,即异步教学过程中适当地采取同步教学思想,互融互惠,交错进行,可简单叙述为:首先复习与引入(互动),其次展示本次课所学的一些关键性问题,教授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限定时间让学生当场自学,教师明了学情,待考察学情后,感觉比较困难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最后进行创新思考与课堂小结,具体模式如图1。

图1 异同步教学思想构建模式流程图

二、教学思想方法应用——“楞次定律”

为展示所提出的异同步交错教学思想的具体方法,下面就高中物理中“楞次定律”的教学来演示。

1.课堂复习与引入(承上启下)

课堂开始,师生共同回顾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一些问题,引入本节内容的学习。此部分属于同步教学思想,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完成,这作为异同步交错教学模式的前奏。首先复习“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复习完后,教师演示并在多媒体课件第一屏上展示实验过程与内容如下:

先用条形磁铁去靠近能自由转动的闭合和不闭合的铝环,让学生思考和猜想:会观察到什么现象?(问题一),如果让条形磁铁远离闭合和不闭合的铝环,会观察到什么现象?(问题二)

再让学生观察实验,实验表明磁铁靠近闭合铝环时,铝环向远离磁铁的方向转动;磁铁远离铝环时,铝环向靠近磁铁的方向转动。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如何解释?(问题三),进而引入“楞次定律”这一课题。此部分大约需要5分钟左右的时间。

图2

2.过程探究,带着问题学习

这一节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注意线圈的环绕方向、磁铁运动方向以及电流表指针方向,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与总结归纳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给予学生一定的自学完成时间,教师走下讲台了解学情,根据课本内容安排顺序,演示实验并提出问题并在多媒体屏上继续显示如下:

图3

问题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问题2.磁通量的变化存在几种情况?

问题3。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问题4.当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如何?是“削弱”磁通量的增加吗?

问题5.当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如何?是“弥补”磁通量的减少吗?

这里问题1、2实质是对楞次定律规律总结前的知识铺垫;问题3、4、5的设置是让学生把抽象的电流方向问题转化为直观的磁通量变化问题,从而使学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这一部分留给学生大约10~15分钟快速自学时间,鼓励学生总结并填写下表:

教师走下讲台巡视学生填写情况,视情况进行指导。之后花1~5分钟时间提示讲解,揭露真相: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指出楞次定律后学生肯定还会有疑惑,此时教师应与学生互动,共同释疑,促进理解,加深记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对其中“阻碍”两字的理解是关键,“阻碍”的对象不是磁通量,而是磁通量的变化,“阻碍”不等于阻止,也不等于反向,只是使变化减慢:当磁通量增大时,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外磁场方向相反;当磁通量减小时,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外磁场方向相同。可以简述为“增反减同”,具体方法可以从应用型习题的训练让学生逐步体会。完成这一理论基础内容后,在多媒体上展示下一页内容,即巩固“楞次定律”这一概念的一些应用题型。

3.学以致用,巩固知识成果

事实上,学习关键在于应用,而且应用也是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知识的较好途径。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先在多媒体上展示几道典型例题,要求学生当场练习,努力完成这些作业,教师在场巡查学生的应用解决问题状况,视练习题量情况留给学生10~15分钟的解决问题时间,然后给1~5分钟时间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比如本节可列练习题如课本例1、例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2,人民教育出版社)。

应用题1直接考查学生对楞次定律的基本掌握情况,而应用题2则要求学生在理解之后还要能够具体运用。在这一部分,给予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当场完成这些题目,当学生大致完成例题后,教师快速引导学生找出运用楞次定律解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即判断原磁场方向、感应磁场方向以及运用安培定则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三个步骤。

4.创新思考,培养创新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考的创新能力,尽量让学生提出一些与本节相关且有些疑惑的问题。这一部分完成后,师生共同回顾,进行课堂小节。小结是让学生加深对本节学习内容的印象,并给学生一个整体收敛。采用该方法教学备课必须要充分。从以上异同步交错教学模式的训练思想可以看出,教师讲课的知识量和知识起点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学情)来确定,而并不是老一套地根据自己的经验快速灌输书本知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与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教师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是教师的学习过程:学习如何去教学生,而不是把书本知识本本主义地演示给学生。本文提出的异同步交错教学方法,着力从培养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学与创新能力提高为目标进行设计。当然由于物理学科的特点,演示实验较多,所以异同步交错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融合的点、面较多,这也真正体现了教无定法的内涵。根据教学内容,合适的选择该教学方法,肯定会获得很好的效果。

标签:;  ;  ;  

不同同步交错教学模式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_磁通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