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进高校的传播策略论文

新媒体时代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进高校的传播策略论文

新媒体时代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进高校的传播策略

徐慧玲

(盐城师范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7)

摘 要: 阐述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分析了新媒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对在高校中传播传统文化工作进行了思考,并给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进校园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高校;传播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精神文明、文化成果的积淀,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最根本的文化基因。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表达方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在科技、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也促使多元化思想如潮水般涌入,是高校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与此同时也对本土文化产生冲击,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只有通过合理的新媒体传播渠道和方式,才能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上下五千年来先辈智慧的结晶,曾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它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深深的影响着现代人,为我们开创新的文化提供坚实的基础,指引着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体现着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的精神。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1]”再到十九大强调要文化自信,在文化全球化的现代社会,提升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而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又依托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积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凝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信[3]

2新媒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

新媒体是区别于传统媒体发展起来的,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微信等渠道,运用用户的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4]。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它具有交互性、即时性、共享性、个性化等特点。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受众既是接受者也是发布者,可以接受外界媒体发布的内容,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具有双向性传播和互动性的特点。新媒体技术打破了时间、空间和速度的限制,在传播信息上实现快捷多样化的特点,能够随时随地接收多方位的信息,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载体。QQ、微信、微博是大学生传递和发布信息的重要新媒体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多元化、便捷性的特点,能方便、快速、及时、有效的向大学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3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中传播面临的挑战

3.1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西方文化冲击着国内文化市场,导致很多年轻人跟随大流,吃西餐、看外国大片、穿国外品牌、过“洋节”……大学生也不例外,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制造了障碍。从很多学者、专家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对中国文学名著的了解甚少,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内涵、表现形式知之不详,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遗产的关注度较低,而当提到西方文化时,却津津乐道。由此可见,大学生这样的认知现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非常不利。

3.2 高校对传统文化教育不够重视

近些年来,受社会功利风气的影响,大学里主要向大学生教授“技能性”课程,对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投入较少,尤其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只有在公共课或者选修课当中选修到相关传统文化课程,但是由于此类课程课时较少,授课老师能够传授的文化知识非常有限,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现在团中央大力提倡“第二课堂”教育,在课余时间继续举办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活动,借此巩固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导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时间更是屈指可数。

因为序列的平衡性和载波抑制度有密切联系,平衡性差的序列会导致载波泄露,易使信息暴露、丢失、被截获、破解等,所以一般要求混沌伪随机序列的平衡度E<0.02[13]。混沌序列在初值范围内平衡度的平均值如表2所示。

3.3 传播传统文化的保障机制的缺失

在大学校园里有一些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团,比如“汉服社”,通过演绎古代的礼仪、习俗向大学生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甚至可以走进社区、走进中小学,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传统文化,不仅仅会使活动的组织者有成就感,又让观众印象深刻,达到“双赢”的目标;还有社团走进山村、走遍古镇寻找快要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它们消失之前做好记载,流传百世。上述社团的展示的古代礼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都可以用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大学生的面前。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喜欢使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可以利用大学生这一特质,将优秀传统文化以视频的方式上传至这些社交平台上,他们更易接受这种传播方式。随着电子书籍的使用率提高,高校可以利用微信这一有效的传播媒介建立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联的公众号,利用有声读书、广播剧等形式传播传统文化,而不仅仅局限于对传统文化书籍的阅读形式。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是以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为基础的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育支撑环境的教学活动。近几年来,网络课堂教育逐渐在各大高校普及,将传统文化教育网络课堂化,会更好地满足教师和大学生之间双向互动的需要,在网络环境下人、网络、教学资源高度整合,通过协作、探究、讨论、交流、互相帮助,主动建构知识意义[5]。网络课堂是优秀传统文化课堂传播的有益延伸和补充,为高校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开展富有针对性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提供了新的载体。

4新媒体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属于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艺术,它包括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6]。在学校图书馆引进数字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不需要走出校园,就可以直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甚至可以受到感触,主动的去学习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可以为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找寻到优秀的继承人继续发扬光大,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流传。

4.1 开通网络课堂文化教育平台

同时,与被测试的大学生进行深入的交谈,对测评结果的客观性与真实性进行评判,并对导致大学生出现亚健康状况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访谈.

4.2 引进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图书馆

高校作为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拥有大量优质的文化资源,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应该走在社会前列。大学生并非不喜欢传统文化,只是不大适应高校向他们教授传统文化的方式,所以需要在传授手段上与新兴事物相结合,比如可以结合新媒体技术,将传统文化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2015年上映的《元日》就是以动画片的形式展现明代嘉定春节的传统和习俗,用视觉感官触动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新媒体可以说是高校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最有效的方式。

4.3 学生亲身演绎传统文化进行网络化宣传

我国高等教育自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国民教育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含量降低,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认知困境乃至危机。特别是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导致优秀传统文化的断裂、碎片化,尤其是某些媒体平台歪曲传统文化的含义,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不到正确、有效地传播。大学生群体是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群体,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从源头上摆正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大方向,就需要借助高校这一平台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提高进行文化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迄今为止尚未有高校采取有效的制度手段控制高校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4.4 完善高校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协调机制

新媒体作为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媒介,虽然网络上的各大版块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但是并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剖析。网络上呈现的传统文化没有立足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出现的这些现象跟文化传播的协调机制的缺失有关。高校应主动与政府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合作,为大学生构建新媒体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协调机制,由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与教育相关的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行为,促使社会媒体健康持续发展。同时高校要教导学生合理规范使用新媒体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通过一定的技术行为加强学校内部的网络舆情管理,为学生营造健康的网络学习环境,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人潮中来,更好的了解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其内涵和精髓。

5) 定植密度:株行距3.5 m ×3.5 m;穴植,穴规格1.0 m × 0.8 m × 0.5 m。每穴可植3~5株。

5结束语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进高校开辟了新的通道,使传统文化更有效、更快速的被高校大学生所接受,甚至可以促使大学生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将传播传统文化的形式加以改变传播到社会中去,让更多的人接触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大众化。由于新媒体传播的随意性、自由性,部分传统文化的含义被曲解,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现象,我们要抓住新媒体形势下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机遇,不断探索向高校大学生乃至社会大众传播优秀文化的新对策,以期传统文化传播会更精准、更加普及。

文章借鉴IEET认证规范和理念,根据人才需求的核心能力,本文从培养目标、学习情境、授课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及要求、课程实施等进行了4G课程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王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理论研究,2017,(6):13~15.

[2] 黎苏晓,林建辉.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及其培育路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2).

[3] 李茜.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使命与创新发展[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

[4] 彭小年.新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促进性影响[J].西部广播电视,2015,(12):15.

[5] 马青华,李艳涛.基于网络学堂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优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0):135~137.

[6] 余俊峰.网络时代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困境与发展路径[J].新余学院学报,2014,19(2):111~113.

收稿日期: 2019-05-15

作者简介: 徐慧玲(1991-),女,助教,硕士学位,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122;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6921(2019)17—0003—02

标签:;  ;  ;  ;  ;  

新媒体时代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进高校的传播策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