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张朝建

(巴中市恩阳区人民医院 四川巴中 636064)

【摘要】目的:主要分析在在呼吸内科中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于2015年6月—2016年8月因呼吸内科疾病--支气管哮喘(66例)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6例)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象,以不同的治疗方法作为依据,对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分为支气管组以及对照A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慢性阻塞组以及对照B组.其中对照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方案,支气管组以及慢性阻塞组予以常规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方案,对患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肺功能进行客观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支气管组以及慢性阻塞组治疗组总有效率、肺功能均优于对照A组以及对照B组,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疾病中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激素;呼吸内科;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5-0030-02

临床上,通常将支气管哮喘简称为哮喘,该疾病属于呼吸内科疾病范畴,为呼吸系统性疾病。研究发现,支气管哮喘疾病发病时期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春季与秋季为该疾病的主要发病时期,并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得病后,不仅对患者的呼吸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呼吸系统多发疾病,临床上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具有高病死率等特点,多发于老年人群。所以及早寻找一种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治疗是十分必要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为抗炎抗免疫型激素,在呼吸内科疾病中运用较广,且治疗效果较好,不仅能有效的控制病情,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本文以支气管哮喘(66例)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6例)作为对象,以不同的治疗方法作为依据,对患者进行平均分组,主要分析在在呼吸内科中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价值。以下为详细总结过程。

1.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于2015年6月—2016年8月因呼吸内科疾病--支气管哮喘(66例)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6例)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象,其中支气管哮喘疾病(66例)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为30例与36例,年龄结构:最大患者于最小患者的年龄分别为73岁至39岁,计算得到其均值(52.7±4.5)岁,慢性阻塞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3例与44例,年龄结构:最大患者于最小患者的年龄分别为75岁至36岁,计算得到其均值(50.4±4.1)岁。同时将支气管哮喘(66例)平分为支气管组以及对照A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6例)(66例)平分为慢性阻塞组以及对照B组。

1.2 方法

1.2.1支气管哮喘疾病组 对照A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主要是采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每次给药的剂量为150μg,患者每天要接受三次治疗。支气管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方案.其中常规治疗与对照组A相一致,此外,还要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在对患者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时,要以患者的实际病情程度为依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如果属于轻度病情患者,则每次给予其剂量为120ug氟替卡松治疗,如果属于中度病情患者,则每次给予其剂量为240ug氟替卡松治疗,如果属于重度病情患者,则每次给予其剂量为360ug氟替卡松治疗,患者每天接受两次治疗,患者连续接受三个月的治疗。

1.2.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 对照B组与对照A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一致,慢性阻塞组在对照B组的基础上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患者每天要接受三次治疗,每次给药的剂量为250ug,患者连续接受四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慢性阻塞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选择意大利MIR公司生产的SpirolabⅡ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检测[1],检测时间为上午,每次检测重复进行2~3次,选择最佳结果,比较治疗前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指标变化情况。同时以PaO2、PaCO2、FEV1等指标表示支气管哮喘疾病组的肺功能情况。

1.4 疗效标准

疗效评估标准[2]:显效:治疗后患者咳嗽、气喘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两肺呼吸清,肺功能基本恢复。有效:治疗后患者咳嗽、气喘临床症状得到有效好转,听诊两肺呼吸好转,肺功能大部分恢复。无效:治疗后患者咳嗽、气喘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听诊两肺呼吸无好转,肺功能恢复程度不明显,有不良反应出现。

1.5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以SPSS 20.0软件展开此统计工作,以(-x±s)、“例数/百分比,(n/%)”代表文中的各项计量以及计数信息,若比对结果具显著性特征,则表明P值小于0.05。二组之间的对比呈现差异性。

2.结果

2.1 疗效对比情况

经过治疗后, 支气管组治疗有效率100%高于对照A组,P<0.05。慢性阻塞组治疗有效率100%高于对照B组,P<0.05。详细数据如表所示。

2.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对比

治疗前,慢性阻塞组患者FEV1与FVC分别为(0.81±0.11)L、(1.46±0.26)L,对照B组分别为(0.82±0.13)L、(1.45±0.28)L,治疗后,慢性阻塞组患者FEV1与FVC分别为(1.19±0.08)L、(1.85±0.18)L,对照B组分别为(0.90±0.07)L、(1.49±0.17)L,治疗后慢性阻塞组FEV1、FVC明显比对照B组高,P<0.05。

2.3 支气管哮喘疾病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对比

治疗前,支气管组患者的PaO2、PaCO2以及FEV1分别为(62.45±4.34)mmHg、(65.43±4.46)mmHg、(0.78±0.12)L。对照A组分别为(61.57±4.30)mmHg、(66.25±4.36)mmHg、(0.77±0.13)L。治疗后支气管组患者的PaO2、PaCO2以及FEV1分别为(32.97±3.53)mmHg、(95.78±3.02)mmHg、(1.82±0.17)L;对照A组分别为(57.95±4.20)mmHg、(73.42±4.02)mmHg、(1.51±0.16)L。治疗后,支气管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显著优于对照A组,P<0.05。

3.讨论

呼吸内科疾病大部分属于慢性疾病,病情反复发作且难以治愈,致使患者体质虚弱,影响其基本生存质量。支气管哮喘是呼吸内科疾病中的常见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它属于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会因气道反应性升高,从而导致气流受限。支气管哮喘症状多于清晨、夜间时发作,症状表现包括咳嗽、气喘、喘憋等,为患者的生活、工作等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肾上腺皮质激素之所以可以用来对支气管哮喘进行有效治疗,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为:肾上腺素激素的脂溶性较强,在机体细胞中能够自由的进行扩散,并且会有激素一激素受体的复合物形成,在炎性基因的转录过程中能够发挥出良好的作用,进而能够有效生成炎性抑制因子,对黏附因子的表达以及中性粒细胞的游离趋化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内科呼吸疾病中的一种,具有高病死率等特点,多发于老年人群。临床上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患者因为呼吸道疾病受到感染后使得支气管末端的气囊处于膨胀的状态中,囊腔在不断的扩大,气腔壁受到破坏,气流的受到阻碍且无法进行可逆运动,因而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抑制多种炎性细胞之间的产生的反应,具有抗炎的功效,进一步提高患者免疫力[4]。

本次研究显示,对呼吸内科疾病--支气管哮喘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突出,且肺功能恢复状态较好。

综上所述,在呼吸内科疾病支气管哮喘中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哮喘症状,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王瑾瑜.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2:2282.

[2]毛洪莲,李晶,林常美.针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5,26:27-28.

[3]高志文.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14:15-16.

[4]吴周飞.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07:1259.

论文作者:张朝建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3

标签:;  ;  ;  ;  ;  ;  ;  ;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张朝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