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归纳法复习实例_化学论文

高三化学复习“归纳法”举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归纳法论文,化学论文,高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程高中化学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相对零碎而分散。所以,高三化学复习需要找出知识的本质规律及其内在联系,使之形成纵横交错的“知识网”,并将知识的归纳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试援引高三化学教学实践案例说明三种归纳方法的运用,供大家讨论。

一、分类归纳法

针对化学学科知识点“杂、乱、多”的特点,采用“分类归纳法”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它包括树状分类归纳法和点线网络归纳法。

1.树状分类归纳

首先要分析大量类别之间的关系,然后将类别组织成树状结构,罗列出一种逻辑结构关系,并侧重探讨类别间的层次性、多样性、差异性。

例如:置换反应在中学化学反应中涉及面广,它的归纳整理可借助树状分类归纳法:

2.点线网络归纳法

教师应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力求将零散的化学知识、复杂的化学内容整理形成“知识点”“知识线”“知识网”,同时探寻点、线、面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中心归纳法

例如,以10电子粒子为例的中心归纳法:

(2)专线归纳法

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某一主题,将与之相关的内容进行归纳梳理,有如“形散而神不散”,这儿的“神”即为那条“主线”。

例如,以气体压强为主线定性、定量讨论相关化学实验主要可归纳为:实验现象的描述、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运用、喷泉实验、实验中的“安全性”(倒吸、堵塞、爆炸)问题、气体体积测定受压强变化的影响等。

例如,电化学的复习可以采以“能量变化→反应装置→反应原理→运用”为主线的复习方法,可表示为:

(3)网络归纳法

在复习元素化合物时,对众多繁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特别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些反应方程式,归纳整理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可通过具体直观的网络图形有选择性地进行归纳。

二、比较归纳法

比较归纳法主要是针对相互间的共同点、不同点以及联系点等作出的归纳分析。通过分析对比,找出彼此间的异同,明晰易混易错的内容,更有利于把握有规律性的化学知识。具体来说,可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采用列举、列表、图解的方法进行比较归纳。

1.列举归纳法

即通过简单枚举而建立对“经验”的概括和比较,它是一种典型的定性分析归纳法。

例如,为了研究有机化学思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在高考客观题中的考查情况,笔者对近四年来江苏卷相应部分采用列举归纳法,发现:2005年考查食品中过量的“丙烯酰胺”的结构和性质;2006年考“胡椒酚”的结构和性质;2007年考“花青苷”的结构和性质;2008年考“丁香酚”“香兰素”的结构和性质。进而得出如下结论:虽然每年的高考试题所涉及的有机物常是陌生的,但考查观察能力和运用有机官能团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本质是不会变的,从而加强了复习的针对性。

2.列表归纳法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混淆不清的化学概念及原理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区别,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表格归类比较、对比分析的能力。

例如,对强弱电解质的比较一直是高考热点之一,可通过对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列表(表1)比较,推而广之。

表1

还可以拓展到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如比较0.1 mol/L、0.01 moL/L的醋酸或比较pH=2、pH=3的醋酸。可以这么说,无论是比较等pH、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抑或比较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还是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列表归纳比较的途径本身就是一个逐步加深对强弱电解质认识的过程。

3.图解归纳法

利用图形的直观、简洁等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梳理系统知识,识同辨异,探寻规律,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的能力。

例如,化学概念之间的从属关系、并列关系以及矛盾对立等关系,可编织成相关的简明图表。如各类氧化物及酸酐等之间的关系可借助集合概念加以比较,通过图示(图1)形象理解。

图1

三、“思维导图”归纳法

在高三复习中引入“思维导图”归纳法,符合“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规律。具体来说,它能使新旧知识的结合成为可能,使知识整合成为现实,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所掌握的要点能清晰而有序地表达。

例如,无机框图题是最近几年高考中重现率最高的一类题型之一,值得分析与研究,笔者曾和所教班级的学生一起做了个有关此类问题的“思维导图”(图2):

图2

显而易见,运用“思维导图”能使多个纷繁复杂信息的层次隶属关系“一目了然”。通过“思维导图”对各种概念间的关系进行加工,能培养学生分类、归纳、总结、分析、表达的能力,它是对传统归纳法的一次“革命”!它还可以应用于生活、工作等其他多个领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综上所述,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灵活地运用不同的“归纳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也要防止陷入归纳的“误区”:对一些在形成学科知识体系和方法视角都并不十分重要的内容,不要作无谓归纳;要在准确地把握好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科学地渗透化学思想、灵活地处理好“一般”与“个别”“普通”和“特殊”的关系的基础上,合理、科学且有效地运用“归纳法”。

标签:;  ;  

高三化学归纳法复习实例_化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