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吕益元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吕益元

(玉林市田家炳中学,广西 玉林 537000)

摘要: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对各个领域都产生影响,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期待。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意义,然后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教学;应用;教育

引言:

将信息技术引进教学中去是教育行业发展的开端,它的进步会带动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进步,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是依据书本按部就班的讲解,相比新型教学形式来说,缺少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他们的开拓性思维。现在新兴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带着满满的求知欲去探索数学的知识;化静为动,突破重点、难点;创设悬念,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讨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及探究。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对教师的意义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教育信息化是其中的一部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多途径,信息技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掌握知识,这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1]。而信息技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会数学的奥妙,实践是学习的真理,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手段。

(二)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传统教学中,由于都是教师在引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不能自由发挥,受到一定限制,太过单一的形式致使学生缺少创新能力,资源的短缺可能导致学生特有的数学天分不能得到开发。这种教学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从实质上解决学生的困惑。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各种录像、录音、计算机、教具、学具、投影、电影等多种媒体技术,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精彩纷呈,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更加调动学生的求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2]。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用教育信息技术资源是为了超越书本知识来源的限制,利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最大化扩充教学知识量。高中课堂有别于初中课堂,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更要拓宽视野,而且高中的题型和难度要比初中困难很多,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更好地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比如高中数学中的统计、函数图像、解析几何等令学生们头痛的问题,可以生动地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展示,使学生更易理解。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事业要不断的接纳新鲜事物,信息技术这新鲜血液的注入,令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接下来,作者将简要分析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方式方面

具备严谨的思维缜密的头脑才能控制数学这门的学科,这里面不能缺少信息技术的应用,如几何画板可以提高教师画图、做表等准确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它不仅解决了教师徒手画图的不易,它还使教学能够平息和简化深奥的问题。几何画板在线性规划作图、三角函数图像变换、正态分布建立参数及作图、圆锥曲线作图等等章节中都有所重要的应用[3]。比如在学习《空间立体几何》这一章节内容时,由于本身需要将三角函数与立体几何图形结合起来解题,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其直观的展示给学生,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跟上教师的节奏,以此来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

(二)学习方式方面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大多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巩固知识点,进行题海战术,见过大量题型之后才对知识点有更深的理解,这不仅没有学习效率,也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反而引起逆反作用。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的应用,学生可以理论结合实践,通过实践开动大脑,查缺补漏,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冗杂的知识点更加深刻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比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节时,大多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都把问题的重心放在了函数关系式上,忽视了对函数图像的理解,函数图像本身作为一种对函数关系式检测的标准,比如a>0,函数图像的开口就是向上,反之,向下。函数的对称轴为-b/2a,这些内容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利用多媒体制作出函数图像与函数关系式的表现方法,将函数的二次系数和一次系数的具体商值计算出来,然后在函数图像上标注出对称轴的具体值,因为两个结果是一样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这样的逻辑关系,以此来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

(三)教学结构方式方面

教学结构的改变带来资源的扩充,学生们在新鲜的资源里充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动态化充分展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呈现了思维过程,将抽象变为具体,将虚幻变为现实,并将知识内容从静态变为动态,这是教科书里那些平淡的理论知识所不能给予的。新的教学结构为学生带来了新的体验。例如,excel中的插入图表函数可以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excel也可以用于线性回归问题,在插入图表栏中选择XY散点图,在显示图表之后,可以从散点图中看出X参数和Y参数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然后选择图表中的散点。添加趋势线[4]。比如在进行《概率计算》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由于本身该章节的内容较为抽象,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直观的将规律展示给学生,让其通过观察养成推理的逻辑思维习惯,进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教育要不断地进步,为了提升教师们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应用信息技术是必要的。尤其在像高中这样重要时期,以及数学这样需要严谨对待的学科,信息技术的应用是让这一学科更加成功的一大因素。当然,作为不断汲取知识的学生,只有在学习条件与个人努力同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潜能,将数学得透彻、学得灵活。

参考文献

[1]唐冬梅,陈志伟.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18):106-108.

[2]张铁燕.如何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3):82-82.

[3]刘和.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177.

[4]唐冬梅,陈志伟.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18):106-108..

作者简介:吕益元(1985.09-),女,广西陆川县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

论文作者:吕益元

论文发表刊物:《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吕益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