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公司盈余管理分析——以*ST船舶为例论文_陶晓炜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重庆市 400067)

摘要:由于“ST”制度的存在,上市公司在连续两年亏损的情况往往会采取一定的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扭亏为盈,避免暂停上市威胁。本文以*ST船舶为例,分析其在2016年和2017年发生巨额亏损的情况下于2018年一季度采取的盈余管理措施,探寻*ST企业摘帽的盈余管理方法。

关键词:ST公司 非经常性损益 盈余管理 摘帽

一、引言

盈余管理是公司在符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条件下,通过合法的手段来调节企业利润的行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各有不同,但对于*ST企业来说,脱帽摘星是最主要的盈余管理目的。在*ST制度下,连续两年亏损的企业若不能扭亏为盈就将面临暂停上市。由于*ST公司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和被暂停上市后申请恢复上市规则对净利润指标的要求不同,摘帽只要求净利涧为正,而恢复上市要求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也要为正,*ST公司的经营状况较差,在暂停上市后很难实现扣非后净利润为正的要求,这就导致了*ST采取手段进行盈余管理。*ST企业通常是经营出现困境,因此在短期内实现经常性损益为正很困难,但企业可以通过调节非经常性损益来达到公司净利润为正的目的,而且非经常性损益不能持续的特点使其更容易在短时间内被操控。为了规避退市,对*ST公司来说,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摘帽是一种时间短、见效快、效果好的手段。本文将对*ST船舶寻求的2018年实现摘帽的盈余管理手段进行分析。

二、*ST船舶主要财务状况

根据*ST船舶发布的2018年一季度报表显示,公司本季度净利润719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而且公司一季度实现扣非净利润3596万元。在行业不景气,公司面临退市危险的情况下,让人不得不怀疑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手段调节公司利润。

表1:*ST船舶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由表1可以看出,*ST船舶净利润由2015年的6183万元亏损到2017年23亿元,亏损幅度达到3719.88%,连续亏损两年的情况下,若*ST船舶不能在2018年扭亏为赢,即将面临暂停上市。但其2018年一季度报表显示,公司一季度盈利7198万元,若公司在2018年实现净利润为正的目标,则可以成功摘帽。

三、*ST船舶主要盈余管理手段分析

1、转回前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通常本期利润较好的企业为保证企业每年利润的稳定性,会通过在本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来降低本期利润,以后期间利润不够时,在转回以前期间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以此来平滑利润。而本期亏损的企业也会为了避免连续的亏损而计提大额资产减值损失,以后期间再转回调节利润。*ST船舶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亏损的情况下计提了37.56亿元、26.92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远高于同行业水平,不得不让人产生疑虑。

表2:*ST船舶2018年3月31日部分财务数据 单位:元

从2018年一季度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出,*ST船舶在大量转回前期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其转回资产减值损失占净利润比例高达126.97%。在行业整体低迷的状况下,*ST船舶在前两年大额异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给之后的盈余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可操作空间,避免了公司在持续经营过程中由于行业等因素导致公司经营萧条状况下退市风险。

2、降低费用支出调节利润

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成本费用的减少也可以增加公司的净利润,上市公司若不能改变公司经营业绩,则需要通过减低成本费用来获得更高的净利润。

与2017年一季度相比,*ST船舶2018年一季度的销售费用从7779万元下降到415万元,下降幅度超过90%。同期的投资收益从2235万元增长到3.21亿元,主要是处置资产形成。*ST船舶2018年一季度的盈利主要靠减少销售费用、获得一次性投资收益和资产减值转回等方式而来,并非是依靠产品的竞争力而来。

3、提高应收账款比例

当企业面临业绩压力,或公司面临退市等情况而当期的经营业绩不理想时,可能会通过借助放宽信用政策或给予商业折扣的方式来促进销售,进而增加营业收入以对利润进行调节,放宽信用政策包括使客户的付款期延长,向信用状况不好的企业赊销商品,这虽然在短期内会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但是长期来看会侵害公司的利益,因为放宽信用政策会增加应收账款的回收难度,在未来期间使企业的坏账准备增加,降低未来期间的盈利水平。

*ST船舶正是在通过放宽信用政策来增加公司营业收入,2018年一季度公司收入29.64亿元,同比下降27.85%,而应收款高达14.28亿元,上涨21.42%,其他应收款3.72亿元,相比2017年年底大幅上升2.76倍。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分析*ST船舶在持续两年亏损的情况下在2018年一季度通过盈余管理手段使公司扭亏为盈。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三个季度*ST船舶必将继续通过的盈余管理方式调节公司净利润,保证公司2018年的净利润为正。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下进行盈余管理操作并不是违法行为,使得*ST公司为了扭亏为盈, 通过各种盈余管理方式操纵公司净利润,保住公司的上市资格。但如果企业不从改善自身的经营状况着手,只想通过盈余手段保住上市资格,必然是一种不可取的手段。如*ST船舶2018年一季度通过转回前期资产减值损失调节利润,虽然增加了公司净利润,但在扣除非经常性损失后,公司净利润仍然为负数。同样,大量削减销售费用、放宽信用政策最终对企业的长期正常经营活动会造成严重不好的影响,导致企业销售收入降低,应收账款大额计提坏账准备等。为获得长期稳定的利润增长,企业必须要提高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这样才能增加公司的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为股东带来财富。

作者简介:陶晓炜(1995年3月—),女,贵州遵义人,重庆市南岸区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专业2017级研究生。

论文作者:陶晓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  ;  ;  ;  ;  ;  ;  ;  

ST公司盈余管理分析——以*ST船舶为例论文_陶晓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