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学院校医患沟通课程设计与实践探讨论文_吕美玉

高等医学院校医患沟通课程设计与实践探讨论文_吕美玉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河南新乡 457000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上时不时有一些医院纠纷的报道,随处可见的医患问题,患者家属辱骂殴打医生的事例屡见不鲜,不仅威胁着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影响着医疗卫生工作的正常进行,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为了缓解医患紧张的局面,以便医护人员更好的为民众提供服务,当前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开设医患沟通课程。本文旨在对高等医学院校医患沟通课程设计与实践进行探讨,以期切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日后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患沟通;课程设计;实践

前言:医患沟通课程作为医学院学生的必修科目,以往多被教师和学生忽视,近年来随着医患问题愈发紧张,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患者希望就医时得到优质的服务,顺应时代的发展,当前医学院校开始重视医患沟通课程,以期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医护团队,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就当下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其医患沟通课程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时代的需要,医院工作的大形势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以期营造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推动国家又好又快发展。

一.医患沟通课程的重要性

据统计,近年来医患纠纷事件每年以20%的速度向上递增,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微视频的传播对社会的良性运转产生不利的影响,当前谩骂侮辱殴打医生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影响着医护人员的正常生活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其人身安全[1]。为了减少医患矛盾,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目前多数医学院校加大了对医患沟通课程的重视力度,医患沟通成为学生必备的技能,以往学校在开展教育活动时过于重视理论,缺乏学生的素质教育及沟通能力的培养。新时期,教师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时更应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可以引进医护人员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利于学生真正充实自己,打造一支优质医疗团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医患沟通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内容过于僵化,教材滞后,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致使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无法切实提高自身的能力[2]。以往医学院校多是从心理学和伦理学两个方面开展沟通课程,教师教学时过于依赖教材,学生只是掌握了空洞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以至于在日后遇到问题时学生过于套用模版,无法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就当前我国医患沟通课程而言还处在探索阶段,缺乏健全的教学结构和评估标准,多数教师专攻专业和理论知识,缺乏医患沟通课程的专业教师,致使该课程设计不科学,实践活动多流于形式。

三.高等医学院校医患沟通课程设计和实践探讨

3.1医患沟通课程的设计

首先,要组织专业教师团队,学校可以引进医护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和案例教学,医护人员长期接触患者能通过亲身经历告知学生一些实践技巧,同时也可以整理一些案例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教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3]。同时也能对教材知识进行补充,以便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学校也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再教育,打造一支专业师资团队。

其次,完善考核体系,组织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双重考核,尤其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也可以假期组织学生到医院进行实习,可选择医护人员帮带的方式,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结合实践对自己的知识框架进行完善。此外,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以便其能准确把握学生知识链条上的漏洞,有侧重点的传授学生知识,提高课堂质量[4]。改变以往的说教方式,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重新焕发课堂生机。

3.2医患沟通课程的实践探讨

首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以往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医患沟通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科目,教师在讲授心理学和伦理学知识时应与医患沟通的核心内容进行融合,辅之交际学、语言学,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实践化具体化细节化,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操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小组训练,不仅利于学生互相监督,同时也利于其学习彼此的长处。课程结束后可以设置相应的实践操作,通过学生的实践情况对其进行打分,总结学生实践中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专业讲解。

其次,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进行视频授课,搜集身边的案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讲解,组织学生进行观看,让学生讨论视频中医患矛盾出现的缘由,医护人员处理该问题值得学习的地方及不当之处[5]。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的盛行,人类社会进入到微时代,教师可以录制微视频,结合身边出现的案例,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进行知识讲授,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提出自己的意见。教师在开展该课程时也要注意不同的科室其病患矛盾千差万别,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记录,总结自己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及日后工作时的侧重点。

此外,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时,应教授学生换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多数患者忍受病痛的折磨时间紧迫难免会有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医者应耐心对其进行引导,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安抚其不安情绪,以便其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实现最佳治疗效果,减少医患冲突,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医患问题已然成为当前民众热议的焦点,重视医患沟通课程,总结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当前医疗工作的大环境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实现校医合作,改进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便学生能切实掌握医患沟通的技巧,为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缓解医患紧张的局面,推动医疗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周海燕, 董丽, 周彩虹. 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自我认知评估调查研究[J]. 中国肿瘤, 2017, 26(05):347-350.

[2]何志磊, 韩惠民, 牛振海,等. 医学院校医患沟通课程实施策略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 14(3):184-185.

[3]刘琬一. 卫生职业院校开设医患沟通课程的实践探索[J]. 卫生职业教育, 2017, 35(9):136-137.

[4]钱华, 李北明, 杨鑫. 教师模拟患者方式提高医患沟通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22):8-10.

[5]张弘弘, 马志敏, 宗海军,等. 浅谈医学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能力的培养[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23):8-9.

作者信息:吕美玉,女(1989.6—),汉族,河南鹿邑,本科,研究方向:临床医学

论文作者:吕美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  ;  ;  ;  ;  ;  ;  ;  

高等医学院校医患沟通课程设计与实践探讨论文_吕美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