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隐喻与语义互补模型--论佩尔松的隐喻语义观_语言学论文

图示隐喻与语义互补模式——评Persson的隐喻语义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义论文,图示论文,模式论文,Persson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导言

玻尔森(Gunner Persson )在《语义、模式和隐喻》(Meanings,Models and Metaphors)一书中,探讨了语言学中的隐喻化图示和语义解释的关系问题,并从隐喻理解的角度对一些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作了研究,并提出了互补性的理论框架,对我们正确理解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模式以及隐喻机制本身均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本文试图对玻尔森的指导思想和论证方法以及理论意义进行分析和讨论。

玻尔森是受隐喻理论的启发提出自己的互补理论设想的。

隐喻研究认为,人们在认知客观世界的实体、状态和事件时,隐喻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要弄清楚语言使用者的全部事实, 分析语言的隐喻式结构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HsnnachArent[2:532]指出:“人类推理中的范畴、 思想植根于人类的感知,所有概念化和形而上的语言实际上是严格意义上的隐喻。”Bolinger[3:141]更进一步指出:

“以相似或不相似对事物进行组合与分类是人们日常司空见惯的行为,但却不是偶然随意的。通过这样一种隐喻机制,客体以及语言在形式、规则和应用诸方面得以有序的组合和有机构建。我们所面对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隐喻体系。人们的隐喻机制自孩提时期就已开始了。大自然并不是以有序的方式自动地呈现在儿童面前;儿童被赋予这种能力以感知这个世界,儿童生来即有辨认相似性的能力,这种能力超越其它任何潜能。

隐喻建立在感知基础之上,视觉是感知能力的一部分。那么建立在视觉基础上的图示隐喻同样在我们的日常思维乃至表达学术研究理论中起重要作用。科学家一直在使用图示来演示他们的思想和理论。语言和视觉上的图示应同样是隐喻式的。

语言学家所使用的图示能够反映其理论见解。而图表的选择很可能受到该模式的局限。语义或句法上的隐喻化图示可能产生固定的程式化作用,进而妨碍人们从其它角度理解和解释同一问题。读者头脑中对图示的印象比相应的文字印象往往更加强烈,比如转换生成语法,虽其内容被多数人认为已过时,其树型图却依旧给人留下长久的印象。然而,在二维空间的纸面上,复杂抽象的理论有时很难用图示表现清楚。

受“语言学理论与其图示都是隐喻性的”这一命题的启发,玻尔森意识到了术语概念与图示理论应是对等一致的,但他发现,无论语言学家在制图时还是一般读者在理解时,并非人人遵从这一简单标准:语言学家有时不可能通过图示隐喻将其理论完全表达清楚;读者有时在理解上也有偏颇。那么就有必要用隐喻的理论机制还原语言学家理论的本来面目。当然玻尔森的这种还原不是简单的解释,而是用隐喻的思维还原隐喻的理论,其中包括了研究者创造性的语义理解。

玻尔森从图示隐喻(Graphic metaphor)角度对语言学的理解可以说是多方面的,包括语义、句法、语用、文体、语义内涵、语义对立等。但其核心为语义问题。下面我们采用个案分析方法,介绍玻尔森对“语义成分分析”和“原型理论”的隐喻性审视以及他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互补模式。

2.语义成分分析图示与原型理论图示

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都认为词义可分为所指成分(denotative)和蕴含成分(connotative)或联想成分。和亚里士多德一样, 语言学家认为词具有可辨认的、抽象的核心,围绕着这个核心,还有一些不确定成分,对这些不确定成分进行增删,其基本含义不会有大的变化。

语义成分分析[4]理论中的典型例子bachelor, 其语义成分为│+HUMAN│,│+MALE│,│+ADULT│,│+UNMARRIED│等。 但是确定其核心语义并非易事,艾奇逊Aitchison[5:45]分析了不同词典中tiger一词的定义:

A large Asian yellow-brown black stripped carnivorous maneless feline (COP)

Type of fierce wild cat that has yellowish fur with black bands across and lives in Asia.(LDCE)

从这些定义中很难提取核心成分。能够提取的大概只有│ANIMAL│与│FELINE│,为真值语义,但其不能将虎与猫分开。另外,其余信息(语义成分)具有可撤销性,如温顺的老虎仍然是老虎。事实上人们在生活中分辨tiger与cat并不困难。这说明人们在辨认词义时,单凭核心成分是不够的。

语义成分分析将大脑词库看作一组可构成不同词义的抽象意义原子,艾奇逊将其称为原子球理论(atomic global theory)。词之间的语义成分是可重叠的,但词本身却是一个封闭单位。

语义成分分析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70年代中期真值条件语义学的兴起,语义成分分析受到了批评。认为语义成分分析是主观臆测的空想,无法证伪,特别是将词汇与特征成分一一对应,如将语言词汇human来表示大脑抽象实体│HUMAN│,这样便使词汇与特征混为一谈。实际上人们的大脑中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用于构成一个词完整意义的语义原子。

成分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传统的客观主义的语义观。这种观点认为思想具有“抽象性”、“非具体性”、“核心性”和“逻辑性”。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类的认知概念结构主要来自于人的感知、活动、个体和社会的经验。思想具有“具像性”、“可想象性”,具有格式塔特征的“生态结构”。玻尔森认为,这种“经验现实主义”语义观来自于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和洛芪原型理论。洛芪(Rosch)[6]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一个范畴中不同的成员并不拥有同样的一组特征成分;词语一般并不能切分成明确的和固定的概念成分。玻尔森分析了洛芪的图表隐喻。在“鸟”这一范畴中,其成员可分成“典型的”、“非典型的”和“边缘的”。

有些语言学家认为原型理论是对语义成分分析的致命一击。然而,玻尔森认为,这并不能够完全否定包含意义万分的中心—边缘模式(核心义模式)。洛芪的原型理论模式中的隐喻图示仍然存在一种“核心”——该核心即典型鸟的位置,和一个“边缘”——即非典型鸟的位置。

该图反映了不同范畴成员的典型条件(typicality conditions )。“核心”位置的知更鸟的典型性条件为“有翅膀”,“会飞”,“会鸣叫”,“小巧”等;而“边缘”位置上的“鸵鸟”不具备其中典型的特征。典型性条件不同于固定不变的语义成分。在某种意义上,核心语义成分分析正是图1原型理论的翻版,即语义成分的核心│+ANIMAL│,│+AVIS│,│FEATHERED│为其基本标准特征(minimal criterial properties)。鸵鸟正符合这些基本特征条件,而知更鸟之类的鸟具备的特征是非标准式的(noncriterial),然而却是典型的(typical ),如│SMALL│,│CAN SING│,等。

图1中没有“固定的核心成分”, 但可以说有一个“非固定的核心”,不同成员从这个核心逐渐向边缘延伸,其延伸方式是重叠的,模糊的。原型理论的重要特点在于建立的核心语义模式与模糊语义观相通。

不难看出,这两种语义模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相互对立的;硬核心概念模式在概念所指意义(denotative meaning )和蕴含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之间划了一个明确的界限; 原型理论则没在二者之间划一条鸿沟。能够构成一个范畴中典型成员的特征似乎就是所谓的蕴含所指。因为这些特征不作为范畴成员资格的基本标准。 以woman为例,其概念有“human,female,adult”,然而这还不够,我们还要在此基础上添加“非标准的”、“蕴含的”特征才能识别典型的woman,如“having breasts and a womb”,“being able to give birth to children”,“having female features”,“having a high pitch”等。但切除了子宫和乳房的女人和低音调、 男性化的女人仍被叫woman。从原型理论上看,失去这些特征的女人是处于边缘位置和非典型的。

玻尔森用图来表示了语义内核与原型理论典型性特征的关系(见下页图2),实际上两个理论都是“中心—边缘”隐喻的投射。

左图为概念容器,中心为标准式概念,外围则是非标准式概念。右图是woman的不同实际类型,中心为典型实例,外围为非典型的实例。 非典型实例不必具备中心标准的要求,而典型实例需要具备“容器”中外围的内涵特征。

图2中显示, 传统的核心模式与原型模式可以看作是不同的范畴化表现方式,二者不是相互对立而是相互补充。它们各有自己看待范畴成员的角度,但并不是唯一正确的分析方式。

利奇[7:121]也曾将成分分析方法与原型范畴的模糊理论结合起来考虑。他认为词语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一个层面是自足的概念单位,第二个层面是将这个概念单位切分为不同的特征成分;第三个层面是将词义和特征再分成模糊的特征集合。

据此,玻尔森认为,语义描写应舍弃原子特征,以便建立一个互补模式,如图3。

图3有两种基本的概念类型:一是范畴概念(CC=categorical concept);一是典型特征(TA=typical attributes)。CC 原指核心概念,为避免误解,玻尔森使用中性的范畴概念称之;TA表示范畴中典型成员所具有的特征。CC将词语和大的范畴概念联接起来(“adult,female human being”),而TA用于识别范畴中典型成员。二者共同构成woman的复杂概念,包括类型识别的概念,又包括修辞性特征:A woman is an adult female human being who has breasts and a womb etc.

图3中“意义容器”中有两个方框。 小方框用实线表示封闭性的范畴概念,大方框中用虚边表示典型特征的开放性与可变性。

两个方框不相互包含,因为二者没有中心边缘区别。CC置于上方并不意味着其更为重要,相反,TA占据显赫位置。CC占上方位置是因为人们在回答什么是woman时,由CC开始,然后进入TA:A woman is a human adult who...。

应该指出,图3与图2左首“概念”图示基本相似。但图2 左首“概念”图示给人以错误印象,即边缘位置的蕴含概念似乎不比中心位置标准概念重要。如图2右图原型理论所示, 正是这些概念突出了一个语汇的意义,而且提供了范畴中典型成员的特征。玻尔森对这两个模式进行互补性融合后,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在核心语义模式中的看来不重要的、可删节的百科知识或蕴含义成为互补模式中重要的特征。

以上仅仅是玻尔森图示隐喻的一个典型例子。除此之外,玻尔森还对语义三角等几十个语义学理论图示进行隐喻性分析,篇幅所限,不多作介绍。但从他对隐喻图示的分析中,使我们感到,整个语言学理论就是对语言进行多侧面摹写的庞大隐喻系统。

3.隐喻化图示模式的意义

隐喻图示所揭示的语义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给我们以深刻启示。玻尔森的兴趣不在隐喻研究本身,而在于用隐喻机制理解和诠释语言学界产生的不同语义观点。与其说玻尔森创造了新的语义互补模式的理论框架,不如说他提供了看待语言学理论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语言学的隐喻视角:隐喻机制在语言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玻尔森的分析,隐喻机制在语言学上的阐释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语言哲学家和语言学家通过认真研究,把从修辞格的隐喻变为一种认知方式的隐喻化[7][8]。隐喻化作为一种思维机制有以下几个要点:语言是人大脑概念的反映,思维概念来自于人与客体的体验;概念范畴是人经过客观体验自然范畴(natural category)在大脑中的映象;自然范畴借助于语言进行表述,因而语言概念是自然范畴的外在物化形式。

隐喻化的运作方式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知观。

隐喻中为什么不同范畴的东西能够并置在一起,并能够使人理解呢?原因就是人们在不同范畴之间发现了相似性。所谓相似性就是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发现的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它是事物之间联系的纽带。而人们在对客观实在进行这种联系的时候,总是采取一定的角度,提取头脑中自然范畴记忆中的一部分,与认知对象进行投射(mapping), 同时舍弃另外的内容,因而它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片面的。

既然人的思维是隐喻式的,那么,语言学家在研究语言时的思维方式应该也是隐喻式的。 作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语言是一种不变的(invarant)客观实在。它具有复杂的特征。语言学家在面对语言这个客体时,只能采取某种角度,对语言的某个问题(特征)进行分析和探索,而他所凭借的也只能是描写性语言(metalanguage)抑或是图示与该特征对应,即对语言客体的相似性描写。因而,任何语言学家的理论可以说都不是语言这个庞杂系统的全部事实。换句话说,任何理论都可以从另外的角度给予质疑和驳辩,因为它总是“漏掉”了什么。玻尔森分析的核心语义与原型理论是这样,结构主义与心灵主义、形式和功能、句法与语篇等同样如此。

从以上分析看,似乎任何语言学理论都是成立的,都是正确的。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一种语言学理论正确与否,要看其是否反映了语言(部分)客观事实;是否在其模式与语言的不变体之间存在共有特征,即相似性;二者之间的同位形素(isomorphism )是否能帮助人们理解语言的某一侧面。

玻尔森的互补模式令人耳目一新。他没有对所谓传统的语义分析进行简单的否定,也没有对看似与之对立的原型理论进行盲目喝采。而是受隐喻化理论启发,打破理论之间的封闭疆界,将二者进行互补性融合,使我们对各自表述的观点的理解更加清楚,更加客观。要建立一个理想而完备的语义模式是不可能的,当然也不是玻尔森追求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互补模式实际上是互补方法。模式是固定的,而方法是灵活的。

认知是相对稳定和变化的对立统一。人们在认知中既需要常规的、相对不变的概念体系,又经常将此常规打破,建立新的概念系统,即隐喻化系统。离开前者,会限入不可知论,而离开后者,就不能解释人的主观创造性。就思维载体的物化语言而言,它既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这是我们把握语言的基础,也是意义的基础),同时又是人们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可以调遣的隐喻化系统(这使语言的灵活性大大增加,我们可以使用该体系进行创造性发挥)。相对稳定的CC是结构主义、传统语法、语义成分分析等研究的重点;相对可变的TA是文体学、诗学、语用学等研究的重点。CK

[1]Persson,G.Meanings,Models,and Metaphors [M].Sweden:the Printing Office of the University of Umea,1990.

[2]Arent,H.Man's Conquest of Space[J].American Scholar,1963,(32):527-40.

[3]Bolinger,D.Language —the loaded weapon[M].London:Longman,1980.

[4]Katz,J.J.& Forder,J.A.Structure of Language 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C].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1964.

[5]Aithchison,Jean.Words in the Mind: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ntal lexicon[M].Oxford:Basil Blackwell,1994,2[nd] edn.

[6]Rosch,Eleanor.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of semantic categorie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75,104,193-233.

[7]Leech,Geoffrey N.Semantics,The study of meaning[M].Harmondsworth:Penguin,1981.2[nd] edn.

[8]Xie,Z.J.Cognitive metaphor and its linguistic interpretation[D].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1999.

[9]Xie,Z.J.Metaphor:from figure to cognition[J].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2000,(3).

[10]Xie,Z.J.Metaphorical Thinking in Translation [J].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1,(3).

[11]Black,M.Metaphor[A].M.Black.Models and Metaphors[C].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2.

[12]Cassirer E.An Essay on Man[M].New York:Yale University Press,1944.

[13]Hayakawa,S.I.Language in Thought and Action[M].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company,1939.

[14]Honeck,R.P.& Hoffman.Cognition and Figurative Language[C].Hillsdale,1980.

[15]Indurkhya,B.Metaphor and Cognition:An Interactionist Approach[M].Dordrecht:Kluwer Academi Publishers,1992.

[16]Kathleea Covor and Nathan Kogan.Topic-Vehicle Relaton in Metaphor[A].Honeck,R.P.& Hoffman.Cognition and Figurative Language[C],Hillsdale,1980.

[17]Riceur,P.I.A.The Rule of Metaphor.Multidesciplinary Studies in the Creation of Meaning in Language[M].(trans.by Caerny) 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78; originally published as La Metaphore vive (Paris,Editions du Seuil,1975).

[18]Richards I.C.& Orgden C.K.The Meaning of Meaning[M].Orlando,Florida:Harcourt BraceJovanovich Publishers,1923.

标签:;  ;  ;  ;  

图形隐喻与语义互补模型--论佩尔松的隐喻语义观_语言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