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需要“教导”更需“引导”论文_李雪娟

教育孩子,需要“教导”更需“引导”论文_李雪娟

李雪娟 湖南省郴州市苏园中学 423000

在我今年担任九年级X班班主任期间,遇到了两个特殊的孩子。

第一个孩子,每天背着一个跟他身高体型极不相称,鼓鼓囊囊的大书包,永远都是上课铃声响起后才匆匆忙忙跑进教室,引得老师、同学侧目,还经常导致班级扣出勤分,尽管屡次提醒,但他依然如故。后来我从其他学生那里了解到,这个孩子每天在书包里装8盒卤粉,原价5元一盒的卤粉转卖给同学变成6元一盒,并且每天带的8盒卤粉往往一到教室就被抢购一空,供不应求,而他赚取的“盈利”则成为了自己的早餐和零花钱。

第二个孩子,是一个才16岁,身高1.75米却有着200斤体重的“胖墩”,平常的表现也算中规中矩,既不迟到早退也能按时完成作业,唯一的缺点就是经常违规带手机进校园,还因为午休时间玩手机被成长部抓住多次。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认为自己成绩不好考不上高中,不好找工作,于是早早打起了自己的算盘,用手机在网上“做生意”,先通过上网了解别人需要什么,自己再到网上去找相应货品,充当买方和卖方的中间人,利用信息不对等来赚取差价,连自己发货的步骤都省掉了。然而他的生意还不止于此,他甚至用自己赚来的钱在班上放起了“高利贷”,3天内归还免息,约定日期不还钱,每延迟1天就增加1块钱利息,还真有一部分同学成为了他的“贷款客户”。

得知这两个孩子的事情之后,我感到哭笑不得,既为这两个孩子的超越同龄人甚至许多成年人的生意头脑和成熟早智感到无比惊讶甚至有一丝惊喜,更为他们因“生意”而违反校规耽误学业感到深深的担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校的第一任务是教学,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求学,作为班主任我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是引导他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尤其是九年级正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因为“赚钱”而耽误学业这种本末倒置的事情在校园里是不允许的。但是这两个孩子所表现出的商业方面异乎寻常的精明以及紧跟时代步伐的敏锐,让我不忍心去打压,我甚至在想,他们的这些实践和尝试,不也是一种更有效的学习吗?

于是,针对这两个特别的孩子,我也采取了特殊的策略,没有采用枯燥说教或者强制命令去批评、干涉他们,而是采取了引导、疏导的方法。首先,我肯定了他们不俗的生意头脑,然后告诉他们,经营生意中讲究诚信、守时的重要性,提醒他们,当前学生才是他们的第一身份,如果说做生意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后的一技之长,那么在学校完成最基本的学业、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就是他们的立足之本,只有先立足才有机会施展自己的特长,不拿到基本文凭这块“敲门砖”,即使有特长也不能有更大的格局和平台。然后,我跟他们每个人分别进行了“约法三章”:对第一个孩子,我要求他必须每天准时到校,如果再犯,迟到一次,那么他带来的卤粉只能原价卖给同学,迟到两次,卤粉就要免费给同学吃;对第二个孩子,我采取了“疏堵结合”的方法,对于“放贷”行为我进行了及时制止,并告诉他放贷虽然数额不大但不合法理,也伤害同学感情。对他的“网上生意”,我告诉他,只要他能遵守校纪校规,不违规在校使用手机我不会干涉,允许他利用晚上的时间做他的小买卖,但前提是一定要按时完成课后作业,作业上的困难和疑问不能完成欢迎他随时利用中午午休时间来向我请教。如果不遵守约定,那么下次手机被学校没收我就不会再想办法帮他讨回来。

这一套“引导”式的教育方法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从那以后,第一个孩子再也没有出现过迟到的现象,有的时候会看见他书包瘪瘪的走进教室,但一定是在上课铃声响起之前,因为他知道迟到自己就要“亏本”,那个鼓囊囊的大书包再也没有拖慢他上课的步伐。第二个孩子也没有再违规带手机来学校,也舍弃了他的“放贷”生意,为了能兼顾学习任务和他的小生意,平常不太积极的他变得主动了,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来向我请教问题。

教育是一个复杂性、综合性的大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日益开明的社会环境,孩子们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与此相应的,我们的教育思维也应该与时俱进,进行适当的更新和升级,教育方式也应该朝着更加科学、合理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学着更加尊重孩子们的发展水平与发展需求,保护好孩子的天赋、探究意识与人格尊严,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一种支持性、鼓励性的环境。教育从“教导”向“引导”的蜕变,多了一份尊重与理解,更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的行为及其意义,在换位思考的基础上认同和理解孩子们的感受,既促进了孩子们的健康发展,也达到了学校的教学目的,我想,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论文作者:李雪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2月总第25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  ;  ;  ;  ;  ;  ;  ;  

教育孩子,需要“教导”更需“引导”论文_李雪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