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装配技术规范论文_顾恩天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装配技术规范论文_顾恩天

广东鸿图南通压铸有限公司 2263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资源和能源被大量开采和使用,造成当今资源日益紧缺,在此背景下产品再制造技术应运而生,很多汽车制造商对再制造组装技术有了更加深刻理解。本文在分析再制造技术含义的基础上,讨论了再制造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阐述了几种主要技术的具体情况。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资源紧缺;

一、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就是将不能再继续使用的零部件进行重新加工后可以再次使用的技术,再制造生产出来的产品性能状态与原产品相当甚至超越原产品性能状态。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并不是普通的维修技术,它是在维修的基础上重新制造,再制造性能是维修达不到的,再制造产品的性能状态和质量标准均达到国家检验标准。

二、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面临现状

1、消费者普遍认为零部件再制造技术和维修一样,质量比不上新产品;虽然国家提出很多鼓励政策,但再制造产业属于新兴产业,政策方面仍不完善,甚至“五大总成”仍影响不浅;

2、再制造加工技术还不成熟,且发展规模小,操作技术不规范;

3、现阶段的产品再制造技术仍无法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再制造管理系统还需进一步完善改进;

三、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优势

1、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在成本上的优点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之所以被大力推广,是因为它在制造时不需要耗费太多的原材料,新产品在加工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再制造减少了原材料的加工,因此污染也就减少。

2、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在效益上的优势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维修企业的经济效益。汽车零部件尤其是发动机等大件出现问题后进行维修通常都是在原来机器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补救,治标不治本,一段时间后同样的问题可能会再次出现,究其原因,大部分的故障发生并不是后期造成的,而是零部件本身的质量存在缺陷,就算后期再维修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而再制造技术却不一样,它在维修的基础上把原来机器的缺陷重新加工,性能只好不坏,把损坏的零部件直接换上再制造产品,会让故障问题迎刃而解,而且价格合理。

3、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在能源上的优势

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能够达到或超过新产品,对产品进行再制造不需要使用过多材料,减少了新材料的使用,暂时解决了资源短缺的现状。

四、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规范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并不是盲目进行的,它有规范的技术要求,通常在对大型零件进行拆分时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拆分后的零件分类存放,可以进行再制造的放一块,等待重新加工;不可用的放一块进行回收再利用。再制造加工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人员需遵守操作流程规范。

五、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工艺

零部件再制造可以改变原车零件中质量存在缺陷的问题,在再制造中对性能和质量进行改进,就算是次品也可以被回收利用,再制造重新赋予它们生命。

1、机器检测。损坏的机器是再制造技术的关键材料。对损坏或者报废的旧机器,在回收时要对机器本身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测。

2、拆分、分类清洁。机器经过检测完成后下一步就是零件拆分,分类清洗,根据种类的不同,把可以使用的零件进行归类清洗,对于不能再利用的、已经损坏的零部件去掉,清洗后检查无法进行再制造的零部件。

3、缸盖。按照水检、更换喷油器衬套等自上而下的顺序对缸盖进行组装等是再制造工艺基本流程。有的缸盖要求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再制造时要对其进行重新设计,使再制造出来的产品符合汽车零部件产品规格。

4、气缸体。作为汽车中的磨损件,气缸体常常出现磨损严重无法使用,或者汽缸体上部分变形,缸体内部出现裂纹等已经无法修理的情况。

5、曲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检查曲轴的基本情况,性能状态是否良好,对于需要重新加工的部分进行清洗后再制造,曲轴加工应根据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加工方法,对于尺寸等精密度要求要使用专门的磨床进行调整后加工,加工过程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6、连杆。再制造前先检查连杆的损坏程度,查看连杆各部位有无变形,磨损情况如何,根据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再制造技术。

7、其它小零部件。这里检查的部件有:气门、挺柱、气门弹簧、凸轮轴和其它部件等。表面粗糙、砂眼等容易引起零部件组织强度和密封性能的缺陷都可以进行再制造。这种缺陷通常在零件的精加工阶段才会被发现,虽然这些对工件的整体密封、润滑和装配影响不大,但是按照工厂检验制度的标准,一般被视为废品。

六、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规范

1、通过再制造后的设备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要高于原产品的综合性能状态,制造过程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2、区别再制造技术与普通维修技术的不同,现场制作检测系统,对再制造零部件的可靠性进行现场检测,对比再制造产品与新产品的各方面性能,突出再制造产品的优势。确定再制造产品各方面状态都达到要求后才能用于汽车组装。

3、将新产品制造与旧产品再制造过程分享出来,突出再制造技术各方面的优势。

4、再制造技术要引进国际先进标准,还要结合我国现有技术水平,并且利于我国再制造技术的未来发展。

5、在零部件产品再制造中要严格遵循各项标准规范,再制造前对各个零部件进行检查,检查完成后进行零件清洗,确认无误后进行再制造加工,加工好的零部件就可以用于汽车组装,对用再制造产品组装的汽车要进行相关记录,方便日后查询。

6、对于再制造产品因根据原厂的设计进行改造,不能违背制造企业的制造规范,加工时参考原厂的各项参数要求,这样有助于充分发挥原部件的优势。

7、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应该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8、基于 ISO9000 认证标准建立完善的企业及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

七、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1、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是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宗旨的技术,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的发展需要制造企业、市场及政府联合起来共同完成。现阶段,最应该解决的是应该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再制造方面的相关法律,完善再制造回收系统和零部件检测系统。

2、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对妨碍再制造技术的行为和规定进行改进,构建完整的产品回收机制,产品报废机制等。

3、对再制造技术进行研发创新,使再制造技术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使其满足我国制造业市场发展的需求。

4、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并对此进行改进创新,拥有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使我国拥有在再制造行业的话语权,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出符合我国汽车行业的产品。

5、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网上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技术共享,资源共享。

6、消除顾客对再制造产品质量方面的顾虑,当面检测再制造产品质量,得到消费者认同。

7、利用网络建立资源共享系统,不远的将来,汽车零件再制造技术将突破原有的发展方向,研发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新技术。

结语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是一项符合我国现有国情的制造技术。它将不能使用的零部件进行重新加工,重新赋予它们生命,在节约原材料的同时,减低了环境污染的概率。从成本方面看:它减少原材料的购入,直接节约了企业成本支出;从效益方面看:它用更少的费用制造出和原厂相当质量的产品,增加企业收益;从消费者角度看:再制造产品的价格比新产品要少很多,性能方面却可以得到同等质量的产品,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保障。综上所述,再制造技术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技术。

参考文献

[1]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效益分析及对循环经济贡献研究〔J〕. 中国表面工程, 2005 (01):1-7

[2]李德才,曲洪亮,江振伟.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艺研 森林工程,2007,23(5):29-32. 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27(5):33-35.

[3]再制造产业化的工程管理问题研究〔EB/OL〕.2012.

[4]制造业自动化,2012,34(10):60-61.

[5]商用车与发动机,2009(1):65-66.

论文作者:顾恩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装配技术规范论文_顾恩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