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艺术_研究性学习论文

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艺术_研究性学习论文

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艺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性学习论文,高中英语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中的“指导乏术”问题最为突出,急待研究解决。根本原因当然可以讲教育观念未能彻底转变,还停留在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应试教育层面上,对这种暂不与高考挂钩的学习活动还未予以真正的重视。进一步去想一想,还有一些学科方面的特殊原因。英语是人类交际的语言工具,这“工具”两字,就给许多英语教师造成了“解读”研究性学习的困难。而专家谈论研究性学习,不论是理论的阐述,还是案例的描绘,又总是把英语置于“冷门”地位,致使英语教师比其他学科教师,在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显得更为迷茫。针对“指导乏术”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笔者谈些认识和解决的办法,以期高中英语的研究性学习有所改善。

一、尽力融入综合

知识的综合化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开展研究性学习反映了这一发展趋势对学习者能力的客观要求。“综合化”是研究性学习的显著特征之一,而一些学校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操作中,仅把它看作一种变相的学科延伸,把课时切块分割给各个学科,把教学任务分解给各科老师,这是对研究性学习的“偏见”。这样做的结果,或者只是针对本学科进行纯知识的强化、拓展深挖知识点,多做一些综合题,或者就是把它演化为“选修课”“学生实验课”“课外活动课”。面对这种研究性学习暂时被异化的状况,英语教师怎样能动地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呢?笔者认为,可以引领学生抓住契机,尽力把英语的研究性学习融入综合。比如当数理化生等学科开展课题研究时,尽量请学生用英语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从英语课本里收集研究资料。

从事这项工作,首先要扫除“为他人作嫁衣”的思想。这项“服务性”工作是“综合化”的常见形式之一。在研究性学习中,各学科的课题研究使用英语工具越频繁越广泛,英语研究性学习这枚军功章的含金量也就越大。其次要克服“工作繁杂付出太多而收益太少”的思想。为其他学科的课题研究作翻译工作,做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和判断工作,是“综合化”的演练过程,很可能英语学科上费力很多却坐不上“头功”的席位,在学习结果上也没有“显眼”的成绩。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具有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的价值取向,反映的教育目标和获取收益的评价在不同学科上会有各不相同的侧重。比如对一项物理研究课题的研究性学习,物理学科侧重关注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或体验,而英语学科会侧重关注合作与服务、英语应用资料筛选的能力或体验。在视角不同的评价标准里,很可能会出现“主攻”任务完成得不够理想,而“服务”工作却做得非常出色的情况。所以指导学生的英语学科研究性学习,一定要高屋建瓴、胸怀开阔地认识这一问题,彻底扫除思想障碍,使各学科的研究性都能闪现英语的身影,看到“工具”不可或缺的事实。

二、积极渗透衔接

“研究性学习能力”作为重构课程的主线,是超越应试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因此,我们要把学科接受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在单列课程里的学习衔接起来。衔接的形式应该是“渗透”。

首先要在“必修教学”的基础层面上“渗透”。新课程的英语教学大纲中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性课题,这为英语在必修教学中进行基础层面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依据和参考。这些课题的基本特征是立足课本、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是消化课本、应用知识、尝试探索的好材料。利用并实践好这些课题,可以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学、学出问题来,使学习和认识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放眼于更宽泛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从而实现跳出书本、实践探究的发展性目标。同时我们应当鼓励学生联系社会生活、生产实际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寻找涉域较小、容易操作、周期较短的问题作为课题来进行研究性学习。

接着要在“选修学习”的专业层面上“衔接”。虽然比起必修教学来说,选修学习的内容难度较大,要求较高,但选择英语学科作为自己将来的专业发展方向的学生,应该说对英语学科有较强的兴趣和较好的发展基础,因此引领他们对英语学科深入学习和研究,却成了顺天应时、呼之即出的事情。

在研究性学习中,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打破了大一统的平均教育、平均发展的教育旧格局,发挥出发展学生个性的强大生命力。我们把英语学科兴趣小组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括动进行整合,为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的特长认定和个性发展提供时空和保障。我们聘请学有专长的老师,成立了“整合学习指导小组”,不断研究工作,及时了解各研究小组的进展,定期进行汇报、交流活动,总结阶段性成果。这样形成的一支队伍,势必会对研究性学习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例如,我们有一个研究“英语词汇学习”的小组,在专业发展层面上的衔接做得就比较成功。英语词汇浩如烟海,多达几万之巨,且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每天又都产生许多新的英语单词。然而学习英语中又普遍存在着词汇量不足,前背后忘,对单词不会灵活运用等问题,阻碍着学习者向更高层次的迈进。针对这一实际,该研究小组对英语词汇学习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记忆单词速度和质量两方面较大较快的突破。该研究小组对英语单词的结构,中外学者创造的学习词汇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设计了调查表调查测试,写出了高效快速学习英语词汇的“我见”,并向同学推荐书籍,俨然成了一个小小研究所。

三、突破“选题”瓶颈

在组织指导研究性学习中,“选题”往往是一个瓶颈。英语的“选题”也是这样,这应当成为英语教研组的攻关项目。选题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关键阶段,问题意识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所以突破“选题”瓶颈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指导教师自己要有一个问题库。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有的会在大脑中一晃而过,如果不把这些问题及时记录下来,这些问题就会不复存在,而有的逝去的问题却有很大的研究价值。采集问题时,先不要过多顾及问题的质量档次,也不要顾及学生能不能研究这些问题,随时记下,采集得越多越好。

然后根据选题原则,即包括科学性、创造性、可行性在内的原则,并结合大小适宜、难度较小的标准,筛选、转化成一组课题。这组课题当然是备用性质的,不能强行分配给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研究,但它对学生启发作用较大。学生只要看到这份“菜单”,就会茅塞顿开,思想高度活跃起来。

有了教师的选题,就会带动学生的选题。根据实践体会,学生最终敲定的选题,还会出现下列问题,要与学生共同探讨及时纠正。

1.选择的题目过大。这是学生在选题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他们不知道选择的课题和他们的能力、现有研究条件之间是否符合,只求一鸣惊人,不考虑能否进行有效研究。如学生提出的“中国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英语教学的差异”“美国教育制度与中国教育制度的差异”“NMET考点透视”“英语的应用”等课题就是如此。前两个课题显然超出学生的能力所能驾驭的范围,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他们根本无法胜任的。后两个问题缺少具体的时间、地域和研究范围的设定,研究问题的涉域很大,学生的时间、精力和能力都不允许完成这样的课题研究。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给他们提出一些修改的建议。如第三课题,我们把它改为“NMET基础知识点的研究”。

2.选题所涉及的研究内容过于笼统和抽象。例如学生提出的“英语高效学习方法”课题。这个课题的研究方向限定得比较具体,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课题中要研究的内容比较笼统、比较抽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建议学生将要研究的内容调整为比较具体、比较好把握的内容。对这一课题,我们在指导学生时,建议改为“一些现代英语词汇用法的调查”,这样研究起来,就比较具体,容易入手。

3.课题提出的依据不足。学生选择课题多半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从个人的感觉出发,至于这个问题在生活中是不是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什么价值,一般很少考虑。如一些学生在“我校学生的英语现状”这个大题目下选择子课题时。一些同学提出可以研究“学生为什么喜欢学英语”这个问题,因为这几位同学都是喜欢学英语的。当时老师并没有否定他们的意见,而是指导他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让学生向全校学生做调查。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学生中十分喜欢学英语的人数不太多。于是,在教师指导下,这个小组就把自己的课题改为“关于部分学生学英语兴趣不大的问题研究”,这就使课题研究有了可靠的依据。

4.课题必须是小组协商形成的共识。研究性学习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的,每一个研究小组一般要有5~10人。研究性学习作为学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要包涵“合作学习”的教育目标,因此它要面向所有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负责,不能让研究性学习在“单枪匹马”的形式中进行。所以研究小组选择的课题必须要有“普适性”,应该让小组成员充分协商达成共识。

标签:;  ;  ;  ;  ;  

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艺术_研究性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