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

徐双溪[1]2017年在《马克思的实践认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研究局面。这些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由于自身不同的学术背景、学术能力和学术旨趣等诸多原因,其中有继承与发扬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认识论,推进其中国化过程,为解决我国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指导,但也有部分研究者存在庸俗化理解、误读、曲解的研究问题。因此,在这篇论文中,我们选择马克思的实践认识论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不仅因为实践与认识关系问题是马克思认识论研究的基础问题、核心问题,是掌握马克思认识论的认识立场、原则与目的的重要抓手,更是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实践的理论需要。因此,论文分析前马克思的叁位哲学家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各自基于对实践的不同理解而形成唯心主义或直观唯物主义认识论,剖析了他们的认识论与马克思的实践认识论的内在关联与差异问题。在此基础上,论文从实践概念演变分析了马克思实践认识论的形成历程,从大学理性主义认识到过渡时期唯物主义的认识转向、从《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出现新的实践思维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异化劳动为基础的认识思维,直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部着作马克思才真正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认识论。在此基础上,论文通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部着作深入阐述了马克思实践认识论的本质内涵,与此同时,还进一步分析了马克思实践认识论的具体内容,包括人的实践结构、实践思维、主客体关系以及认识目的等等。论文还研究了马克思实践认识论的继承者列宁和毛泽东的唯物辩证认识论。他们不仅继承了马克思实践认识论的活的灵魂,还科学地指导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解放运动。论文最后分析了马克思实践认识论在中国当代现代化的理论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作用。可以说,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实践认识论的内在品质,为我们在理论研究上提供了更好的理论立场与研究视域,在实践中也能为我们提供基本的认识立场、方法与价值原则。

王奎清[2]2001年在《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文中指出哲学理论的变革,首要的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是以实践观思维方式扬弃和超越了以往旧哲学仅仅从客体出发的直观的思维方式或者仅仅从主体出发的思辨的思维方式。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确立过程、基本含义、主要特征及其意义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思维方式类型。本部分通过对旧哲学思维方式的考察,论证了实践观思维方式产生的必然性。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的确立。本部分通过探讨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形成,揭示出实践观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思维方式。 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的基本内涵及主要特征。本部分认为,实践观思维方式,是从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具体统一即从具体的人的现实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人、人的世界和人与世界关系及其时代特点的一种思维方式,唯物辩证的思维是其实质和核心。它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征:它是切合人之为人的矛盾本性的思维;是“为我关系”的关系思维;是唯物辩证的思维;是现实性思维和价值性思维。 四、实践观思维方式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本部分从哲学的出发点、哲学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哲学的主题、对象、功能几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意义,并与现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对比中,说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仍具有巨大的历史魅力。 五、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本部分认为,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的继承与发展,并通过这些论证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的巨大生命力。

梁丹丹[3]2016年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的和根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实质的关键在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内涵。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后,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问题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息过。近四十多年来,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相关问题研究的拓展和深化,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引领。本文基于以往研究成果,在梳理国内外关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主要研究了以下叁个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产生。本文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亚里士多德对实践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考察和研究,提出了许多颇有见解的观点,这些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还考察了德国古典哲学对实践观的发展,重点考察了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实践观,说明了德国古典哲学实践观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正是在以往哲学实践观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以往哲学实践观的批判和继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实践基础上的历史观、自然观、认识论的统一。第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本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核心内涵,一是主要内涵。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核心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最高意义上的方法论,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所谓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指以主体的实践为思维的视角、切入点和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以主体实践的内在本性、规律作为理解相关哲学问题的规则、途径和方法的思维方式,具有创新性和价值性两个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要内涵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核心内涵基础上产生的,即实践与自然、实践与认识和实践与历史叁重维度的意蕴。第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意义解读。本研究从两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意义进行了解读,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核心内涵的意义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主要内涵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吴亚南[4]2015年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观研究》文中认为实践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特征的概念,从哲学层面讲实践是感性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和历史性的价值创造活动,这种对象化的价值创造活动是主体与客体、理论与现实、感性与理性、能动性与受动性、限定性与超越性关系辩证统一的历史性活动,其根本目标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向和谐良善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文学批评本身也是人类主体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文学批评的过程就是批评主体以文学为中介与客观现实世界展开对话、施加影响的历史过程。可以说,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近现代中国国情、具体文艺活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中生成与建构出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观内涵也就是在这种历史演进中不断得到拓展、深化和具体化的,最终表现出它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除导论和结语外,全文共分五章来论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思想内涵、形态特征。第一章围绕实践范畴对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实践观与马克思的实践观作了历史性的考察。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真正把实践概念纳入哲学思考的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践是自身构成目的的行为,它是以行为自身为目的,主要是指人的伦理道德行为和政治行为。亚里士多德之后,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都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实践的理论。以胡塞尔、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代实践观,使人的实践与存在论问题联结了起来,将实践活动提升到人的存在论意义的高度。简言之,西方实践观的发展历史,既具有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同时也有它问题框架不断经历转换的复杂演变过程,即实践与存在、实践与自由、实践与理性、实践与理论、实践与主体,这些基本概念的问题演变历史。只有到了马克思的历史实践哲学那里才真正解开了实践的本质之谜,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革命变革体现在叁个方面:一是哲学形态的根本变革,即实现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的转变;二是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即从理论的思维方式向实践的思维方式转向;叁是哲学本体论的革命性转换,即从实践的认识论到实践的生存论转向。我们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思想内涵可以从叁个维度来探讨,一是实践是主客体的双向建构活动,二是从辩证唯物论角度明确实践在理论与实践关系中的优先性地位,叁是实践的价值维度,重视个体的伦理关怀。正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马克思所建立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确立了实践的本体论地位,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的理论哲学思维,是对传统哲学世界观的革命性转变,其理论目标就是通过哲学的世界化、现存世界的革命化把人从奴役的社会处境中解放出来。马克思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及苏联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的实践思想有重要阐发。第二章探讨马克思实践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本质内涵的生成。从时间上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表现为一种作家本位的启蒙实践观。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体现出重视无产阶级大众的过渡性实践思想特点,这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初步确立。到了上个世纪40年代之后,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形成了人民本位实践观,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思想体系的成熟。从话语逻辑的实践特征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表现出对阶级感情话语、革命伦理道德意识等方面的强调。在话语的形态表现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具有突出实践指导意味的政策性话语特征。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思想的形成不仅是在历史的实践选择中形成了以人民本位实践观为代表的历史形态,而且在自身的理论逻辑建构过程中形成了强调实践的认识论、关注实践主体问题、重视实践的政治伦理问题等叁个方面的理论形态特征。第叁章研究实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范式的认识论特征的关系。人们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接受和理解主要是在认识论领域当中来理解的,从而形成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认识论范式。这种实践认识论批评范式突出为中国革命服务的现实问题意识,关注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革命实践的推动作用,重视文学研究上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结合,强调文学活动的主客体相互影响过程中主体的能动作用,并将文学主体的问题重心放在为人民大众这个集体性的历史主体上来。毛泽东的《实践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本标志着实践认识论批评范式的形成。以实践为基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认识论范式,又集中表现在文艺观上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文学批评模式。正是在能动的革命反映论旗帜下,我们看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形成了以实践为问题指向的理论形态结构,呈现出重视实践主体,强调意识形态的实践性质,突出动态能动的生活实践观,以及彰显实践智慧的文艺政策批评等理论观点,并在艺术创作上推崇革命现实主义美学原则。但是应该客观地看到,反映论批评模式在具体实践中,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运用存在片面的地方。这样在实践认识论视野下,辩证的反映论、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是对反映论批评模式的一种理论调整。可以说认识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体系建构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认识论范式存在经验化的倾向。通过反思反映论批评模式,建立以实践生存论为基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认识论体系,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体系的一个重要的路径选择。第四章主要探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当中的实践主体论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主体论的核心内容就是为了求得革命的胜利确立了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的革命实践主体观,这个革命的实践主体观既继承了五四启蒙运动的个性主体意识,又结合中国革命的现实特点发展了这一主体意识,建立了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的集体性主体观。从启蒙主体到人民大众主体的构建,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主体观在中国的历史问题语境中具有自身独特的民族性内涵。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代现实,我们应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定历史阶段这个中国现实语境中,把握艺术生产主体的基本内涵。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主体论的历史经验和现实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艺术生产主体应该仍然是以人民大众主体为核心内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形成了以人民大众主体为核心内容的实践主体观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但是这一主体观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对个体的价值缺乏足够的重视,对作为主体的人的感性存在的意义没有充分的肯定。新实践美学将生存论观点引入实践的理解,拓展了实践的内涵,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实践观内涵的认识,对于人们进一步深入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主体论内涵也具有重要启发。第五章主要从实践的政治伦理维度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问题。从实践的政治伦理方面来看,政治伦理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本有的价值尺度,它的基本内涵和终极关怀就是通过人的政治实践趋向良善正义的社会秩序和实现人的有德性的圆满生活。由于中国的革命文化语境,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发展过程中淡化了政治伦理本体层面的构建。但是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通过重视作家的思想改造、革命伦理意识、道德修养以及注重个体责任与人民性的价值尺度等方面,表现出它在政治伦理层面有其独特的民族性特征。但是同时也应客观看到,革命年代的战争文化思维又使政治伦理的正义关切和终极关怀偏重于直接的政治意识形态诉求。极左政治的泛滥酿成政治对文学的绑架与利用,损害了文学的独立性和本有的审美超越性价值。今天我们从马克思实践观角度重审文学的政治维度,反思我们既有的理论传统、历史经验,就是要回到马克思的实践生存视域重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伦理价值,伸张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价值本体的正义诉求和终极人文关怀。可以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基本内涵就是将文学看作是人民大众主体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政治伦理活动。实践的逻辑是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一系列基本问题和研究对象内在本质联系的前提,因此构建当代形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应该是在哲学基础上坚守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观,始终围绕中国在社会革命、政治经济改革的现代化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文艺问题展开对话,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术语范畴、问题框架、研究对象的中国化、具体化。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正是在继承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与自身历史传统、其他文艺批评流派展开互动对话,从而超越了五四抽象的“人的文学”观,构建了以人民为本位的人民文学实践观,形成了以文艺大众化为主要载体的文艺实践模式,最终在本体层面上通过对“人的文学”命题的不断反思和对话完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范式变革,为构建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体系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历史空间和价值视野。

范一鸣, 张普竣[5]2015年在《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加强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充分发挥指导作用。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强力的理论指导,并且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也是正确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关键点,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概述,探究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思想的方法论,并分析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意义。

楚金光[6]2011年在《马克思实践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对马克思实践观的正确解读是全面、科学的把握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马克思正是在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以往哲学的彻底批判,创立了一个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本论文通过梳理哲学史上存在的主要实践观,立足于马克思的经典论述,对马克思的实践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第一章主要考察了马克思以前各个时期的哲学家们的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人们把实践或者仅仅理解为具有能动性的意识活动,或者仅仅理解为目的在自身之外的物质性活动,而不能按照其固有关系把实践的能动性和物质性统一起来。因此,他们的实践观具有狭隘、粗浅和片面的性质。马克思发现了物质生产劳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它理解为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认为这种实践活动既体现了人的能动的创造性本质,又是具有感性的物质性活动,从而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第二章从五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内容。首先,马克思在对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和唯心主义实践观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认为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感性活动。第二,实践是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总体性实践,它包括物质生产实践、人的自身再生产实践、精神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实践等实践形式。第叁,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四,实践是人与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人类的实践活动使物质世界分化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同时也成为它们统一的基础。第五,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来理解人类社会历史,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实践本质,同时也对实践作了社会性、历史性的规定。第叁章重点阐述了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意义,指出认真总结、梳理、研究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对于我们合理地理解科学发展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我们正确地把握和解决当代人类的发展难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常莎, 王茜[7]2011年在《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新性》文中指出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首要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人类哲学史上唯一真正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说就是"实践"的哲学,它批判地吸收了以往人类哲学思维的积极成果,实现了对以往哲学实践观的合理超越,创造了不同于前人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确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彻底划清了界限,从而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无可比拟的创新性。

于欣荣[8]2014年在《论马克思实践观的生态意蕴及其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的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我国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一问题。那么,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是什么?人们应该如何去应对和解决人类当前所遭受的生态危机困扰,以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呢?这是亟待解答的问题。本文以对马克思实践观的解读为基础,通过发掘其所含的生态意蕴,对这些问题作了探索性的回答。本文讨论的具体内容为:第一章,追问生态危机的根源。通过对现代社会人类所遭受生态危机困扰的分析,试图去找到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所在,从而探讨生态危机的根源是何种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进而阐释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区别。在批判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肯定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贡献,并阐明其局限。马克思科学的实践观完成了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蕴藏着破解生态危机谜题的密钥。第二章,挖掘马克思实践观的科学内涵。马克思的实践观主要包括叁个层次的内容:(1)实践是人类的根本存在方式;(2)实践的整体性结构及其内在矛盾;(3)实践的社会形式及其辩证运动过程。第叁章,阐释马克思实践观的生态意蕴。马克思实践观的生态意蕴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叁个维度的内容。从本体论维度看,实践内在地规定着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及其发展过程。从认识论维度看,实践是主体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内在地蕴含着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从历史观维度看,实践是“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的辩证统一,内在地蕴含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解决途径。第四章,阐述马克思的实践观所蕴含的生态思想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意义。(1)为解决我国面临的生态危机提供了理论参考;(2)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奠定了理论基础;(3)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方法论指导;(4)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实践指南。

王罕哲[9]2016年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践哲学思想源远流长,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开始,对实践哲学的研究就从未停歇,然而,在西方哲学的历史长河中,理论哲学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近代哲学以来,理论哲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实践哲学思想始终隐藏在理论哲学之中,直到黑格尔之后,理论哲学陷入困境,实践哲学才真正显现出来。实践哲学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基础。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他的哲学思想深受西方传统哲学的影响,他在吸收了以往实践哲学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实践哲学。鉴于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人类生存境遇,马克思的哲学思考始终与现实的人的生存与发展相连,在他看来,实践哲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两种思维范式的梳理,引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马克思建立了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实践为基础,以人的解放为核心,最终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实践哲学。通过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文本梳理,着重分析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致思逻辑,旨在通过实践-批判的逻辑、实践-历史的逻辑、实践-人学的逻辑和实践-价值的逻辑四个维度全方位的解析马克思的实践哲学,通过对当代几种实践哲学形态的梳理,将其与马克思实践哲学进行对比性研究,突出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优越性,最后提出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吴洁[10]2016年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的实践观是人类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哲学史上科学的成熟的哲学思想,不仅如此,它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标志,同时也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今,面对新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环境,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是哲学思想上的一次重大的变革,马克思将实践观点引入其哲学思想体系中,揭示了实践的科学含义,确立了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将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批判了唯心史观,确立了唯物史观。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类通过技术手段从自然界获取的资源远远超过历史的任何一个时代,在新的时代条件上,如何更好地坚持和发展实践观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本篇文章就在此背景下,开展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探索。对马克思的实践观研究,本篇论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来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主要是讲《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理论渊源和写作背景,首先介绍《提纲》的理论渊源,通过介绍古希腊和德国古典哲学当中的实践观来说明实践观的历史发展,再次通过对马克思所写作的《提纲》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背景的研究来阐述马克思写作《提纲》时的大环境。时代背景主要是交代当时的资本主义的政治大环境和革命实践的发展;思想背景主要是阐述马克思写作时期自身思想的“两个转变”。第二部分主要讲《提纲》中实践观的形成和主要内容。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不乏重要的历史时期和重要的文献,本章就马克思实践观形成当中的重要历史时期和文献进行介绍,同时重点介绍《提纲》当中的主要内容,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对《提纲》当中的实践观点进行重新构建。第叁部分是本篇着作的创新点,根据马克思的叁篇代表马克思实践观发展的着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深刻突出地反映实践观在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最后一部分,通过对前叁部分的阐述,最后一部分力图从理论和现实上对实践观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进行论述,不仅突出了实践观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进一步说明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坚持正确的实践观不仅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同时也使人类在这一正确理论指导下更好地发挥实践的作用,指导人们进行正确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的实践认识论研究[D]. 徐双溪. 华侨大学. 2017

[2].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D]. 王奎清. 郑州大学. 2001

[3].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 梁丹丹. 重庆大学. 2016

[4].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观研究[D]. 吴亚南.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5]. 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意义[J]. 范一鸣, 张普竣. 法制与社会. 2015

[6]. 马克思实践观研究[D]. 楚金光. 上海师范大学. 2011

[7].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新性[J]. 常莎, 王茜.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8]. 论马克思实践观的生态意蕴及其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意义[D]. 于欣荣. 西南大学. 2014

[9]. 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D]. 王罕哲. 黑龙江大学. 2016

[10].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研究[D]. 吴洁. 东南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