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没有必要找一个词_有话好好说论文

“说得好”:没有必要找一个词_有话好好说论文

《有话好好说》:没话找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有话好论文,没话找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亦点亦评

面对着皇然岿立的都城北京,张艺谋似乎从拍片伊始就缺乏真正把握都市的足够自信,而在拍片过程中更是一步步丢掉了自信,因此,当《有话好好说》与观众真正见面时,我们所能看到的,就是一部带有典型张艺谋式压抑痕迹的都市闹剧电影。

此片从开始到结束,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导演为了掩饰其创作底气严重不足,而刻意外化的嘈杂和喧闹——结结巴巴、大吼大叫、敲敲打打、左闪右晃、卡拉OK,实在没辙的时候,甚至干脆套用三流电视剧的手段,直接就将街头的老太太扭秧歌,也原封不动地搬进了这部电影。而设若我们在想象中再滤除掉那层层闹心的喧闹,就更不难发现,此片不但完全落入七八年前那部《本命年》的故事套路,而且在艺术性与观赏性上,又远远不及当初的《本命年》。如同《本命年》中练摊儿的李惠全一样,此片中的赵小帅也在练摊儿,故事情节发展更是依然照旧,还是底层的小人物苦恋无情靓妞而不得,然后又备偿打击寻衅报复,等等沿袭不一而足,最后不过就像是《本命年》的浮躁通俗翻版一样。而那位多余的女主角瞿颖,在片中更如同是一个可有可无情节引导模特。

如果说我们在《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那部电影里,还可以寻找到张艺谋那惯有压抑痕迹的话,那么在《有话好好说》这部新片中,我们就只能是眼见着张艺谋在其电影的自我改造上,真正找不着北了。

在北京保利大厦首映此片之后,曾有女记者向张艺谋提问,和你以前的电影相比,这部片子为何让人毫无回味?张艺谋当时侃侃而答,不要总以传统的有意义没意义去简单区别一部片子。有些事情本来就没什么意义,我以后可能还会把一些没什么意义的故事拍成电影。如此搪塞之言听来不禁好笑,我想对于一部电影来说,简单的常识是:所拍的故事有意义没意义倒还真在其次,但任何一部要走向市场,要拿下票房的电影,要求一位著名导演把本来没意义的故事拍得看着还有点意思,这不能算是过分苛求吧?然而我们在《有话好好说》中又看到了什么?——通俗音乐、斗嘴噱头、相声包袱、马戏面相、街头时尚,如此等等就这么拼成了一个电影化的小品,再点缀上赵本山、方青卓的夸张扮相,就更凑够了电视小品的十足滋味。在首映式上还有记者问姜文,你在这部片子中的表演,与《本命年》中又有什么不同?姜文显然不很喜欢也更想回避这个正中要害的提问,所以便顾左右而言他。但细心人却更不难看出,姜文除了在此片多了一嘴结巴之外,其表演更比他在《本命年》中相差甚远。

据张艺谋在首映式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他主观上是想在这部片子里增加点“寓言性”和哲学意味。可最后的效果又到底怎样呢?我们在此片中所领略的哲学寓意,不过就是坏蛋欺负好人的街头争斗式的简单善恶对立,其表现的肤浅更如同0+0=0一样的令人感到索然无味。

我们暂且不去细究此片的形式,是相似了哪那两部什么外片,而究其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如前所言,张艺谋既然不能真正把握北京市民生活的脉搏,如今又刻意想转变自己的电影风格,于是尴尴尬尬别别扭扭之中,就完成了这么一部“没话找话”的电影。或许,张艺谋可能执著地以为,只有通过这样的剧本故事以及这样的导演手法,才能真正表现出他主观认定的都市青年活力,果真要是这样,我们就实在不必劳神去看如此一部耗资千万的闹剧,而只要随便到街上结交几个摇滚霹雳青年,那活人的生动故事,大概也会比这经过名导“艺术升华”闹剧要好看得多。

说到底,人们所以要看张艺谋的电影,可能会出于各种目的:有人是慕其盛名,有人是要看像《红高梁》那样压抑不住的青年活力,有人是要看像《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那样沉稳、自信、成熟的电影把握,有人是要看《秋菊打官司》那样的质朴平实;或是其他什么更新鲜的东西。然而我估计怀着各种期望而走进电影院的观众,这一回面对《有》恐怕都将会大失所望,因为这部电影所能奉送给观众的,仅仅就是一大堆彩色的嘈杂。

难难难。从无到有能构建起一种电影模式该是何其艰难!而真要想真正走出一种既成艺术模式的囚禁更谈何容易?

标签:;  ;  ;  ;  ;  ;  ;  ;  

“说得好”:没有必要找一个词_有话好好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