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各方面素质和节能环保意识普遍提高,特别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来说,人们的关注程度更高。在农业水利灌溉领域,人们希望通过某些节水措施使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从而发挥出农业水利项目的建设效益。笔者在本文中对构建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节水体系的时代背景及当前的灌溉模式做了简要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节水措施,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达到既节约水资源又满足灌溉需求的目的。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节水措施
1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农业领域中,农产品的种植更离不开水分的供养,为了确保农产品产量,必须及时供应水分,农业水利灌溉工程因此诞生。但随着人们节水意识的提高,不断加强灌溉中的节水措施应用自然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从我国当前的农业水利灌的现状来看并不乐观,具体表现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依然存在;节水灌溉技术落后;新设备的推广力度欠缺;农业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制度不明确;监督激励机制不完善;在利益的驱使下,一小部分农业地区仍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资金投入不足,灌溉设备陈旧,与现代农业灌溉需求极不适应,制约了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益的发挥。因此笔者认为,若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缓解水资源的使用压力,必须做好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的节水措施。事实表明,强化农业水利灌溉的节水措施,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2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节水体系的构建背景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支柱产业的存在。因此,加强对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农业质量和产量始终都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环节。其实,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节水体系是由管理机构、节水灌溉工程等多个因素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管理体系,其作用在于有效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从而使农作物实现高产的目标;该体系的使用,增加了农业灌溉面积,推动了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作物的质量每况愈下;所以说,为了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起一个集约型农业水利灌溉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建立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节水体系的另一大目的在于缓解水土流失及生态恶化问题,最大程度的遏制农业生产中有害因素的蔓延。所以说,该体系的建立对于有效节约水资源,农民实现增产增收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农业水利工程灌溉模式分析
由于传统的土渠输水模式存在渗漏严重等诸多弊端,所以大多数地区都普遍采用渠道输水,其超强的防渗漏能力是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渠道的主要构成是三合土护面、塑料薄膜防渗、混凝土衬砌等,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输水的安全性,水量流失少,抗冲能力强等;喷灌也是当前我国普遍采用的农业水利工程灌溉模式之一,其工作步骤是水在水泵、管道等专业设备提供的压力作用下运输至灌溉地区,再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喷洒至需要灌溉的农田,此方式的优点在于灌溉均匀;喷灌系统主要由水源、水泵、管道和控制系统组成,根据灌溉类型可分为移动式喷灌系统、半固定式喷灌系统和固定式喷灌系统三种,第一种是指在固定水源地前提下,移动水栗、管道、喷头等进行灌溉;第二种是指连接管道与水栓,确保其它部分不动的情况下移动喷头及装置喷头的支管;第三种是指除喷头可移动外,其它部分都固定不动的灌溉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发展农业水利工程灌溉的节水措施
农业水利工程是保障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而农业作为用水较大的产业,在节能环保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趋势下,更要提高用水的效率,提升节水的能力。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加强农业水利工程灌溉的节水能力势在必行。
4.1统筹考虑农业节水问题
在传统的农业灌溉处理措施中,只是尽可能的打更多更深的水井以获取更多的水源来扩大灌溉面积,根本没有节水灌溉的概念存在。所以,为了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并从根本上实现节约用水、改变我国落后的农业灌溉面貌,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彻底转变思维观念,充分认识到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的节水措施不仅是工程技术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甚至是全球性问题,只有做到统筹兼顾,不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从农民真正关心的问题入手来处理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不断完善中低产田的灌溉措施已经成为统筹考虑农业节水问题的关键所在,即根据其实际生产情况,因地制宜的发展生产,选择适合的节水灌溉技术,从而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当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4.2合理规划农业节水片区
农业水利工程片区的灌溉水主要包括外引水及区内拦蓄水,农业灌溉区的区外地下水来自侧向补给,地下浅水层水源来自降水、渠道排水,称得上是一个可自由调节的水库;其主要消耗来自自然蒸发及开采流失;也就是说将区内地下水通过越层补给或人工回灌对农业片区进行灌溉,并通过合理规划农业节水片区,统一调度区外引水和区内拦蓄水,对水流进行合理配置,结合实际开采条件来决定开采的强度,明确地表水的补给量和补给区域,确保农田灌溉节水片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4.3建立健全节水补助制度
建设节水工程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仅靠农民出资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要将农业节水工作纳入国家政府的重点议事日程,逐步建立健全灌溉节水补助金制度以有效提升社会各界在农业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方面的积极性。从我国当前情况来看,由于受到经济条件所限,农民自身是难以进行农业水利工程灌溉建设的,所以说,若想提高农业水利工程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强化节水工程建设,还要依靠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提供充足的资金和技术人员,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民看到政府的信心和决心,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农业水利工程灌溉的节水事业中来。
5结语
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的节水体系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一个涉及领域众多的综合体系,因此,笔者认为,只有统筹考虑农业节水问题、规划出合理的农业节水片区,并建立起切实可行的资金补助制度以充分调动各方的节水积极性,才能实现既节约水资源又满足农田灌溉需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国梁.浅谈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重要性[J].建材与装饰,2017(45):261-262.
[2]胡磊.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的节水措施探讨[J].智能城市,2016,2(09):246.
[3]张磊.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节水措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6,36(06):64.
[4]谢敏.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的作用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32):170-171.
[5]张洪文.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的作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9):212.
论文作者:杨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农业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措施论文; 水资源论文; 体系论文; 片区论文; 农田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