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 上海 杨浦 200082)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急诊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平均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5%,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5%,同时观察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10.14h少于对照组的20.43h。结论:对急诊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不仅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同时可以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急诊患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查询:R47 文献标识码:A
急诊科室是医院中风险高、管理任务重的重要科室,其中急危重患者最多,其服务质量密切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直接关系着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以及应急能力。伴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模式的逐渐发展,护理模式也相应的出现更新变化,人性化护理逐渐成为急诊护理工作的主流【1】。本文则将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急诊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22~81岁,平均年龄48.29岁;11例为局部浸润麻醉,10例为硬膜外麻醉,12例为全麻,7例为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患者年龄23~82岁,平均年龄49.17岁;10例为局部浸润麻醉,11例为硬膜外麻醉,13例为全麻,6例为腰硬联合麻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麻醉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即实时监测患者病症及生命体征,根据其进行相关护理,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及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无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进一步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作出科学的评估,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如进行宣教,讲解有关健康知识,指导患者建立卫生健康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护理人员需用亲切、温和的语气,让患者能够产生信赖,对于患者的疑问进行耐心的讲解,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
1.2.2 细节护理
急诊科室是最紧急、最前沿的科室,护理人员应随时备好抢救的器材以及药物,在接诊时,先清理患者身上的污物,更换湿透的衣服,保护患者隐私,到达尊重患者。由于急诊患者发病急、病情重,需及时倾听患者的意见:在用药时,先向患者说明药物的作用及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禁忌;在输液时,及时向患者说明输液的目的、注意事项,并且时刻注意患者输液是否顺利、有无出现肿胀现象,保证患者顺利地行治疗。同时,不忘与患者家属进行相关沟通,告知家属患者的病情及各种急救措施的目的和方法,得到家属的配合和谅解。
1.2.3 环境护理
护理人员也应对患者病房环境进行护理,保证病房的整洁、卫生、方便、舒适、温馨,从而是患者在心理上感觉到赏心悦目。确保病房空气清新、光线充足、适宜的温度及湿度,注意防滑,提供开水、一次性的纸杯,配置电视机、书报等,一切以患者便利为先。医护人员则衣帽整洁、态度和蔼,尽量满意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及时进行晨间和晚间护理,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有效把握患者的思想动态,便于对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有效调整,对患者的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大大增加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将其分为三个等级: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同时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2 结果
观察组40例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中,18例非常满意,占比45%;20例一般满意,占比50%;2例不满意,占比5%;满意率为95%;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10.14h。观察组40例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中,6例非常满意,占比15%;24例一般满意,占比60%;10例不满意,占比25%;满意率为75%;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20.43h。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3 讨论
急诊科室是患者病情危重,心情不稳定,易出现医疗纠纷的科室,而人心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其充分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并让患者保持最舒适生理状态,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2】。相关医学调查人员发现,人性化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医患及护患之间的纠纷,减轻患者焦虑、紧张及恐惧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高治疗效果【3】。通过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使患者体会到周到、细致的服务,感受到如家一般温馨的环境,大幅度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其满意率95%远远超过对照组的75%,同时大大提升了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其平均治疗时间10.14h也远远低于对照组的20.43h。
综上,对急诊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不仅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同时可以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何冬影.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32:150-151.
[2]汪远珍.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3,06:116.
[3]闵鹏,凌国琴,姚小英.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3,34:163-164.
论文作者:王召娟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满意度论文; 满意论文; 对照组论文; 科室论文; 平均论文;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