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管理在预防脊柱后路手术中发生压疮高危部位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陈梅

陈梅

(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224001)

【摘要】 目的:讨论细节管理在预防脊柱后路手术中发生压疮高危部位的应用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4月于我院行预防脊柱后路手术的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随机的方法,将46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定义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23例。在临床护理中,为了更好的预防压疮高危部位的发生,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细节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结果:经过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满意13例(56.5%),一般8例(34.8%),不满意2例(8.7%),满意度为91.3%;对照组患者满意9例(39.1%),一般6例(26.1%),不满意8例(34.8%),满意度为65.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脊柱后路手术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手术,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压疮,且压疮在高危部位发生的概率是比较高的。通过对患者实施细节管理,能够在很多方面减少患者的病痛,在客观上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促使患者取得阶段性的康复目标,对患者的积极意义是比较大的。日后,在脊柱后路手术的压疮护理中,可推广应用细节管理。

【关键词】 脊柱后路手术;细节管理;压疮;高危部位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124-02

脊柱手术在临床是一种大型手术,由于患者的体位摆放较为复杂,因此对患者的机体创伤也是比较严重的。同时,在对患者开展脊柱手术的时候,类型非常多,后路手术就是其中比较复杂的一种。当患者在接受手术的时候,必须采取俯卧位,在很多方面都要特别的注意。术后,多数患者会出现压疮,且压疮位于高危部位的概率非常高,这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和日后的行动。为此,应在临床护理中,对患者的压疮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本研究主要讨论细节管理在预防脊柱后路手术中发生压疮高危部位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4月于我院行预防脊柱后路手术的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随机的方法,将46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定义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23例。患者情况如下:观察组方面,男性患者共计12例,女性患者共计11例;患者年龄在18岁--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2岁±1.3岁;患者手术时间为4.6h--12h,平均手术时间为6.3h±1.2h。对照组方面,男性患者共计13例,女性患者共计10例;患者年龄在19岁--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1岁±1.4岁;患者手术时间为4.7h--11h,平均手术时间为6.4h±1.5h。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在临床护理中,为了更好的预防压疮高危部位的发生,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细节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照组:本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制定护理方案,按时观察患者,记录患者的各项指标[1]。观察组:本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细节管理。搜集患者的相关资料,了解患者的以往病史,与家属、患者交流,了解是否存在特殊情况等等。在细节管理方面,具体方法如下:第一,对患者的术前状况予以评估,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皮肤状况等等,了解患者发生压疮的概率[2]。第二,正确摆放患者的体位。脊柱后路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在摆放体位时,应充分注意力学的原理,预防因体位摆放错误而造成的压疮[3]。第三,加强术中的体温监测与保暖。将手术室内的温度调节至23℃ ,湿度调节至55%,术中使用保温毯等遮盖患者的身体[4],对其体温行动态监测,及时调整保温装置,若患者术中需要输血液时,要使用加温仪,对其进行加温处理,对冲洗液要给予加温后,再予使用。减少由低温而引发的并发症状[5]。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护患关系等,设定了满意、一般、不满意3项满意度标准。满意:患者接受护理后,未发生压疮,身体康复速度较快,各项指标稳定。一般:经过护理后,患者压疮有所出现,但未发生在高危部位,通过处理后,压疮消失,未对患者的身体康复造成严重影响,护患关系一般。不满意:患者出现压疮,且位于高危部位,身体康复受到严重的影响,护患关系不良,矛盾冲突较为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研究中,应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在计量资料方面,通过均数±标准差来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应用t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经过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满意13例(56.5%),一般8例(34.8%),不满意2例(8.7%),满意度为91.3%;对照组患者满意9例(39.1%),一般6例(26.1%),不满意8例(34.8%),满意度为65.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脊柱后路手术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手术,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压疮,且压疮在高危部位发生的概率是比较高的。通过对患者实施细节管理,能够在很多方面减少患者的病痛,在客观上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促使患者取得阶段性的康复目标,对患者的积极意义是比较大的。日后,在脊柱后路手术的压疮护理中,可推广应用细节管理。脊柱后路手术的方法比较复杂,压疮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危害较大。一般而言,压疮主要发生在患者术后的6d内,所以在术后的6d,需要对患者严密的观察,不能出现任何的疏漏。经过统计,脊柱后路手术,压疮发生在高危部位的概率在10%左右。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不仅仅是要积极推行细节管理,同时还要在术中对患者不断的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要保持患者的正确体位,减少压疮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 杨雁伦,赵志强.硅胶啫喱垫在俯卧位手术中的应用[J ]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03(04):83-84.

[2] 陈嘉红.细节管理在预防脊柱后路手术后高危部位发生压疮的应用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5,11(02):2372.

[3] 吴玉霞,何瑞环,樊燕青.脊柱后路手术俯卧位难免压疮的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5,12(11):120-122.

[4] 王艳华.脊柱后路俯卧位手术中预防难免压疮的方法及效果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4,34(05):119-121.

[5] 范秋红.脊柱后路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护理干预[J ] .实用骨科杂志,2015,02(01):191-192.

论文作者:陈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9

标签:;  ;  ;  ;  ;  ;  ;  ;  

细节管理在预防脊柱后路手术中发生压疮高危部位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陈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